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霓虹国又出来收智商税了这些坑大家千万绕
TUhjnbcbe - 2021/11/1 7:04:00
碳十三

中科院化学博士,致力于护肤研究十年,

严谨是我的代名词,认真起来六亲不认。

最近朋友圈被高考刷屏了,又是一年高考季,希望广大学子们都能考出好成绩鸭~(突然感觉到岁月流逝......)

每到这种时候就会感觉到我们国人对孩子教育的关心程度之高,如今给孩子报几个校外培训课程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了。但是家长在重视教育的同时也难免会被一些伪科学所欺骗。

还记得前段时间郑州某培训学校闹得沸沸扬扬的“熟鸡蛋返生”事件吗?该校校长也就是“著名”的“熟鸡蛋返生孵小鸡”论文的作者,还凭此论文在学校长期开设名为“超心理学—脑科学技能应用”课程。

课程说是能开发学生“特殊能力”潜能。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学生除了能让熟鸡蛋返生,还可掌握透视扑克牌、熟绿豆发芽等技能。

如此荒诞的课程要价还挺高,价格从万到近4万不等。然而就算这种课程公然违背科学并课费高昂,还是有不少人报名。

其实说到伪科学,还得认我们隔壁邻居日本为“前辈”。与熟鸡蛋事件“一脉相承”的还有前两年很“火”的量子波动速读——利用波动在大脑中的成像,1-5分钟就可以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北京一家的教育机构,甚至曾经煞有介事地举办过量子波动速读比赛。

北京某教育机构的海报宣传语

这种玄乎其玄的量子波动速读的发明人就是来自日本的飞谷由美子。据说从年起,这位女士就在日本开始量子波动速读的教学,然后推广到世界各国。

飞谷由美子

不单是教育,从方便面到笔记本电脑,从无印良品再到各种黑科技,日本出口的产品早已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有不少智商税产品。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那些曾经火爆朋友圈的日本口服派“智商税”们!

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氨基糖,因为有改善关节疼痛的作用,所以被广泛添加在软骨素一类的保健品中。通常会被吹捧成可以预防或者治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由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软骨无法承受长年负荷而导致的炎症反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40~50岁出现症状,70岁以上普遍存在。所以有的爸妈腿疼的走不了路,睡不着觉,很可能是骨关节炎导致的。

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关节软骨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组成。氨基葡萄糖是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的必需物质。

所以人们经常说,骨关节炎可以通过口服氨基葡萄糖来预防或治疗。

但其实氨基葡萄糖对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它在缓解骨关节炎疼痛方面与安慰剂无异。

一般来说,人类每天消耗-克葡萄糖,而首先保健品所含的氨基葡萄糖的含量为1~g左右,摄入的量是不够的。其次,就算能被广泛输送到体内足量的氨基葡萄糖,能否确保这些葡萄糖在膝关节和髋关节中起作用也值得被怀疑。

根据使用医学研究数据库PubMed的一项调查,在-年期间发表了以下七项分析研究。

总结很多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摄入氨基葡萄糖对骨关节炎没有治疗作用,或者说如果有,作用非常有限,作用微乎其微。所以服用氨基葡萄糖作为对抗关节病的措施可能没有意义。

防晒糖

曾经被明星带火的防晒糖,以前扒过,宣称含一片就可以防晒1小时!

某款日本美白防晒含片,它主要有效成分有两个,一个栀子果提取物藏红花酸,另一个是他们的专利成分rosecrysta(蔷薇花瓣提取物)。

藏红花酸确实有抑制黑色素沉淀,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吸收紫外线等功效,能发挥美白、防晒、抗衰老的作用。不过以上都是藏红花酸外用的功效!外用!不是内服!

而被拿来证明内服藏红花酸的“防晒效果”的文献,是发表在《EuropeanJournalofPharmacology》(《欧洲药理学杂志》)的一篇《CrocetinprotectsultravioletA-inducedoxidativestressandcelldeathinskininvitroandinvivo》。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UV-A辐射上调了小鼠皮肤中的氧化应激,而给予藏红花酸(mg/kg,口服)改善了这种氧化应激。另外服用藏红花酸还可以减少皮肤中的脂质过氧化。

首先这篇论文并不能证明口服藏红花酸有明确的“防晒效果”,防晒≠抗氧化。其次这个口服藏红花素的实验对象是小鼠,并不是真人。给小鼠服的剂量是按mg/kg算的,换算一下一个60kg的人至少要吃mg才能起到同等抗氧化效果(注意不是防晒效果),也就是一口气要吃一盒半,就不怕给人吃出问题嘛!

综上可得,藏红花酸口服并不能直接起到防晒效果,最多只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这点也存疑,缺乏足够数量的权威文献证明,只有一篇英文文献),而且就算能抗氧化,我们每天也吃不够剂量。

至于另外一个专利成分蔷薇花瓣提取物,就更没有“口服后能防晒”的证明了。

保健品神药辅酶q10

辅酶Q10,在成分表中标识为泛醌,也被称为CoQ10,是一种易氧化的脂溶性抗氧化剂,我们都知道它在化妆品行业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抗衰老的成分。但辅酶Q10还是一种流行的内服保健品,普及度一点儿也不次于鱼油、蜂胶、维生素E。

保健品上宣称辅酶Q10具有心脑保护作用、抗癌、抗衰老、治疗不孕不育、增加免疫力等多种功效,简直是无所不能的神药!

