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孩子脾虚积食怎么办两个食方,让孩子吃饭
TUhjnbcbe - 2020/12/22 18:26:00

养娃是件费心费力的事。

先不说教育了,吃饭都要遇到很多难题。

没食欲啦,挑食啦,腹胀不消化啦,营养过剩长成小胖子,或者面*肌瘦啦,总有一项能让家长抓狂。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小孩子最大的生理特点,就是“脾常不足”。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要求相对较多,而脾胃发育未臻完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相对不足。所以饮食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脾胃问题,导致脾虚。

反过来,脾虚的孩子就容易挑食、厌食、不长个、爱感冒发烧。

其中最常见的,是孩子积食不消化。

孩子积食的常见症状

1、口气重

2、大便臭

3、饭后肚子胀痛,腹泻

4、嘴唇、脸容易发红

5、食欲紊乱,饭点不想吃,饭后又饿

6、晚上睡觉不踏实

7、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

两个消食化积食方

焦三仙是中医常用来消食化积的方子,主要针对孩子,其实大人也适用。

材料:焦麦芽1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中药店可以买到)

方解:

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尤其对于吃过多的肉类、油腻食物引起的食滞有效;

神曲可健脾消食、解表化湿,主要是对大米、面类食物吃多了,可消谷食积滞;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常用于调理食积不消、脾虚食少等。

三者各司其职,能化解各种情况引起的积食。

做法:先将神曲、麦芽、山楂放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加入50克粳米、适量一点白糖,煮粥。两餐之间当甜点吃即可。

叮嘱:除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喝萝卜汤,对消食化积也有好处。

材料:鸡内金3-5g,鸡蛋2个,虾米5g,食盐、小葱适量

方解:鸡内金是一味我们常用的药食同源之品,性味平和,常用于小儿食积,呕吐泻痢等,将它加入到宝宝常吃的辅食鸡蛋羹当中,不仅味道鲜嫩可口,而且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做法:两个鸡蛋打散,鸡内金舂成粉末加入鸡蛋中,再加入虾米,加点水,适量盐。上锅蒸10分钟。出锅时加点生抽调味,再撒一点葱花,完美~

以上两个食方,合二为一,组成了一个更全面的食方:山楂六物膏。

材料:主料山楂50克,麦芽、鸡内金、怀山药、大枣、茯苓各10克。

方解:这是个比较综合的食方,山楂、麦芽、鸡内金,上面已经介绍过了,主要是用来消食化积。同时,这里面加入健脾的材料,怀山药、大枣和茯苓,从根源上调理脾虚,减少积食、挑食等情况的发生。

做法:膏方的熬制非常耗时耗力,是中医上比较专业的制作方法,不建议自己在家做,喜欢的朋友可以购买成品。

孩子生病时,我们时常说,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这个“好消化”三个字,很多人理解偏了,导致孩子病情反复,甚至缠绵不绝。很多人误以为少盐少糖少油的清蒸鱼好消化,软软的香蕉好消化,流质的肉汤好消化,蒸蛋好消化,甚至以为没有什么含量的冰棒好消化,不给身体增加负担。“消”和“化”不同含义这个误解源自,我们只看到“消化”二字中的“消”,却忽略了“化”。食物进入身体,要经历“消”和“化”两个部分,顺利完成这两步,才叫“消化”。消,简单来说物理变化,就是把大块的肉、一条面条、一粒粒的米,经过我们口腔的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这个就是消的过程。所以软或流质的食物,准确说是“好消”。化,简单来说化学变化,是转化,是质的变化,把食物变成身体所需要的精微物质,变成提供孩子生长发育、活动的气血津液。明白这一点后,真正好消化的食物,是要满足“好消”和“好化”两个条件。“消”就比较好理解,我们视觉就能观察到,软的、细碎的、流质的都比较“好消”,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好消不好化”的食物,比如肉汤、鱼汤、蒸蛋、奶油、冷饮、果汁、牛奶等。那么问题来了,哪些食物对孩子来讲更容易“化”呢?排行第一:五谷杂粮五谷杂粮不仅仅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且是植物的种子,具有可以保证物种繁殖的全部能量,所以我们中国人自古的主食是“五谷”,就是吃植物的种子,具有高能量。但是五谷里面种类很多,吃大米、小米、面食、豆类等哪种更好消化呢?在五谷之中,我们常吃的豆类应该算是比较难消化的,即便变成豆浆也不易化,所以对于周岁内的宝宝来说,尽量少喝豆浆。豆子变成豆腐和腐竹就好消化了。大米、小米、面食哪种更好消化呢?这个跟个人的基因或长年的饮食习惯有关,比如说在我们单位,对来自北方长期吃面食的老中医而言,一日三餐都吃大米胃就很难受;对于我这种纯南方品种人来说,如果连吃两顿面食,就感觉全身不舒服;对于我家孩子这种南北混合的品种而言,面食和大米小米都是最爱。所以五谷的选择,以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个人喜好为主。关于五谷杂粮有一个很深的误区,就是市面上近十种混合的五谷杂粮,大家以为品种越多营养越丰富,其实过多品种混合在一起,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好消化,孩子年龄越小越要简单,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一碗粥一般不要超过5种,最好控制在3种以内。排行第二:当地当季的蔬菜蔬菜,蔬菜,具有“疏通”之力,对于孩子饮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让身体不至于壅塞,肠道畅通。给孩子选择蔬菜,多选择当地当季的新鲜蔬菜。这个如何说呢?简单来说,我们能够活着是因为有空气、雨露、土壤这些滋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这些都有所不同,我们食用当地当季的食材,可以简单来说食物与我们人体是同频共振,这样更有利于消化吸收。《*帝内经》里讲的: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气和地气在影响着植物生长,也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关于水果我们再说说清爽的水果,对于健康孩子来说,吃一些当地应季的水果,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是性味寒凉的水果,如果西瓜、猕猴桃、火龙果、香蕉一类,如果吃多了,容易损伤孩子脾胃的阳气,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所以一定要适量。我们平常可以多注意,如果孩子舌苔变的很白,就说明孩子体内已经有寒气存在了,这是最好暂停吃生冷水果,可以喝点姜茶驱寒。一般情况下,孩子生病是不建议吃生冷水果,因为生冷的东西不好“化”,除非对症当做药来使用,比如贝母炖雪梨,用梨子来润燥。但是具体要遵医嘱来。关于肉汤,最后我们说说大家觉得好消化的“肉汤”,虽然是流质的,很好“消”,但是进入身体并不容易“化”,所以有些孩子生病时,喝鱼汤、鸡汤不能增加营养,反而会增加脾胃负担,让病情变复杂,所以中医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饮食建议,当医生建议不要喝肉汤吃肉时,咱们就老实遵医嘱。所以当医生跟我们说吃“好消化”食物时,最好就是选择孩子爱吃的五谷品种,品种简单点,搭配一些当地当季的蔬菜,烹饪方法要简单,少盐少糖少油,这样的美食才是真正好消化的食物。具体情况遵医嘱,因为每个孩子体质和病情不同。至于我们担心孩子营养问题,我们人生不同阶段都面临着“舍得”问题,生病时,“舍弃”不适合的营养食物,才能更快“得到”健康,补充营养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

