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便血半年多的九旬胡老太,一直以为自己得的是痔疮,最近却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医生说,便血不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胡老太今年95岁,大便出血已经有半年多了,一直以为是痔疮,也没当回事,严重的时候买点痔疮膏自治。随着便血、腹部不适等症状越来越重,胡老太在家人的医院就诊,经肠镜和CT诊断为直肠癌,同时发现了小肠间质瘤。
“在门诊上班,常常会碰到类似的病人,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便血是普通痔疮引起,医院,忍忍就过去了。”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建*说。
那么,痔疮和直肠癌有什么区别呢?
王建*介绍,首先,便血的特点不同。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一般是大便表面带血、便后手纸带血,便血的颜色多为鲜红色。但直肠癌的大便出血为陈旧性出血,血液颜色多呈暗红或果酱色,时间长了甚至大便内的血液变成黑色,甚至出现脓血便。
其次,是伴随症状不同。痔疮便血多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有时还会有肿块(静脉团)从肛门脱出。对于脱出的痔,手指按压后很软,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一样,可以被压扁,或者推回肛门内。如果内痔长期脱出,会出现疼痛和硬结感,这是因为曲张的静脉团内形成了血栓。直肠癌作为实体肿瘤,位置固定,质地较硬,会导致直肠壁僵硬、受压,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排便后不久又出现便意,但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便。如进一步生长,还会导致直肠管腔狭窄、甚至部分堵塞直肠,从而导致大便困难、大便变细等,少数患者还会因直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等。
像胡老太这样的高龄直肠癌患者,该如何治疗呢?“一般来说,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再辅助予放化疗,但胡老太已经95岁高龄,还患有一些冠心病、糖尿病和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放化疗一般是无法耐受的,而传统的手术需要在腹部做一个将近20cm的手术切口,对于高龄患者的创伤是非常大的,手术后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王建*说,而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直肠癌恰恰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也是大多数患者来说是最为适宜的治疗方式。但患者高龄且患有多种慢性病,是否同样适用腹腔镜微创手术,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探讨。
王建*及其团队就胡老太的病情进行了肿瘤多学科讨论,明确了治疗方案,顺利地为胡老太实施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同时切除了小肠的间质瘤,将原先需要20cm的手术切口减少到仅为3cm。
胡老太的术后恢复情况挺不错的,也许有人要问,这是否意味着所有人都适宜腹腔镜手术呢?
王建*说,有四类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不宜行腹腔镜手术,一是不能耐受长时间气腹的疾病,如严重的心肺疾病或感染等;二是可能难以控制出血的病情,如门静脉高压和凝血功能障碍;三是腹腔镜技术受限的情况,如病理性肥胖和盆腹腔广泛粘连;四是晚期肿瘤侵犯邻近脏器或肿瘤穿孔引起腹膜炎。
如何预防大肠癌?
王建*说,首先在饮食习惯上要有所改变,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多吃粗粮蔬菜,有助于肠道健康。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吃得过饱或过晚,避免食物消化不完全堆积在肠道中。当出现持续性下腹痛,大便次数与性质改变(稀便、黏液血便,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伴有乏力、贫血、消医院就医。
来源:金华晚报
排版:一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