辅酶Q10最早于年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弗雷得里克-克雷恩教授在牛的心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发现。日本人在0世纪70年代中期完善了发酵手段人工合成技术,所以现在可以大量生产提纯。

辅酶素Q10在人体内的总含量为0.5~1.5mg,存在于人体中各个部位,皮肤,内脏、以及血液中都有,在心脏、肝及胰中的水平相对较高。若心脏中缺乏辅酶Q10将引起相关心脏疾病,这成了保健品宣传的一个支持依据。

然而一个人血液里大约有3/4的辅酶Q10是人体自身产生的。对于大部分普通人群来说,自身合成的辅酶Q10的量足够大,不会有缺乏的问题。

而且辅酶Q10基本上无法在任何物质中融解,因为缺少极性(电荷),也无法穿越细胞壁。这是因为辅酶Q10这个分子是线粒体内产生的,本来就应该只呆在线粒体生物膜内。所以口服辅酶Q10很难真正由外部进入线粒体生物膜并达到它的作用。

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辅酶Q10等5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意见的公告》,将辅酶Q10功效归纳为两点: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所谓“保护心脏”没有得到管理规定的认可;孕妇更是相关公告明确提到的不适宜人群。

以市面上某款辅酶Q10保健品为例,每粒胶囊含辅酶Q10高达.8m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明文规定:辅酶Q10的每日推荐食用量不得超过50mg;否则其安全性无法保障;日本厚生劳动省更是建议一天不要服用超过30毫克辅酶Q10,否则可能有副作用。

这类保健品是不需要药*部门审核认证的,更谈不上临床试验。健康人每天服用它的意义不大。尤其是摄入量缺乏统一限制是一大问题,虽然副作用少,但还是避免大量摄入为好。

酵素

最大名鼎鼎的肯定就是朋友圈里微商刷屏宣传的各种品牌的酵素,什么夜间酵素啦、果蔬酵素啦、植物酵素啦等等,都号称有排*养颜、减肥塑身、疏通血管、预防疾病的功效。

说起来酵素真的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产品,基本上每隔几年就能卷土重来一次,被辟谣若干次还是能长盛不衰。其中不乏明星的“功劳”。

毕竟躺着瘦、吃不胖是我们的终极梦想,就算这个产品只有1%的可能能实现,也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酵素,本来是日本的叫法,我们沿用了这个叫法。日本酵素类产品是以小麦、米胚芽、大豆等或果蔬类作为原料用乳酸菌/酵母发酵出来的“微生物发酵类食品”。

但如果按照严格定义酵素就是我们所说的“酶”,美国那边叫“Enzyme”。也就是说酵素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极少数是核酸)。

因为人体脂肪燃烧需要脂肪酶,而“酵素”在中文里叫“酶”可以“帮助”燃烧脂肪,于是这就成了“酵素可以减肥”的依据。

但是学过生物的我们知道进入消化道的蛋白质碰到胃肠里的蛋白质酶就会被分解成氨基酸,一旦酵素自身被分解,它也就谈不上什么帮助分解脂肪、糖类了。

就算假设我们吃进去的酶环境适宜、暂时还没被分解、活性还在的情况下,遇上脂肪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大分子脂肪会被分解为脂肪微粒或者是甘油+脂肪酸,从大分子被分解到小分子,变成小分子以后那不是吸收更快了吗?这到底在减肥还是增肥呢?

而酵素饮品一般为了保存的需要会进行灭菌处理,这个过程中会让酶失去活性。所以酵素没有减肥的功效。

有人说:不对啊,我吃了酵素确实感觉“身轻如燕”了啊,这是因为酵素产品除了添加很多蔬果植物酵素粉,还会添加益生元和膳食纤维。

益生元可以促进益生菌的生长与繁殖,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改善肠道功能。而膳食纤维的本质是碳水化合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类物质,虽然不是营养成分,但是对人体健康有益,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

所以酵素产品的直接作用并不是减少体重,而是促进肠道蠕动与排泄。也就是说,你感觉到身体变轻了只是原本就应该排掉的便便……

相信我们大家都意识到了,为什么酵素总打着可以减肥的擦边球?因为发挥更大作用的其实是添加的润肠通便的配料啊!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吃一些具有酵素功效的食品来助消化和代谢,比如发酵食品奶酪、酸奶、豆腐乳、啤酒等,常见的蔬菜水果,以及大米、大豆、薏米、海带等。

酵素真不是什么高级的产品,也没有特别神奇的功能。花钱买价格昂贵的海外酵素,还真的没必要。

青汁

另一个和酵素齐名的“减肥神器”,就是青汁。

这位老网红说是不仅可以改善高血脂、缓解便秘,甚至还能减肥、排除肠道*素。哪怕青汁的味道诡异,还是有不少人心甘情愿地一口干。

然鹅青汁其实就是甘蓝和大麦叶子榨成的汁,根本没有上面宣传的这些功效!

