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本文转自常年在纽约的毛小妹教授)
命运,在古今汉语词典中找不到统一的定义,大概与英文的luck相似。是偶然还是一定?只当是一种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未来际遇吧。俗话说:“穷人求财,富人卜灾”,人们期盼的Goodluck无非是平安、康健、富裕。但是人们往往更想懂患上的是,未来有没有Badluck,以及如何避免其发生。“命运”真的存在吗?有人信其有,有人斥其无。
我从小受无神论教育,学西医以后更把一切找不到科学证据的东西都鄙为“封建盲目信仰崇拜”。随着春秋的增加,经历的坎坷多了,慢慢地对“命运”孕育发生了敬畏之心。我总想弄明白,多年以前算命先生的寓言为什么会逐一兑现?一个盲人怎么能算出我的未来?我曾去学习四柱算命、易经、风水、梅花易数等,绕了一大圈儿也没找到现代人能够认可的科学依据。
直到我潜心于《*帝内经》,才懂患上中医也讲究“命运”,那是“五运六气”学说的略称。是专门会商天体运动→气候→物候(生态)→症候(人体)的连锁感应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天人相应”,也叫“天人合一”。它是中医科学性的根本地点,靠了它,中医才能千年不衰。
人与天怎么相合?有过请人算命、看风水经历的人都懂患上,首先要报出被测者的八字。八字就是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和时干支八个代表符号。这四组干支又称为“四柱”,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命信息暗码。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派生出许多占卜要领,但是各家各派都离不开四柱信息暗码。我以为,中医”命运学说”是在古代天文科学达到顶峰的基础上,用看患上见的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正确解释看不见的人体生命暗码。人一生的康健、寿数与疾发病生的规律就含在其中。高水平的中医师诊病用药时,一是根据个人体质(命运造人时的季候、地理、气候影响),二是根据当前气候对个体的作用力,导致疾病孕育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天人合一”。中医之所以被人进犯为“不科学”,正是因为现代中医离开了“天”的科学基础,只从“人”症而论疾病的结果。丢掉了生命信息的根本来源(体质因素和当前气候)的辩证论治,就成了和西医检验学对等的诊疗条理。
中医孤登时看待“人”的征象,如病象、舌象、脉息等,怎么比患上上西医化验查抄的指标更据客观性、科学性?殊不知,被现代中医丢掉的“天”--五运六气学说,是更高条理的医学。如同一盏灯塔,在茫茫海洋里照亮现代DNA生命科学的航向,也是引领西医走出预防医学的瓶颈,打开人体遗传规律、疾发病生规律、中医疗药品的作用道理的金钥匙。
我逐渐从经络里的人体信息,阐述“命运”存在与否,命运与人的瓜葛。看来要破解命运之迷,了解真正的中医“天人合一”是怎样回事,非要从认识“干支”说起。
一提到“天干”、“地支”现代中国人就皱眉峰,一种“玄”、“难”的感觉不知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忽悠”进了他们的脑袋,以至于把本能的求知欲也紧锁起来,干脆不愿意去了解,懒患上去懂患上。
其实,天干、地支、八卦首先是古人最先创立的符号系统,与…,ⅠⅡⅢ,ABC…等等数码符号一样,有抒发本系统内的顺序之意,系统之间不成以混淆。
天干是十进位系统,是大天然在打造人类十个手指时,就设计好的天然数。天是圆的(视运动),太阳东升一次就是一日。天干最初用来纪日,后来也纪年,其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天圆相对,在地上最重要的概念是方位,方位的基础是日影,即立竿见影,竿通于干。地支是在竿影所支持下的方位区分清楚:东西南北中。五方正位确立之后,再细分为八方来准确描写风向。一年中月亮圆缺十二次,故以地支记月;一日可区分清楚为十二时,地支又用来记时辰。地支是十二进制,其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随着精密天文学的发展,孕育发生出“面北而视”和“面南而视”的两大观天要领。
向北观察北斗星,根据斗柄的指向确定一年中的月份区分清楚。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即“斗刚健月”说。陪同季候的不同,气温会变样,风向也随之转变,于是后来发展出三月为一季,一年分四季、二十四节气、九宫八风说等。
