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半生坎坷的毛岸青,一表人才却不会恋爱,3
TUhjnbcbe - 2021/3/22 16:56:00

年冬天雪后初晴,大连宾馆正在举办热闹的舞会,大家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没人注意到本来正翩翩起舞的一对年轻人突然消失在人群中。

等到负责警卫的张世保处长发现后立刻惊出了一头冷汗,因为“失踪”的人身份相当特殊,是主席的次子毛岸青,这要有个闪失怎么得了。

警卫们一个屋一个屋地寻找,最后听到厨房里传来说话的声音,探头一瞧,毛岸青和女伴邵华边吃着晚饭剩下的狗肉火锅边谈笑,看来毛岸青终于觅得心上人,大家互相对视一眼,欣慰极了。

毛岸青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二儿子,年11月出生。在他刚满月的时候,父亲就离开长沙去上海参加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岁时毛泽东把杨开慧和三兄弟送到岳父家,随后去发动秋收起义,自此一别,父子二人20年后才得以重逢。

年11月,杨开慧被杀害,敌人在“斩草除根”和“放小鱼、钓大鱼”两条*计之间采取了后者,允许亲友将共同入狱的长子岸英保释,跟随舅父母、外祖母还有弟弟毛岸青、毛岸龙一道生活。

可是自从三兄弟来到舅舅家后,时不时就会发现房前屋后有不速之客出现,他们每天贼头贼脑地窥视着家里的动静。

年1月初,家家户户忙于过春节,那些盯梢的人也放松了许多。一天傍晚,有位陌生人突然来到杨家,带来了毛泽东大弟的亲笔信。

原来,地下*担心三个孩子在长沙的安全,决定秘密将哥仨转移到上海,到大同幼稚园生活。

大同幼稚园创办人是董健吾,他的公开身份是海圣彼得教堂主持牧师,实际是共产*。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身份开办了这个幼稚园,专门收养流落在上海的革命烈士的遗孤。

毛岸青和哥哥弟弟在幼稚园度过了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可惜美好总是短暂的,年夏天,幼稚园里闯进了一群凶神恶煞的人,他们逮捕了工作人员,孩子们因无人照管而流落街头。

事后才知道,顾顺章地突然叛变导致上海地下*组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幼稚园的秘密也被暴露。

好在当时董健吾去了鄂豫皖边区,回来时没有赶上顾顺章给他买的建国”号船票,临时改乘“洛阳”号轮船才幸免被捕。

因为无人照管,毛岸青哥仨几乎过上了流浪儿的生活。建国后毛岸英在看完《三毛流浪记》的电影后感叹道,自己和两个弟弟除了没偷东西,没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外,其余全跟三毛一个样。

上海有个外白渡桥,*包车拉上去很费力,毛岸青和哥哥就帮忙推上去,靠人家给的几个小钱过活。

有一次小弟毛岸龙突然生病,发烧腹泻难受无比,毛岸青和哥哥出去乞讨,想讨些钱好给小弟治病。等回来后发现毛岸龙不见了,以后再也没有找到他。

董健吾听说毛岸青兄弟流落街头后,立刻四处寻找,最后将哥俩找回收养在家里。当时董健吾的岳母不愿意照料兄弟俩,常常摆脸色和抱怨,加之自己的住处离法国巡捕房太近,安全有威胁,于是董健吾将毛岸青兄弟转移到前妻*慧英处。

*慧英知道两个孩子的身份后,尽管守口如瓶,但总免不了胆战心惊。而毛岸青和哥哥有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慧英怕他们出去和外人接触引起怀疑和走漏风声,因此压根没敢让两兄弟上学。

毛岸青和哥哥的生活费是由*组织按月提供的,另外董健吾每月给*慧英20元生活费,有时还给些补贴。这一时期,毛岸青的生活基本稳定。

年初,上海*机关转移到江西瑞金,留下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两兄弟的生活费来源中断,加之董健吾也因为辞去牧师职务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已无力补贴前妻。

*慧英是家庭妇女,全家只靠长子董载元的一点微薄工资维持生计,于是她派给毛岸青和毛岸英卖报纸的任务,两人成了沿街叫卖报纸的报童。

有一天晚上,毛岸青拿回来的钱中掺杂了不少假的,*光慧劈头盖脸打了他一顿,还不给他吃饭以示惩罚。

毛岸青气急了,他认定是外国水手买报纸时故意糊弄他的,因此用粉笔在电线杆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了“打倒洋人”4个字,以发泄心中的恨意。