以日本最出名的某青汁品牌为例,官方在包装上强调一袋3g的青汁粉=1个猕猴桃的维C、50克里脊肉的铁、65ml牛奶的钙...但实际上呢?

《大众医学》(中国创刊最早的医学保健杂志)就做过实验,发现青汁粉的营养含量,并没有宣传中的这么多:比如宣传说一小袋青汁粉=1个猕猴桃的维C(51.5毫克),而实际测的却仅有.1毫克,差距很大。

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营养成分也未能达到产品图所宣传的含量。

而且青汁粉在制作时几乎丧失了原有的粗纤维成分,连促进肠道蠕动的功能都很有限更别提减肥了。还有广告说青汁可以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甚至预防癌症,但这些并没有可靠的人体试验或人群研究的支撑。

不仅如此,喝青汁可能还有副作用!年的一项统计表示,日本有.4%的人在喝了青汁之后出现了便秘、软便症状。更有一位68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连喝两个月青汁,结果得了肉芽肿性肝炎。

(参考文献:Mifuji,R.,Iwasa,M.,Tanaka,Y.,Hori,Y.,Araki,J.,Kaito,M.,Adachi,Y.().“Greenjuice”-associatedgranulomatoushepatitis.The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98(10),–.)

日本蔬菜水果贵,喝青汁作为补充可以理解,但我们国内完全不需要,还是拿着买青汁的钱去买蔬菜吧,又便宜,又好吃,又健康。

口服胶原蛋白

口服胶原蛋白,已经流行很多年了,虽辟谣不断,但仍然不少人前赴后继去购买。

胶原蛋白作为蛋白质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皮肤、骨骼、牙齿、韧带和血管中,可以支撑机体、维持皮肤的弹性,以及促进伤口愈合。胶原蛋白可以维持皮肤弹性,胶原蛋白流失就会导致皮肤弹性降低。

胶原蛋白在皮肤中的结构

好多小仙女抱着“吃啥补啥”的信念,认为女明星们满脸的胶原蛋白都是吃出来的,纷纷入坑了口服胶原蛋白产品。

口服胶原蛋白一般包括日常饮食中的猪蹄这类食物,以及专门的口服胶原蛋白饮品。

猪蹄、阿胶这类食物富含胶原蛋白,但都是大分子蛋白质,吃下肚首先在人体内会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分解的这种氨基酸是否能还原成胶原蛋白,再补给到你的皮肤,目前还没有研究能证明。

而且这一类食物多含有大量脂肪,很可能胶原蛋白没有补充多少,但体重却长了不少。

如果通过食物获取的胶原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质,不容易被吸收,那么做成小分子量胶原蛋白饮品是不是就可以了呢?于是很多商家以此逻辑推陈出新,生产出以小分子量胶原蛋白肽为主,再复配一些透明质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口服产品。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确实比较小(胶原蛋白明胶胶原蛋白肽),但如今小分子量胶原蛋白口服液效果如何在学界是有争议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绝不像广告上说得那么好。

《人民日报》的文章《细数胶原蛋白那点儿事》中一些专家对多肽可被吸收的说法表示认同,但文章进一步指出,胶原蛋白肽进入血液后是否能作用到皮肤,至今仍是一个科学盲区。

北大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王*波坦言:「可被吸收的小分子肽是否具有美容护肤等作用,还需深入地研究来证实。」

事实上,好多关于口服胶原蛋白有效的研究都发表在不靠谱的N流杂志上,或者本身就是保健品商做的联合实验。支持的文献与研究还不是很充足,所以还得等待未来有更多这方面比较靠谱的研究出现。

某产品宣称有16种有效成分

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也都在提醒消费者们,对于这类产品,要理智消费。

所以不建议大家大量服用胶原蛋白,就算口服补充胶原有用,最多也就是对皮肤起到因人而异的有限的改善作用,抗衰效果有限。

而且考虑到产品质量和个人身体状况的差异,有些群体并不适合大量补充胶原(比如乳腺增生、内分泌紊乱)。加上如果蛋白质补充过多,不仅容易变胖,也增加了肾脏排泄的负担。

因为服用了过量的胶原蛋白补充品,身体没办法正常吸收代谢。

截止01年,日本这个国家已经有了7个诺贝尔奖,他们国家确实有一些产品很好用。但与之相对地,伪科学也同样发达。诸如酵素、青汁这些商品本质上更多是一种“文化产品”、“概念产品”。所以在面对海外“黑科技”,我们需要擦亮眼睛,不迷信,不盲从,更加理性地消费!

各位小可爱们还有什么想让我扒一扒或者评测的产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记得点在看!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走起呀!!!*/快戳“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我玩!火火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霓虹国又出来收智商税了这些坑大家千万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