今年过年的时候,我有个表姐夫找到我,让我帮他调理一下身体。我看姐夫膀大腰圆的,比我精神多了,就很好奇他哪里不好。
拉肚子嘛,这又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搞得我想太多,显露了本性。
我这姐夫的拉肚子主要表现为吃完饭后不能吹风。不管春夏秋冬,天冷天热。如果出去吹了风,就立刻有便意要上厕所,饭后尤甚。所以每次饭后出门散步都很紧张,要探好附近有没有公厕,否则就很尴尬了。
这是什么问题呢?我这姐夫也四处求医多年。肠镜做过好几次,都很正常。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底,不但做了肠镜,还做了胃镜。医院说,来都来了,要不住院好好地检查一下吧,于是从头到脚,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住院十来天,啥异常都没有,出院时心情有点儿复杂。
中医也看过很多,都效果不好。说什么的都有,最多的诊断是肠易激综合征。其实这也是西医的病名,中医并没有,然现在用西医的方法看病的中医也很多,就酱。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以腹泻为主见。
腹泻特征:
①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③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⑤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但是我这表姐夫的症状和这个肠易激综合征还略有不同,他的主要表现为不能吹风,尤其是冷风。而且腹泻前,会出现腹痛,及咕噜噜作响的现象。大便为稀泥状,但也不像水样便。
平时除了湿气重,齿痕舌外,没有任何其他症状。
我当时因为过年,急着玩耍。所以也没有详细记录他的病案,没有拍下他的舌图,现在已经记不清具体什么情况了,只记得我推荐了一些除湿健脾的药,另外嘱咐他时常艾灸肚脐。
说实话,我当时也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只能从体质上做些调整。过了一段时间我询问用药情况,他说是好些了,但也没有断根儿。
但前不久我在看名家医案,看到《岳美中医案集》的时候,突然发现一篇“痛泻要方治风泄”。
里面说到一个案子。一个中年男性,患有慢性肠炎,每天腹泻4-5次,泻前腹痛作响,痛则就立刻要上厕所。放屁很多,大便溏而且掺杂泡沫。受风尤甚。
岳先生认为他这是风泄证,于是用了一个痛泻要方,方子很简单,只有四味药。
白术12克,白芍9克,陈皮6克,防风3克。
功效为和肝健脾。结果呢,这个小方子用了数剂,病情基本痊愈。
案子写的很简单,岳先生在案子结尾,引用了何廉臣先生(清末名医)的解释,大意是:风邪伏在体内导致了肠风飧泄。很多医生不明情况,以为是食积或者湿积造成的,所以常常治疗效果不好。上面这个痛泻要方,确实是治疗肠风飧泄的专方,用了多有疗效。
顺便说一下,名医岳美中先生也是自学中医的。他之前是个普通的教员,可是不幸得了肺病,病到咯血,连班都上不成。没有医生能治好他,他只好自己买了中医书研读,最后竟然就把自己的病彻底治愈了。从此走上了中医救人之路。
名医自学成才的例子数不胜数,可见中医不但可以自学,而且能学得很好。
来简单地分析一下那个痛泻要方:方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常用于治疗脾虚有湿导致的便溏或泄泻;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可以缓解泄泻前的腹痛,并有酸收的作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对于治疗湿阻导致的脘腹胀满,食少吐泻效果很好;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同时其升清燥湿之性,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
其实从组方及效用来看,还是从肝脾论治,可见风泄之证的病机为脾虚有湿,肝气不升。
怪不得我虽没有切中病机地治疗表姐夫,但是从体质入手,燥湿健脾并艾灸神阙,也有一定的疗效。
可能有朋友看到这里会问,那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疗呢?再次说明一下,这个是西医的病名,中医并不能根据这个病名治病,还是得根据症状整体辨证。一般来说,泄泻的病多跟脾湿有关,但病位在肠,和肝肾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此必须根据各人的情况辨证论治,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汤、四神丸都是我比较常见的药方。
好了,希望这篇关于风泄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晚饭后好好散个步,是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懒家铺子的乌梅汤
解暑佳品,试一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