向南而观察在*道上作圆周视运动的太阳、五星和月亮。因为天空中没有方位,要想记录星体的位置,必须借助那些相对不动的恒星群。因此,古人取二十八个星宿,用来测定太阳、五星与恒星的相对位置,以描写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瓜葛变化。也开始把干支符号系统分为天道和地道两套,并赋予不同的五行含义,于是乎干支就有了更多的内涵。
上下五千年,干支符号在精密天文学上被广泛的应用,成为古代科学历法的伟大的基石。由于后人在应用中,不断根据需要,赋予天干和地支符号不同的阴阳五行含义,所以干支代表着不同的时空瓜葛,以及不同条理的阴阳五行周期。干支符号组成的六十甲子周期(10×6=12×5=60),可以记述年、月、日、时。中国农积年号是60年周期;我们中医针灸接纳依时开穴的子午流注针法,必须施用60个时辰周期,灵龟八法施用60日周期;四柱算命还施用60个月周期。
我从经络里发现,人的体质印迹有非常明显的天干周期信息,与中医命运学说中的“运”(天干)10年周期同步。为了便于古代科学的应用和普及,我提出以出生年的尾数1到10,替换天干符号的观点。
大家都懂自己出生年的尾数,也就掌握了60%以上体质因素和发病规律。比如,出生在年尾数2和7的人,多在肝经或胆经的左侧井穴表现出低值或高值,临床上多有肝胆疾病,脾胃不舒服,筋、眼、脂肪代谢、高血压、精神情志等等方面的问题。
人们对命运学的了解,远不如四柱八字命理学。此刻有许多网络上免费算命,很多人先入为主地按照命理学的干支五行区分清楚,说自己是“XX金命,XX土命”。今天我们从精密天文学的角度,讲解关于60甲子历中,干支计时系统如何配对五行的问题。
《内经》记载干支计时有两种要领,一是《藏气法时》中讲到的用干支纪日法,一是命运中讲到的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日法:孕育发生于地球自转——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归属赤道坐标系。四柱八字命理学中取“日干”,以“我”出生的日子为主。这是以出生地为观测点,以观测者为中心的五方坐标系,归属地平坐标系。中医观察患者的愈期或死期等疾病转归时间,多用天干十日为周期;针灸依时开穴子午流注针法以十日或六十日为周期。总之,干支纪日法以地平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为依据,归属主运主气,故用地道五方配五行:甲乙日为木、丙丁日为火、戊己日为土、庚辛日为金、壬癸日为水及寅卯时为木、巳午日为火、申酉日为金、亥子日为水、丑未辰戌日为土。土属中而寄旺于四季。我们称其为地道五行干支。
干支纪年法:孕育发生于地球公转——太阳周年视运动规律,归属*道坐标系。用于五运六气学说中。
五运六气理论以“年干”为主,取于*道坐标系理论,观测日月五星在不同年,特定时间呈现的方位及影响力,归属客运、客气周期,故用天道五行:甲己年为土、乙庚年为金、丙辛年为水、丁壬年为木、戊癸年为火及寅申年为少阳相火、卯酉年为阳明燥金、辰戌年为太阳寒水、巳亥年为厥阴风木、午子年为少阴君火、丑未年为太阴湿土。我们称其为天道五行干支。
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不匀称性,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地球在1月3日过椭圆轨道最近几天点,公转速度最快;地球在7月4日过椭圆轨道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所以每年前半年(从春分点经夏至点到秋分点)的时间间隔(天)比后半年(秋分点经冬至点到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天)长7天,故《内经》命运理论将一年分为五季,设置一长夏季,在夏暑与金秋之间。
中医命运理论要解决天、地、人体脏腑经络等多条理、多周期的时空定位问题,因此,是阴阳五行与60干支周期最庞大的组合。
为了便于中医命运学说走进中外百姓的生活,我提出以现行公积年阿拉伯数字的个位数,替换十天干的要领:甲=4(土+),乙=5(金-),丙=6(水+),丁=7(木-),戊=8(火+),己=9(土-),庚=0(金+),辛=1(水-),壬=2(木+),癸=3(火-)。今年农历丁亥,年的个位数是7,丁归属弱木,称为“木运不及”,用“木-”表示。“巳亥”之年为厥阴风木。丁遇到风木相助,构成木运的平气之年,在汗青统计上归属气候较好、少灾的年份。
