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拍了一个纪录片《人生七年》,选了不同背景的十几个人,每隔七年去拍一次他们的生活。从7岁开始,目前已经拍到56岁了,年就要出63岁了。很多人看了都特别感慨。这片我没看过。不敢看。
偶然看到俄罗斯也拍了个类似的纪录片,也是选了不同背景的十几个人,从年(苏联解体)开始拍,选的几个人都是年生的(从7岁开始)。这片目前拍到了28岁,明年就出35岁了。
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变迁,跟我们中国有某些相似和共鸣之处,所以我很感兴趣的逐渐看完了这一系列的纪录片。真的是非常感慨。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下。岁月的变迁真的是......哎呀,我操。
有网友做了截图,可以看一下这些人从7岁到28岁的面相变化。至于人生境遇的变化,有两个人特别让我感慨。
先说这个叫安德烈的。7岁时,他是个孤儿,非常聪明伶俐,非常可怜,楚楚动人。后来他被美国的家庭收养,去了美国。28岁时他只拍了一个镜头,面容疲惫,说了句感谢,然后提出了退出拍摄(显然是生活得很不好)。不知道35岁时的他会不会平静或灿烂的回来。
另一个叫卡佳的姑娘,小时候几乎是神童,会各种语言,会各种才艺。但21岁那期时,她说她已经有过一次割腕经历,到28岁时,她还深陷抑郁症。
在豆瓣的评论里,感慨最多的就是这位姑娘。7岁,14岁时,都以为她会拥有灿烂辉煌的艺术人生。但21岁时,她已经抑郁了。很多人说:这就是早慧的代价。
说到这个就有点想夹带私货。
前久跟朋友瞎聊,我还说起一个记忆:大概六岁时,有一个晚上,我父亲跟我二叔打架,我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有了一个意识:一定要奔出去,一定不要像父辈们那样在这个地方过这样的生活。
父母跟人说起我的轶事,最常说的一个事就是:有人举报我家有一个超生的孩子(也就是我),但计划生育的每次来我家,都找不到。父母姐姐把我塞在床底或柜子里,我不哭不闹,一声不吭。这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多么神奇。
我说自己有点早慧,可能太装逼了。但差不多就是这样。
然后,也就是高二那年。小叔(那时我们家族最有出息的人)出车祸。后来姐姐也出车祸。医院住院部看望昏迷的姐姐,然后一个人走回学校,一路上哭得跌跌撞撞。这些事情对于那时的我到底有些什么影响。*知道。
神奇又有趣的是,我从那之后开始长个子。高中同学你们就骂我笑我吧哈哈哈。从4岁开始读一年级,一直到高二,我都是班里最矮的那个。我记得初中时有几位同学给我取的外号是:5定5,短杵杵。
我很有自知之明。现在遇到以前的亲戚或同学,我都会先主动承认:我是个反面教材。我知道有些人知道我的境遇后心里会嘀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实际上,即使你说出来,我也不会介意的。
说出自己的破事,还有上面的纪录片。其实是想让某些人理解:生命真的是有很多他妈的冲击、破碎、转折。很少有人的人生是线性的。如果你的人生是线性的,那说明你是多么幸运和幸福。请珍惜。
上面说了我承认自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并不意味着我悲观。我没有失望。没有抑郁。最重要的,是我还想像亨利米勒那样说一句:最重要的,是我他妈没有嫉妒。你知道我他妈嫉妒谁吗?我只嫉妒上帝。
没有嫉妒,这是很多人不理解和无法做到的。我喜欢跟人说“绽放”:每个生命就像花一样,最终极的责任是要绽放,竭尽全力地绽放。至于其他的花是绽放还是枯萎,管我鸟事。我他妈绽放完了就悄悄的回归大地。
引申到人际交往上,别人如果取得了成就,我欣赏,我鼓掌,学习下人家是怎么绽放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其实只他妈的在意自己到底要怎么绽放。对于其他绽放的人,没有嫉妒。对乔布斯没有嫉妒,对霍金没有嫉妒,对买卡宴的你没有嫉妒,对刚生二胎的你没有嫉妒。
那些得过且过,不渴望绽放的人。和我无关。咱们基本也没啥好聊的。
然而,如果你也渴望绽放,我会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方法论上一起探讨。
你是花,要阳光,要绽放,不要萎靡凋零。
你是木,要加油,要燃烧,不要变成朽木。
至于其他的花木,管他妈的开不开燃不燃。能一起灿烂就一起灿烂,不能就随他妈腐烂。
至于什么叫绽放。很简单。不管你怎样生活,但愿你死的时候,其他人会说:这狗日的死得蛮可惜的。
最后,差点忘了贴上面所说的截图。
这个姑娘也挺让人感慨,14岁时那么漂亮。28岁时已经苍老得不行了(结婚后发生了一些变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