结果他被印度巡捕撞见,惨遭*打,当即头痛欲裂躺在地上边打滚边惨叫,被赶来的岸英背了回去后便大病一场。

因为没能得到有效医治,毛岸青落下了神志不清的脑神经问题,受到强烈刺激就会发病,这病像一团阴云笼罩着毛岸青,影响和干扰着他正常的思维和生活。

岸英看到自己的弟弟遭遇到如此重创,当即带着弟弟出走,兄弟二人再次流落街头。

毛岸青兄弟出走后,上海地下*员曾经分地区仔细寻找过,但一无所获。

有一天,主管情报工作的李云接受了自己丈夫,也是自己顶头上司派来的艰巨任务,要她寻找两个男孩子,大的十三四岁,小的十一二岁。

上海那么大,李云寻找了很多天都毫无头绪,还要时刻注意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有次经过城隍庙附近,李云肚子饿打算买碗粥吃,突然你看到粥摊边上有两个穿着破旧的瘦瘦的孩子,年龄和她要寻找的人完全一致。

周围的人说这两个孩子从不开口说话,十分可怜。李云请他们吃了粥后带回家。

二人虽然年纪小,警惕性却很高,担心湖南口音会暴露身份,因此绝不开口说话。通过屡次套近乎后才确认了他们的身份,正是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

年毛岸青与哥哥一道莫斯科学习。14岁的毛岸英取名塞尔盖伊,12岁的毛岸青取名亚力山大,进入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诺共产国际儿童院学习。

毛岸青留学时,和久未蒙面的父亲恢复了通信。毛泽东是性情中人,对儿女十分爱护。

当时正是国内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毛泽东在繁忙的日程中经常抽空给毛岸青写信,开头总是这样称呼:“岸青,我亲爱的儿……”

他关切地询问毛岸青的身体、生活、学习情况,浓浓的父爱溢于言表。

毛岸青有父亲来自远方的关爱,有可靠的哥哥在身边,还多了一位关爱他的女性,那就是毛泽东第二任妻子贺子珍。

贺子珍于年来到莫斯科,她热情地向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敞开了自己的怀抱。

起初毛岸青还难以接受自己有个新妈妈的现实,没多久他内心的坚冰就被贺子珍融化了。

毛岸青虽然不爱说话,但性格其实大大咧咧,常常丢三落四。他写字用的蘸水笔总是找不到笔头,儿童院发的本子、橡皮、钢笔也是随用随忘。东西找不见,他就来央求新妈妈买给他。

后来妹妹李敏也来了,毛岸青对这个妹妹爱护至极。他是个温柔细心的男孩子,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妹妹。

他经常带着李敏去森林里钓鱼,哪怕清澈的小河沟里只有一只螃蟹,他也要不紧不慢地甩下鱼竿,在河边和李敏玩耍,常常耗上几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只是没多久就爆发了惨烈的苏德战争,一家人被疏散到距离莫斯科公里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毛岸青开始了另一段饱含艰辛的日子。

当时供应极其困难,每天的伙食是三片白面包外加稀薄的菜汤,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毛岸青常常饿得前胸贴后背。

不止如此,他还要参加劳动,为了保证儿童院锅炉的运转,他参加过劳累的伐木工作,在战争中也积极参加挖战壕、运伤员等支前活动。

繁忙紧张的工作中,毛岸青的乐趣是父亲托人给自己买的大量少年读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得以顽强而乐观地生活着。

年毛岸青回国,虽然他的身体有问题,父亲对他不似对大哥那般严厉,但他也没有得到特殊优待,直接去了黑龙江克山县进行土改试点。

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宣部担任俄文翻译。他的俄文功底不错,翻译能力也强,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

然而,困扰毛岸青和父亲的难题是爱情问题。毛岸青当时已经是奔三的年纪,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找不到合适的女朋友。

父亲知道后,很耐心地指导他:“你谈恋爱找对象,就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你就说你是中宣部的翻译,不是很好嘛。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这对你可能还有些帮助。你要求条件高了,人家的能力强,看不起你,那就不好了。整天不愉快生闷气,那还有什么意思呀。”

爱情的事情放在一边,毛岸青受到了来自继母的强烈刺激。

当时机关流行搞舞会,而这是毛岸青的特长,他在国外留学时常常参加这类活动。本身他是安静的性格,在跳舞中感觉到精神愉悦。

毛岸青身姿挺拔风度翩翩,在舞会中是毫无争议的舞蹈王子,然而,这件事情传到了继母江的耳朵里,她怒气冲冲地把毛岸青叫回来,认为跳舞是“不正经”的行为,不等毛岸青解释就大骂了他一顿。