天体运动所孕育发生的天然能量,古人称之为“气”。气虽然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它控制着地球上的气候和所有生物体的生长壮老死历程。人们该怎样把握“气”的影响呢?古圣人们发明了“数”和“象”两种要领。数,即是用干支符号来推算多种天体运动的时空瓜葛下,引起的“气”重合周期;象,就是我们可见的景象,它抒发“气”影响的性子和程度。如春夏秋冬有独特的气象、物象,是由不同的时空之气数所决定。儿童、老人由于春秋的数不同,一定有相应的春秋之象;病人在表现出头具名象、舌象、脉息的同时,也会提示疾病久暂和程度轻重等数量信息。此刻我们通过电脑测量经络的穴位,可以患上到“命运”在人体经络里的象和数,它为我们发现和了解古代中医理论的科学体系供给了客观证据,也为体质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该如何解释生辰-体质-病症的因果瓜葛呢?让我从三个条理来试答:
首先,天人合一在人体生理条理的定位:《内经》说:“天垂象,地成形”,“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是说,地球上呈现的各种不同形态的生物体,都源于天体运动孕育发生的“阴阳二气”所造化。阳为太阳、为天,中午、夏至、尾数8的年份为阳极的时段;阴为地、为月亮,子夜、冬至、尾数6的年为负极的时段,它们代表着不同长度的阴阳周期,如环无端,此消彼长,相互运动,于是孕育发生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世界。
大天然的阴阳变化是客观存在,无论你以为它科学与否,谁也改变不了。那么中医又怎么可以调节阴阳呢?准确地说是适应阴阳的变化。就像人们无力遏止黑夜和冬天的来临,却可以用火光来照明,穿棉袄和烤火来适应寒冷一样。中医是通过调节寒热来交通人体的“水火”,保持阴平阳密的康健状态。《内经》告诉我们:水火是阴阳之晴雨表,左右为阴阳之道路。火意味着阳,敞亮、炎上、色红、其气热、如夏、位南方、主动、促万物生长,系人的心血管与小肠系统;水意味着阴,黑暗、衍下、如夜、如冬、其气寒凝、位北方、主静、引起万物冬藏,系人的肾与膀胱系统。在水火之间好比日出日落,是阴阳的道路,为“左升右降”,不成以局势恶化。左升为阴消阳长,位东方,如木的性子,根于阴而发于阳,主春、生万物、色绿,在天为风,其气温,性柔,系人的肝胆系统;右降为阳消阴长,位西方,如秋、杀万物,性刚像金,体阳而用阴,在天为燥,其气凉、色白,系人的肺与结肠系统。阴阳二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开阖(或出入)。火木为升为开;金水为降为阖。在五行生克瓜葛中是火克金。
其次,中医的病理历程:当气候的火偏多(如夏天),或体内的火偏多(如运动、喝酒、热性食物等)都会引起心血管活动增强。人体产热增加的同时,也陪同着散热加强。谁主管散热呢?是属金的肺系统,包括呼吸道、结肠和皮肤的功能。体质偏火的人,阳气盛阴气衰,火气强金气弱,机体常年处于产热偏多的状态。壮火伤气又过耗阴液,导致机体的水火升降失衡,开阖失司。在少年或疾病的早期,当耗散导致体液不足时,机体的自稳调节系统就会加强皮肤“阖”的功能,以较少水分丢失;结肠也拼命回收粪便中的水分,就呈现了皮肤干燥和便秘。进而可导致皮肤营养缺少,抵抗力下降,*素淤积,易发生过敏及传染,最终形成皮肤恶疾。火引起肺的过分换气,津液烁伤,降低了呼吸道粘膜吸附、断根粉尘的功能,故容易感冒、哮喘等。
第三,命运对体质的影响:是农历戊寅年,戊=8,代表“火运太过”之年,主全年气候偏热。在朝的六气名“司天”,固定占据6、7两个月(61天)。寅申(虎、猴)之年轮到少阳相火“坐庄”,即构成运与气皆旺火的年。少阳相火正好重合在夏季,则使火热最盛至极。少阳相火在人体经络中的命名为”手少阳三焦经”,为个人生命阳气之父。火盛为实邪,阳气过耗故三焦经原穴表现为虚。六气中“阳明燥金”主金气,应于人体“手阳明结肠经”。金长期受火所伤,不堪重负,则显出结肠经之虚像,病症也首先表此刻肺系统。经络的数据为命运理论供给了天人相应的客观证据,也让许多不明白经络名称来由的中医,该问问为什么用六气的名称命名六经。
早在《*帝内经》中建立起来的中医"天人合一"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代表着东方科学与哲学的最高层级,它是中国古代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中医正因为建立在这一真理的基础上,才能千年而不衰,继往开来。今天的行中医者,只管只知其外相,仅用其万一,甚或连经穴名称的汉语内涵都不懂患上,也能凭着编号施针,孕育发生几分疗效,这是何等的非常奇妙?疗效为什么会孕育发生,全凭着前人正确的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实践堆集。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中医的几千年实践结果检验出来的中医理论不算是真理,非要等到有朝一日从老鼠、荷兰猪身上患上到的检验标准才算科学吗?我希望哪些反对中医的人,热爱中医的人,尤其是施用中医的人,最好去了解一点真正的中医基础,大家才能玩到一起,否则老是用篮球的标准裁判足球,又如何说患上清呢?
