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全州事天下事"更多精彩等着你!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5月3日,来自浙江绍兴的15岁男孩磊子因患结肠癌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嘱咐妈妈,想捐献遗体。为完成捐角膜的心愿,走之前的那几天,磊子大部分时间都躺在病床上,闭着眼睛,他说:“我要对我的眼睛好一点。”据了解,他的眼角膜可以让两个年轻人重见光明。男孩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有网友称,“疾病让他陷入黑暗,他让世界重见光明”。男孩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网友
结直肠癌的“手”
正在一步步伸向年轻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自身保健意识的提高,很多疾病甚至是癌症的发生率都在下降,而结直肠癌在过去10年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翻了一番,且还在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结直肠癌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结直肠癌是怎么回事?
高危人群有哪些?
哪些习惯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在结肠和直肠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结直肠癌,也可以称为大肠癌。结直肠癌具有发病隐匿、恶变时间长及早期肿瘤治愈率高的特性。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随着癌肿的继续恶化和体积增大,患者会出现便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
结直肠癌6个早期信号
01排便习惯的改变
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
02大便性状改变
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03消化道症状
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右下腹部不适或隐痛。
04腹部包块
50%左右的患者可发现腹部包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晚期结肠癌由于癌肿浸润较甚致使包块可固定。
05粪便带血或粘液
右半结肠癌时,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而左半结肠癌则其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有1/4的患者可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鲜血和粘液。
06贫血及全身症状
如消瘦、乏力、低热。
高危人群有哪些?家族史:
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尤其是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属于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生活方式:
长期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等一些肠道慢性炎症的病人容易患大肠癌。
结直肠癌的四大“元凶”1“三高一少”的饮食
“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是直肠癌的致病因素之一。2抽烟、喝酒的习惯
统计学研究发现,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要高1.27倍。而且随着吸烟年龄和吸烟支数的增加,风险会越来越高。
3久坐不动的生活
久坐的人肠道、胃部蠕动减弱减慢,代谢废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而且久坐还会使得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患结肠癌风险更高。
4四面八方的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高压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促使大量自由基生成,从而使得细胞更容易癌变。
体检建议高危人群检查建议
1.推荐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复查一次。
2.若有发现腺瘤或恶变的息肉应及时切除,持续3年每年复查,然后每3-5年复查一次。
非高危人群检查建议
1.推荐50岁以上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没发现问题,以后可以每10年左右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2.若检查时发现有息肉,切除后的前3年应该坚持每年复查一次。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都有哪些手段?戳视频,听医生解答(央视频号:央视一套)
怎样做才能预防肠癌?
01多吃膳食纤维
高膳食纤维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注意饮食均衡,粗粮细粮要合理搭配。02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制品
红肉(指牛肉、羊肉、猪肉等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和加工肉类制品(腌制、熏烤、煎炸等的肉类食品)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
03戒烟
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与吸烟年限和总量有关系。吸烟人群有可能会增加约20%的结直肠癌风险。
04戒酒
乙醇摄入量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饮酒量或频次的升高,结直肠癌风险随之升高。05
控制腰围和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尤其是结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标明,成人体重每增加5kg,导致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就会升高。
06每周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合理的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运动量可使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7%左右。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周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健走、慢跑、羽毛球等。最后提醒大家,结直肠癌是少数能通过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如果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治愈的概率很高。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体检,快快转发给身边人!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部分图片源于视觉中国、央视频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