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经常问:
“我家宝宝积食了怎么办啊?”
“宝宝舌苔白,食欲不振”
“积食怎么喂啊?”
“宝宝消食的辅食”
这一系列的求助提问,看得出大家对于宝宝的积食问题已经十分烦恼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宝爸宝妈们讲讲宝宝积食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宝宝积食的原因
小孩子一般还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此时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来。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话满有道理的,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小儿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宝宝积食的症状
一、宝宝厌食
这种表现为宝宝吃一口饭总是含在嘴巴里不咽下去,吃完一顿饭要花好长时间。有的宝宝胃口不好,还会造成没有精神。
二、腹胀、腹泻或大便硬结
小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正发育中,消化功能很弱,吃东西要避免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不然宝宝及时很容易就出现腹胀、腹泻等问题。
家长可以摸一摸孩子的肚子是不是鼓鼓的一直有气。
三、宝宝免疫力下降
宝宝如果长期积食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造成宝宝反复感冒、咳嗽,严重的还会引起肺炎。
四、烦躁容易哭、没有精神
如果宝宝积食后家长还让孩子一直吃东西,孩子的脾胃就会受到伤害,宝宝也许晚上睡觉都不安稳,有些宝宝甚至入睡之后还会流汗。
宝宝积食常见的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有以上症状就证明宝宝积食了,这时就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宝宝消食。积食不仅让宝宝吃不好,睡不安,长久的积累让宝宝小小的身体也扛不住。
家长们遇到宝宝积食应该怎么解决呢?
可以采用食疗的方式改善宝宝积食。
在宝宝积食初期,最好以食疗的方法来调理,白萝卜、山楂都是非常好的食疗食材。白萝卜能加速肠道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山楂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可以治疗肠胃积食、消化不良,能开胃健脾,增加食欲。
也可以用按摩的手法缓解宝宝积食
清大肠经(3分钟)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揉板门(3-5分钟)
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顺运内八卦(3-5分钟)
内八卦穴,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
推小横纹(3分钟)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横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
掐揉四横缝(5分钟)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下推七节骨(3分钟)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分腹阴阳(5分钟)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顺摩腹(5分钟)
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
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
揉足三里(5分钟)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如何预防宝宝积食
1、不强迫喂食
宝宝不吃饭时,证明他现在还不饿,强迫进食的话容易导致消化不好。宝宝疲惫或精神紧张时,避免喂食;另外,不建议边吃边看电视。
2、七分饱,益健康
无论什么样的食物,就算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身健体,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有可能会导致宝宝积食腹泻,伤害宝宝的身体。
3、晚上不要吃得太饱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下去的食物容易消化,但夜间常委蠕动慢,消化比较慢,很容易积食。因此,晚上不要吃太多,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食物,即使喝牛奶,也要加多一点水,少加一点奶粉。
4、睡醒1小时不进食
睡醒后的一小时(至少30分钟)内不要进食,因为宝宝在早晨或中午醒来的时候,因为内脏器官如胃肠道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否则就不利于消化吸收。
5、饭后散步
宝宝吃饭之后,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散散步,有助于宝宝消化。
积食看起来并不严重,但是严重的情况下就导致宝宝的免疫力降低,容易被病*侵袭。爸爸妈妈要重视起来哦。
育儿路上好爸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