下面让我们从五腧穴开始,看看古人以阴阳、五行、干支建立起来的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阴阳六经架构,也就从根本上弄明白人法天地的认识论体系,以及为什么经络里能够反映出五运六气的周期规律。
人体的经络外应于天地(大天然),内联系着脏腑肢节,气血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就如同大地上的流水,从小到大。五腧穴:即井、荥、俞(原)、经、合,指人体经络中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穴位。从手足指趾端开始的称为"井穴",如泉之出;其后"荥穴"如小溪;"俞(原)穴"意味途中权时汇聚的深潭湖泊,是气血漩涡注留的处所;再后"经穴"如江河,逐渐汇集壮大,至膝肘关节名"合穴",如入海流。
五腧穴的阴阳五行区分清楚,取决于脏腑经络的阴阳。其规定是:五脏为阴,脏经为阴;六腑为阳,腑经为阳。阴经井穴的五行属木,阳经井穴的五行属金。
《难经·六十四难》说:"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仿此。"上边的文字抒发的是五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与阴阳天干符号的结合:
阴干表示阴经:井穴为乙木荥穴为丁火俞穴为己土经穴为辛金合穴为癸水阳干表示阳经:井穴为庚金荥穴为壬水俞穴为甲木经穴为丙火合穴为戊土
阴阳经合化为:井穴:乙庚相合为金;荥穴:丁壬相合为木;俞原穴:甲己相合为土;经穴:丙辛相合水;合穴:戊癸相合为火。
请看,这不就是五运六气中的天干五行化五运吗?
乙庚合化金运;丁壬合化木运;甲己合化土运;丙辛合化水运;戊癸合化火运。
所以说五运六气就在你的经络中,是有理论基础的。
为什么阳经井穴从金开始,阴经井穴从木开始?因为金木是生成之终始。万物从春木开始生长,到秋金而终;从秋金开始收藏,到春木而终。阴经用阴天干,阳经用阳天干,各从其属也。按《难经》讲法,阴以阳为刚为夫,阳以阴为柔为妇,阴经阳经用天干结合起来,刚柔相济合为五腧穴。从五行来说,阳经五行禁止阴经五行,犹如夫为妇纲而能相合。从阴阳来说,阴阳“异性相吸”而相合。
如《针灸大成》中,取五腧穴作为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即以五行相生瓜葛补虚泻实的“母子”法;阴阳相合瓜葛依时开穴的“夫妻”法。《针灸大成》说:“阳日遇阴时……,则前穴已闭,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己合而化土,乙与庚合而化金,丙与辛合而化水,丁与壬合而化木,戊与癸合而化火”(甲为熬头日,属阳木,五天12×5=60甲子时辰;己为第六日,属阴土,是第二个60甲子时辰周期的开始,其他四组也依次阴阳相合共十天)。在阳日遇到阴时或阴经之患,哄骗夫妻互用,阴阳合日互用的瓜葛,扩大了子午流注开穴法的取穴范围,“夫妻”针法可以夫病针其妻穴,妻病针其夫穴。
几年来我们重点研究纳甲法、夫妻互用针法,在经络测量仪的监测下,发现依时所“开”之穴,有“扳机点”的作用,对疏通经络可孕育发生牵一发而动整个的局面:胸怀~的影响。开穴后再次测量经络时,往往犹如“水落石出”,大部分真正有病或久虚的经络,治疗先后的变化不大;而受抑制、被牵连的经络则改善明显;患病时间不长或正气不衰的经络,会呈现“正气反应”。开五腧穴针法,不仅为经络诊断供给“去伪存真”的重要帮助,提高了经络数据的客观价值,也为探索五腧穴本身的意义打开了天窗。经验告诉我们,子午流注依时开穴法可以提高痛症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西医找不到病因的“不舒服”,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紊乱等问题,有很好的疗效,也常应用在季节更换养生和减轻放化疗反应等。
