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奏响致富协奏曲
——上林县西燕镇岜独村打好组合拳助村民脱贫
南宁日报记者 朱新韬 潘立宇
上林县西燕镇岜独村属于大石山区,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极度匮乏,村民贫困。如今,通过脱贫攻坚一系列帮扶措施的实施,岜独村贫困户的生活正发生着可喜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岜独村,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活力,村民对脱贫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成立合作社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岜独村的贫困户大都因为疾病和子女就学等致贫。石俊东一家也是如此,她家有卧床病人,子女又在上学,仅靠种甘蔗获得的微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
在岜独村拉捡庄菜刀山山脚下的广西高强山水牛养殖基地里,多头壮硕的肉牛悠然自得地咀嚼着牧草。正在给牛舍打扫卫生的石俊东告诉记者,帮基地打工喂牛每月能领元,再加上自家加入合作社养牛每年元的分红,预计一年收入能达到元。“摆脱贫困有希望了。”石俊东笑容灿烂地说。
在脱贫攻坚中,岜独村发挥能人示范带动作用,成立养牛合作社带领村民养牛,形成规模养殖再引入企业壮大养牛事业,形成了“龙头企业+致富能手+村*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岜独村养牛基地建有标准化牛舍平方米,牛舍还养有黑山羊只,并吸纳50户贫困户加入。
“在帮助贫困村实施精准扶贫的同时,要善于整合和借助各方面的力量,这样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岜独村第一书记柏挺说,有了致富能人和龙头企业的加入,贫困户养牛时遇到的技术、场地和资金等难题也就都能解决了。
“输血”变“造血”为村民打造“金钥匙”
走进岜独村半山腰的上林县琦润农业蛋鸡养殖基地,一台台现代化机器自动控温、喂食、捡蛋、清粪,工作人员只需要做好监控,就能随地“捡鸡蛋”。车间内,头戴口罩、身穿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在为务工的贫困户讲解如何做好养殖场的清洁防疫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岜独村注重村民种养知识的掌握,切实让“输血”变“造血”。
“我们的生产基地贫困户可以随时参观,也可以随时来免费学习养鸡技术。”琦润农业企业负责人夏元质告诉记者,企业为贫困户带来红利的同时,还推动了贫困户思维方式的转变。贫困户来到养殖基地务工后,回家也经常打扫自家鸡舍,还注意鸡舍温度的控制,如此,农户自家养的土鸡产蛋量也提高了。
帮助群众换脑子,引导群众挣票子。对有意愿参加劳务输转的群众,上林县还为村民提供电工、钳工、焊工、装载机等工种的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由人社部门颁发相关专业技能证书,为村民脱贫致富打造了另一把“金钥匙”。
农旅相融合致富有盼头
走进岜独村生态果园种植合作社四季蜜芒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芒果树正在茁壮生长,部分果树结出了鸡蛋大小的芒果,预示着一个丰收年。
岜独村因旱地多、耕地少,村民长期种植玉米和种桑养蚕。“但是种植传统作物收入不高,发展特色规模化农业才能让村民走上致富路。”柏挺表示。
为了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路子,岜独村*支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在后盾单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上林县*委、*府的支持下,先后6次组织*员骨干、村民代表到百色田阳等地的芒果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前后共召开村民代表大会8次,最终达成共识,成立了生态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四季蜜芒种植。合作社采用“企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上林县富林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农户通过土地或资金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
“我们全村80%的人都种有四季蜜芒。”村民石美玲说,按市场保守价5元/公斤计算,减去每亩成本投入,两年后果树正常结果,每亩至少可增收元。
“我们的远期规划目标是以‘一山一水一路一园’为主线,通过农旅融合打造岜独村霸独园(景)区,即‘岜独山+大龙湖+母亲天路+生态农业采摘园(千亩蜜芒)’。”柏挺说,岜独村将采用“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建成标准化的养殖—沼气—果园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果品质量,带动和促进畜牧养殖发展,实现“畜牧、沼气、果品”良性生态循环。
看完,记得来个
┃内容来源:上林时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综合编辑:上林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
广告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上林圈社区”发布招聘、出租等信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