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初伏,为10天,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三伏天,苦等一年的
艾灸最佳时间
终!于!要!来!了!
三伏天养好生,健康一整年!
7月12日,明天就要入伏了!马上就要进入让人闻风丧胆的三伏天了!你准备好了吗?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如果您还在“空调西瓜WIFI,葛优同款沙发”的生活中乐此不彼......
快醒醒吧!
如果错过了春天养生,
你可千万别再错过三伏天养生了哦!
三伏天养生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冬症夏调,
二是夏补三伏,
然后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
今天,我们就主要讲讲冬症夏调的重要性!
什么是冬症?
冬症就是在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或不适感,多因内虚外寒导致。包括一些由于阳气不足,正气亏虚、虚寒型疼痛和一切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或者冬季易发作的疾病。冬病主要有肺类疾病、骨科疾病、脾胃类疾病等。
为什么冬症要夏调?
冬症夏调源于《*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冬病患者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三伏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所以,三伏天是冬症夏调的*金时间。
三伏天艾灸,排出一身邪气。
三伏天“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旺盛混杂。寒为万病之源,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邪和暑邪极易耗气伤津,使人正气不足而引发各种虚症。
虚则补之,运用三伏天,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用艾火的纯阳,对经络腧穴温热刺激,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使全身气血充盈,直达病所,标本兼治,为身体温经散寒、补虚助阳,鼓舞阳气,平衡阴阳,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中医讲:“血遇热则行,经遇热则通,寒遇热则温,湿遇热则散,风遇热则出,火遇热则解,痰遇热则化,虚遇热则壮。”艾灸的热力不同与其他任何物体散发的热力,与人体的元气之热力相亲近,温暖,舒畅、通透…所以说,三伏天艾灸有如神助,此时不艾灸,更待何时?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温肾壮阳、元气充足
驱寒除湿、温通经络
扶阳补正、回阳救逆
1、妇科问题
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生、产后腰痛等。
2、骨关节问题
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等。
3、胃肠问题
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4、呼吸系统问题
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
5、体质弱问题
面色晦暗、体弱怕冷、失眠多梦、挑食、经常感冒等
6、面部美颜问题
肤色晦暗、发*、色斑、*褐斑、长痘等。
01.三伏天日常艾灸保健穴位
足三里:补气血、健脾胃;
关元穴: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
神阙穴: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02.三伏天治女人病取穴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错后、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03.三伏天治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04.三伏天治腹泻拉肚子
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05.三伏天美容养颜
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松弛等问题。
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
作用:加速血液循环、美容养颜。
06.三伏天治空调病
长期呆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肩颈椎病。颈部正中属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利湿。
07.三伏天治皮肤问题
夏季湿气重,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是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可采用艾灸来治疗。另外还要勤晒被褥、保持房间和自身卫生,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08.三伏天治暑湿症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