再请注意原穴的五行,阳经的原穴为木,而阴经的原穴为土。按照“脏气法时”的理论,从太极图来理解,木为春,属少阳,为一阳生。土为长夏,属太阴,为一阴生,故少阳、太阴是阴阳变样的枢纽。原穴是经络气血深聚之处,是启动脏腑功能的反应典,故治疗脏腑疾病多取十二原穴。人类五行属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阴经原穴属土,厚德载物,为生化阳气的事物基础。原穴通于脏腑之本气,是人体元气所留之处。阳经的元气以升为顺,阴经的元气以降为和,腑主传输,脏主收藏,都需要经络气血的鞭策。子午流注针法在开原穴时,要“返本还原”,同刺值日经的原穴,正是借助日时干支的影响,调节脏与脏,腑与腑之间的五行和谐,阴阳平衡。
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患上出这样的认识:经络探测归属对人体非实体结构的“气诊断”,它是中医迈向实验科学的熬头步。在今天硬件技术不是问题,然而,要解开经络能量变化规律之谜,离开中医命运理论的指导就是绝路末路一条。日本良导络技术研究原穴诊断已有50多年,中国研究井穴诊断也40多年,不出成果的原因有二:一是背离中医最基本的阴阳原则(只测量原穴或井穴一个条理,如何建立阴阳对立统一,同一事物两个方面的比力瓜葛?);二是没有用命运周期规律分析人体经络变化规律。经络不是实体,气血的运动如潮汐、似流水。以往孤登时看待经络的测量信号,就如同丢开不管了月亮的运动规律去看潮汐,因为潮汐每个时间都在变化,涨潮与落潮似乎没有严格的时间和水位规律,就下结论说潮汐没有规律可循,不能量化,因此不科学。中国农业谚语“月朔十五涨大潮”,月亮与潮汐的规律从夏朝就存在于历法中了。研究经络变化也是如此,不研究古代先贤们在创立经络学说时留给我们的命运规律,非要按照西医测量实体的要领去解剖经络,或者要求从穴位上测患上心电图一样的波形,这可能吗?
我们诊所应用的经络测量仪,同时测量十二条正经的井穴和原穴共48个穴位。井穴为表,原穴为里,如此建立起中医阴阳意义上的深浅条理的比力瓜葛。
多年来,以《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通过观察经络的“运势动”状态,来患上到脏腑功能盛衰的信息。一般以为井穴的测量值反映着机体浅层的气血供养,是脏腑功能所能达到的最好状态。井穴受命运变化以及外环境的影响最大,也是病原体从外入内的途径。原穴直接反映着脏腑功能状态、生物钟节律等,受人体内环境改变的影响较大,如内分泌、药物、运动、饥饱、精神刺激等。从左右、上下的测量值比例(通与不通)分为正常、轻度失衡或重度失衡状态,由全身总体水平来判断虚实。
比如:患流感初期,病从外来,鼻咽症状重,咳嗽无或轻微。这时在肺经多见到井穴重度失衡,而原穴正常或轻度失衡。当注喷射的流体感疫苗初期,病原直接注入体内,没有不论什么感冒症状,但见肺经原穴重度失衡,而井穴却正常。
又如前次我们登出3个在年6~7月出生的小女孩经络图,从年至年的屡次测量中,始终呈现三焦经和结肠经原穴虚。提示火运加相火之气对胚胎的影响,形成后天强火型体质。三焦经属相火,代表阳气长期过散而虚损。结肠属金,金虚代表长期被火所乘克的病理状态。故3个女孩都表现出肺系统功能低下的病症,如皮肤病、哮喘、便秘等。
再如年,几乎有80%的测试者,呈现心经、心包经或三焦经左侧井穴低值。这是由于30年一遇的水运加寒水之气的周期性影响。就如同一年中的冬季,一天中的子夜。这是寒气用事的一年,水过克火,心肾系统受寒邪的长时间作用,原则上对所有的人都有影响。但是对于出生在年尾数6、3、4、0、8的人和属龙、狗、牛、羊的人,以及平素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就如同雪上加霜,走到对康健不利的命运周期。因此,临床上有心慌、腹胀症状的人很普遍,心肌缺血、心梗的病人也很多。
经络中的表现与命运寒冷周期相吻合的结果,让我们再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领会到什么是阴盛阳衰,什么叫做五行水克火。当天地间寒气过重时,阳气降到最低,由阴寒所导致的灾害就会发生在阳气不足的老人、阳虚(平素怕冷)体质的人、循环系统功能欠好的人。
寒主凝滞,故血流梗阻性、水肿痰淤性的病症多于出血性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在冬至到立春先后的寒冷季候周期中,耆老容易加剧病情或死亡的主要原因。
30年前的年,毛先生、周恩来、朱德等老人也没能幸免于寒冷年周期。作为中医,我们要担起未病先防的责任,就必须懂患上命运将导致哪些人、哪些脏腑经络受到伤害,才能适应天然,用针药去扶强抑弱,补虚泻实,帮助人体恢复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没有命运常识,只能等待辩“证”论治,其实“证”是已病的表现,在症状呈现以前疾病早已存在了。
