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艾灸的朋友常问:做完艾灸后出现皮肤瘙痒,有些还伴有红疹,甚至出现红肿,出水泡。这是怎么回事?
出现这些症状后,还会疑虑到底要不要继续艾灸呢?
这是不是过敏了抑或艾灸后遗症呢?
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艾灸后皮肤痒的原因。
艾灸后皮肤出现疹子,并且瘙痒难忍、心烦气闷等症状,在中医学角度来说都是由于体内不同内脏部位的湿邪、寒邪、风邪作怪造成。
例如荨麻疹是气血虚弱导致血虚生风或为虚邪贼风侵袭,加之过食辛辣厚味致肠胃蕴热等综合因素诱发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另外西医所说的各种不同症状皮疹、斑疹、丘疹、带状疱疹……是以风邪为主寒邪团伙,流窜搞破坏导致各种皮肤病。
艾灸之后,由于艾灸的渗透作用,肝、脾、肾之阳气得到有效补充和恢复,功能加强,排*和自愈能力加强。与病邪有了抗争的势力,使得病邪被赶出内脏、血液、和其他组织器官而走入皮肤,正在排出的时候,皮肤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的疹子,这就是中医的排*、排病反应。
类似西医所说的皮疹,有的瘙痒难忍,有的疼痛难受,有的流*水,有的干燥起皮……越是瘙痒,说明*气越重越深,对内脏、血液、器官损害越严重。
病邪能深入到这种地步,也可以判断病邪进入已久。而往往此类患者还比较急躁,这时需要艾灸一段时间,给身体排*一段时间,着急不得。
皮肤作用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排*器官,体内有任何病邪,人体自己先要通过皮肤排出,能排到皮肤的*素,看着很可怕,可已经是没有威胁的了。
中医讲:“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只要能发出来,说明身体有一定的能力将病邪往外排,治疗起来效果来的更快,这就要看患者能否给病邪排出的机会。能否坚持到病邪完全排出。
在《明疮疡痛痒麻木论》中有这样两句话:“若人质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痛者为实,痒者为虚,非为虚寒之虚,乃火热微甚之意。”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拿人与火的距离说明痛和痒的关系。痛了,那是因为离火近;痒,那是因为离火远。
因此,“痒”,是因为虚,不是身体虚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阳气温煦得不够。如果我们通过长期艾灸,身体阳气充沛,体内的风寒湿排出去后,就不会出现“痒”了!
“痒”在现代医学来说,属于神经系统掌管的知觉。当瘙痒出现时,大脑发出“挠”的指令,这个指令得不到实施,神经调节就失调,就想别的办法,让面部肌肉抽动,自行解痒。
《内经》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医宗金鉴》的外科心法中也提到了:“诸痛疮疡,皆属心火。”
我们常常说心痒难耐,其实心不会真的感觉到痒,但是很多皮肤病病人会有体会,越是心情不好,觉得烦乱,越痒得厉害。也确实有很多皮肤病病人,因为压力大,心绪不得安宁,结果得了皮肤病。白癜风、神经性皮炎就是典型的“心因性”皮肤病。
而中医有“心肾相交”的说法,心在五行学说之中,属火,火中之阳下降至肾,便能温养肾阳;而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也就是说,阳气,尽管先天藏于肾脏,后天也由此生成和升发,但是肾阳的本原,却来自于“心”,当然不是解剖学里的心脏,而是中医所说的“藏神”的心。就好比地球的温暖,其实是来自天上太阳的恩赐。
其实不说火,就说冬天,在外面被冻得凉凉的皮肤,回到家里,在换衣服时,皮肤裸露在暖气中,许多人就会出现“痒”的感觉,很轻微,随着体温的上升,痒也慢慢散去。
正因为冬天太阳不那么热情了,地面的阳气也开始准备封藏,地面一片萧条,能量大部分回归地下,为第二年生发新的生命储备力量。大地寒冷,人也开始觉得冷,毛孔尽量闭合,避免寒气进入身体。
与此同时,新陈代谢也变慢了,患有皮肤病的人感觉冬天病情加重,其实不是病情加重,而是皮肤没有阳气的支持,体内多余的湿热代谢不出去,才会觉得更痒。
夜晚也一样。夜晚相当一天之中的冬天,阳气也要潜藏起来。所以有些病人晚上会觉得更痒。中医认为,睡眠是养阳的最好办法。我们多留意会发现,睡眠好的人,相对显得年轻有活力,皮肤也往往不会出现大问题。
不管是不是荨麻疹,建议经常觉得痒,或挠之出现明显痕迹,及长湿疹的朋友,平时多用艾条灸以下穴位:
关元、肾俞、
足三里、风市、
血海、膈俞穴
尤其到了夏天,最热的三伏季节,常灸;艾灸最善补益阳气,强健脾胃,祛除寒湿。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不要吃、喝冰冷的东西,出汗了,不要吹空调,出汗其实是排解湿气的最好方法。
推荐阅读
1.明星宁静艾灸分享!湿气不除,越补越*!艾灸祛湿气,全身有精气!
2.出现这些症状说明就是宫寒,快看看你有没有?
3.肩颈堵塞会引发多种疾病,你千万别不当回事!
4.为什么有些孩子感冒发烧治疗后还是容易反复发烧?
5.妇科炎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这个艾灸福穴,一定要知道!
6.祛风止痒,治风疹、皮肤瘙痒必不可少的“对穴”
7.你所不知道的艾灸神奇之处
8.艾灸配穴全集!值得收藏
9.忽悠国人的8种病,别再瞎花钱乱治了,自己艾灸就可以!
10.高发病查询表(可直接点击图片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