这件事情给毛岸青的打击太大了,哥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父亲又忙于工作,他找不到任何人诉说自己的难过,再加上继母的辱骂勾起了他对痛苦往事的回忆,毛岸青精神受到极大刺激,一下病倒了。

他在国外呆了好几年,病情好转后到大连疗养。此时的毛岸青,因为使用了过多的激素,身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依然才思敏捷爱好广泛。

可他依然与爱情无缘,直到邵华的出现,给毛岸青的生活中射进一抹强烈的爱情之光。

邵华的童年和毛岸青类似,也是历经各种磨难。

她是烈士陈振亚的女儿,母亲张文秋也是老革命,年,年仅5岁小邵华随父母和多个共产*人、八路*到新疆帮助建设,被新疆*阀盛世才一同投进了黑牢。

童年的邵华在监狱里呆了4奶奶,身上留下了难以平复的疤痕,但她的性格依然开朗活泼,似乎苦难从未来临过。

邵华和毛岸青早就认识了,那是因为她同母异父的姐姐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

当时邵华才11岁,扎着两个羊角辫,哥俩常常骑车到她家玩,如同逗弄小妹妹般和她玩耍。

毛岸英上战场前,对弟弟十分不放心,出发的前一天他特意来到邵华家,把毛岸青托付给自己的岳母张文秋,诸如毛岸青喜欢吃的食物,还有万一工资不够花的话请张文秋代为补贴点。

毛岸青每次来到张家,都会带着邵华打乒乓球、打康乐棋,还拉小提琴、弹曼陀林,邵华欢乐极了。

后来毛岸青出国治病,二人便再也没有相见。

自从毛岸英牺牲后,张文秋也有意与毛泽东再续前缘,正巧家中有女初长成,她听闻毛岸青回国疗养的事情,特地选择邵华放寒假之际带女儿来大连疗养,顺便和毛岸青见面,此举多少带着点“相亲色彩”。

总是喜欢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毛岸青见到邵华的第一眼就陷入了她的魅力之中,握手握了很长时间才不好意思地松开。

二人足足聊了半天,直到晚饭前才说笑着走出来,大家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毛岸青如此开心了,内心明白这门亲事估计能成。

相聚之后,二人频频通信,毛泽东知道此事后十分高兴,热情地鼓励儿子,还给儿子写了长信:“听说你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

年,毛岸青同邵华在大连结婚。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没能亲自去参加婚礼,但他认真地准备了两份礼物送给这对新人,给邵华了一块手表,还有一台熊猫牌收音机,这在当时也算是“大件了”。

结婚时,毛岸青已经37岁,已是妥妥的大龄青年了。

婚后没多久,二人爆发了一次矛盾。

邵华为了照顾毛岸青,牺牲了自己的学业。她提出复学的要求,然而由于缺课太多,她一时跟不上进度,情绪十分沮丧。

这种情绪难免会带到家庭生活中,加上十五岁的年龄差,而且毛岸青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经受任何刺激,因此,邵华的压力也挺大。

身为父亲的毛泽东得知小两口闹矛盾的事情,写信鼓励邵华“加一点男儿气”,激励她勇敢地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这给了邵华情绪上很大的安慰。

邵华虽然比毛岸青小很多,生活上却像大姐姐般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毛岸青有健忘症,生活自理能力差。每次出门,邵华都要帮他穿戴整理一番。

有时毛岸青头脑突然混乱,说起话来颠三倒四,邵华便及时为他理清头绪。

毛岸青47岁时喜得爱子,开心地不得了,像抱冬瓜似地抱在怀里。

等到孩子稍大,他就承担起了启蒙老师的责任,每天给孩子讲故事、教俄语,一遍遍地给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邵华脾气急,常常训斥孩子,甚至还动手打过孩子。毛岸青脾气极好,几乎从没发过火。有次邵华规定孩子不写完作业不许吃饭,毛岸青左右为难,最后决定自己也不吃了,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弄得邵华哭笑不得。

毛岸青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可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曲折,从没有显赫过辉煌过,更没有积累什么家产,但他非常知足,始终以豁达、感恩、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活得充盈,活得踏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半生坎坷的毛岸青,一表人才却不会恋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