我们依靠古人留下的命运周期规律,井穴的低值所提示的“脏腑已无力调节了”的信息。原穴的虚或失衡告诉我们目前脏腑功能受损害的程度。三者结合起来,就是经络里的命运诊断。它是早于一切形态学的诊断。
去年,我们对所有就医的患者,都接纳五腧穴时间针法加灸,以鞭策少阳、太阴的升降开阖,扶火抑水,温阳化淤等平衡命运的调治,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在经络仪的帮助下,对有“推之不动”淤滞表现的患者,建议他们去看西医。其中四位患者及时做了心脏搭桥切除缝合,防止了心梗的发生。他们中的多数人起根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临床症状。
人体经络的名称包括两个部门的含义:前半为六气的名称,后半是脏腑的名称,它强有力地传达着天人感应的信息: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结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试想,我们此刻所应用的西医模式是只从脏腑而论经络的研究要领,离开了对六气对经络的影响,不就等于丢开不管月亮的引潮力来观海潮一样吗?这就是经络研究了50年不患上结果的原因。因此,要想发现经络作用的真谛,必须先弄懂五运六气的周期影响,才是可行之途。
命运历把一年平分为六季,每季60.天(.25÷6),称为一个“之气”,六气即“风火暑湿燥寒”,比四季春夏秋冬更详细反映了地球上实际存在的气候现象。从立春(2月4日)起算,初之气由风气主之,二之气热气主之,三之气暑气主之,四之气湿气主之,五之气燥气主之,终之气寒气主之。如此每年相同,依次轮替的六气,称之为“主气”。正是张仲景在《伤寒例》中所讲的“四时正气为病”与节令相合,不引起传染病,而是平凡外感病的病因。
命运学说中着重会商另一种六气周期。它们不按照天然季候的顺序呈现,而是如同定期到访的客人,故称为六“客气”。客气与主气的时段重叠,称为“加临”。受主客加临的影响,气候有时会变患上异常,不仅陪同着天然灾害,往往还激发严重的瘟疫流行以及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仲景在《伤寒例》中称为“时行之气”:“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年)之中,老小病多相似者(传染病老幼患者症状相同),此则时行之气也”。这类与季候不相符的非时之气,是导致气候严重反常,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因此,不懂患上五运六气理论,就不懂《伤寒论》到底在说什么。
六客气呈六年为一周期,每年由一组客气表现最强,分别在朝上下半年。主管上半年的客气称为“司天”,主管下半年的客气称为“在泉”。顾名思义,天在“上”,最盛的时段在三之气(6、7两个月);泉在“下”,最盛之时位于终之气(12、1两个月)。
古人按照六客气所占的阴阳比例,把风寒暑湿燥火分为三阴三阳,并严格地固定了阴阳的对应瓜葛:一阴为厥阴风木,必对一阳为少阳相火;二阴为少阴君火,必对二阳为阳明燥金,三阴为太阴湿土,必对三阳为太阳寒水。对应的双方彼此互为上下,我们一旦懂患上在“上”的司天,必知其“下”的在泉,也就懂患上了司天和在泉的左右间气。
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子午之岁(鼠马之年),上(指司天)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这段话里的每个字人们都认识,但是真正明白它意思又能用于临床诊治的中医师却凤毛麟角,所以在临床上造成很多误治、滥治引起的坏病。就拿今春的感冒来说,最多见的病因是气候多寒凉引起的内有郁热而外感风寒,本来用一个洋葱加姜煮水服下,起到升阳、解郁、散寒的作用,感冒就治好了。但是不少中医没有命运知识,一见到口干、咽痛、咳*痰,就按春季温热感冒来上一付银翘散。也不管患者还伴有恶寒、流清涕,结果帮助了外感的寒邪,使患上郁热愈甚,或寒邪内侵,导致病情加剧迁延日久。