积食是孩子的百病之源积食生内热,内热可引起:咳嗽,扁桃体发炎,发烧,便秘等症状山楂(可消肉食)麦芽(可消米面)鸡内金(可消石)陈皮(健脾胃,消积食)茯苓(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怀山药(滋补肾阴,益肺止咳)

脾虚的危害

因此,脾虚危害大,日常养脾很重要!

什么是脾虚?

脾气虚是指脾气虚损造成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生理现象及病症。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类型。

因此,脾虚危害大,日常养脾很重要!

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常常出现食欲差、消化不良的症状,愁怀父母。如果不能及时调理,孩子获取不到足够的营养,自然会影响生长发育。如果你家孩子出现以下表现,那可能是脾胃出现了问题!

1.爱流口水,睡觉露睛

中医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其中脾对应的涎就是指口水。一般脾气不足,脾虚的孩子,总会流口水,尤其是睡觉的时候,更容易“垂涎三尺”。同时有些小儿在睡觉时,竟然是半睁着眼睛,这其实也是脾虚的表现,因为脾对应我们上下眼睑的缘故。

2.嗜睡,半夜容易哭闹

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是一对难兄难弟,脾虚了,意味着给身体负责运输营养的脾很虚弱,这会直接影响负责贮藏食物的胃,胃消化迟缓,时间一长,岂不是要爆仓了?胃充满胀满感,小儿怎么可能安然入睡呢?当然会半夜哭闹个不停。

3.厌食,胃口不好

上面提到了,胃就好比是贮藏食物的仓库,脾就是给身体运输营养的物流小哥,脾虚了,就相当于物流快递罢工了,当脾无力把胃消磨完的营养运输出去,仓库只进不出,胃胀胀的,仓库胃爆满,小儿当然会厌食,胃口不好。

4.脸色暗*

孩子正常的脸色应该是红润润的,如果你家孩子面色偏暗*,多是因为脾胃功能差,营养不吸收导致。

5.大便异常

孩子大便次数多,且量大,饭后即拉;否则大便干燥,有便秘症状。都是由于脾胃功能差,营养不吸收造成。

6.嘴唇颜色黯淡无光

正常的嘴唇颜色应该是红润亮丽的,脾胃虚弱的孩子,嘴唇黯淡无光,或者嘴巴周围发黑,这是脾虚,湿热盛的表现。

也会出现上火,睡眠不足。从而导致面*肌瘦,营养不良,免疫力差。体弱的孩子就会出现,容易感冒,患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孩子上课,容易睡觉发困,不爱运动,精神差,稍一动就大汗淋漓等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1、便质干硬:便秘宝宝大便的形状为干硬的羊粪球状或粗大的块状。

2、排便费力:宝宝排便很费力,甚至因排便时的疼痛感而恐惧排便,哭闹不休。

3、口臭口苦:宝宝肠道功能紊乱,饮食积滞,导致口中有酸臭气味。

4、颜色为黑褐色:便秘宝宝的大便呈*褐色或褐色或黑褐色。

5、排便间隔时间久: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3次,严重时五六天不大便一次。

脾虚食谱:

1、山药:补脾胃之气,养脾胃之阴,生津养肺

2、麦芽:消食和胃,行气健脾,助消化。

3、大枣:健脾养胃,补气养血。

4、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

5、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滞。

6、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

7、粳米:益脾胃,初烦渴,养胃阴。

8、橘皮:理气消食,健脾开胃。

9、淡豆豉:和胃消食,清热止痢。

10、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11、莱菔子:功善消食,行气消涨。

12、麦芽糖粉:健脾胃,润肺止咳,防止便秘。

全部是药食同源成份,非常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脾虚积食怎么办两个食方,让孩子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