现将年六气的主客加临列表如次,读者可以从中懂患上今年(*河流域的中原地域)气候的总趋向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年属“亥”,“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即农历猪年的司天是厥阴风木,相当于初春的气候加临在夏天,整个错后了半年,因此盛夏的少阳相火就转到在泉之位,加临在寒冬(12、1月)。故全年气候总体上是上半年偏寒凉而下半年偏热,人体疾病以肝、脾、心、肺系统为主。异常气候主要是冷春和暖冬,年底的非时之暖可引起冬瘟类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六气呈周期性呈现,对人体的影响天然呈周期性发病。六气是一种不偏见的能量,来自天体的运动周期,通过感应经络之气而作用于脏腑,所以古人为了抒发脏腑与六气的所属瓜葛,故以脏腑和六气两个部门命名经络。
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此一至理名言说出了人与天然的瓜葛以及人类的起源,就是说人体的模样、器官、社团、血脉等都是师法地球的,地球又是师法天体的,一切天体都要笃守特定的轨道运行。这就是天然界的规律。这也是中国人对宇宙认识的最高层级,对此一真理的认同已根深蒂固地融入中国文化几千年了,而且渗透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这一真理不灭,中医就不会灭!《*帝内经》中“天垂像,地成形”,就体现着人法天地的观点,也是六气与六经的来由。
越来越多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的论点找到有利的科学数据。比如:地球表面大约占70%的是水,人体也含70%的水份;人体所有的化学元素,都是地球上存在的。更有趣的是,人的头颅是球形的,在大脑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之间有一道儿沟裂,称为中央沟。中央沟与人体先后正中线的夹角为67.5度,刚好近似地球的地轴倾斜角66.5度。
西方强国的人类科学家沃森在《生命潮流》一书中指出:“每个人体内的液体是古代海洋的完美再现,血液中的钠、钾、镁和原始海洋里的是相同的。每个细胞都象一个微小太阳系,并受天地电磁力场影响”。外国人经过长期的验证,已被举不胜举的可见实事所赞叹服气,他们承认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还不足以证明中医理论所讲的经络是什么,但是人们从常情相信中国古人的“天人相应”是客观规律,是更高条理的科学。
一位加拿大学者在认真研究了中医学基础理论后也说:“古代的中国,把宇宙(巨大的世界)和人体(较小的世界),视作两个相似的系统,并按同一法则运行。”中医的阴阳五行体系,把宇宙视为一个大太极,人体视为一个小太极,人孕育发生于天然,与天然界有共同的本源和相似的属性。因而以天地的大太极规律去揭示人体小太极的奥秘,用可见的规律去猜测不偏见、却肯定存在的规律,是中医学类比喻法的客观基础,也是“以天验人”的思维体式格局的体现,是万分聪懂事理慧的,是常识和常情所支持的。
好像太阳在西方落下,虽然从视线里消失,却没有人会以为太阳就不存在了,它继续运行,一定按时从东方升起。冬去春来,夏去秋至,一日如此,一年如此,六十年也如此,这就是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预测未来。因此,古人从天然中摸索出来的天道规律也肯定应验于人道,正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按照命运理论的指导,我们从经络探测的实践中,更直观地发现了六气与六经联系的客观实事。比如:年1月底至4月初,测量者中67%的人在肺经表现出失衡,当时SARS正在残虐。“寅申”之年的在朝六气是少阳相火,系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年,农历甲申(猴)年,这一年被测者三焦经和胆经呈现虚值或失衡的人数比昔年多,而且临床上由少阳不升,太阴不降(甲年为土运太过)引起的上热下寒,中焦湿困的病症尤为普遍。我们曾经登出的三位出生在年夏天的小女孩经络图,也都有少阳三焦经虚值的表现,这是(虎)年少阳相火在朝之年,命运影响了体质的原因。年为农历丙戌年,在朝六气为太阳寒水,为寒冬加临之气在6、7两个月上,气候多雨偏冷。寒水克心火,心肾系统受邪,经络测量时几乎80%的人发现有心经左侧井穴的虚值,提示心阳不足。临床上有心慌、心悸,腰腿疼痛,泌尿繁殖系统症状的人多于昔年。
正因为三阴三阳来源于五运六气理论,所以熬头个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就是用五运六气理论来注解的,大家看一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开篇卷首是什么?是《命运图解》或叫《图解命运图》。但后世的注解家却远离五运六气去注解《伤寒论》,死抱住《素问·热论》经络六经不放,致使《伤寒论》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序》中确实写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可有些人不懂装懂,为了符合自己的观点,把五运六气从《伤寒论》理论中踢了出去。还有人说《伤寒论》的六经不是《内经》的六经,其实这些个人是没有读懂《内经》。
《内经》的六经有多条理的含义,若有脏腑经络之十二经,有《热论》之六经,还有五运六气之六经等,不能用《热论》之六经概称《内经》之六经。更有甚者,视《伤寒论》理法方药群体理论于不顾,说《伤寒论》是临床经验方药证候的集成,以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辩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甚或说张仲景“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硬要把张仲景这个“圣人”从宝座上拉下来变成一个“亚圣人”,把“上工”变成“中工”,其用心何也?
《*帝内经》命运理论,如同经络理论缔造者所作的“施用说明书”,不读懂这份说明书就去当中医师,其诊疗水平充其量相当于我施用电脑的水平,除了打字,别的功能都不会用。不知五运六气,岂知“今时是何年”,病从何而起,治从何入手?在存废中医的论战中,我们必须反省长期轻忽中医基础教育的错误,是导致中医师群体素质下降,水平低劣的根源。那些反中医者请不要混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湛和中医师个人水平低下之间的界线。自己本不清楚的胡说八道,又何能以理服人?
我认为“命运就在人体经络里”:首先“命运”是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略称,写在多年前的《*帝内经》里。通俗地说,“运”是指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视运动。“气”指陪同着天体运动而孕育发生的“场”作用力(是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信息场,主要包括引力场、生物电场、磁力场、电磁波以及生物光等)。气虽然看不见,却无处不在,时刻发生着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与所有生物体生、长、壮、老、死、病的历程密切相关。
从现代精密天文学来说,太阳系家族用肉眼可见的行星,其轨道半径不同,运行周期长短不等于。它们有时与地球擦肩而过,有时隔着太阳远望。可以想象要计算日月和五星运行到某个位置时,孕育发生对地球人类的作用力强弱和性子,绝非几个牛顿或几代人所能完成。而中国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创造了天人相应的宏观群体思维模型,他们发明了阴阳、五行、六十甲子周期组成的框架,将一日四时、一月四象、一年四季、十年天干、十二年地支等周期,按照阴阳变量区分清楚等级,以五行属性分阶段。即患上到五运(木火土金水)对应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对应人体的六经(手足各三阳三阳经络),圆满地解决了看不见的天地之“气”,对人体和万物孕育发生周期性影响的推算要领。中医命运历就是推算命运周期强弱影响的计算公式,即简略快捷又便于操作,且符合率高。
试想,当长短不同周期中有几个五行相同的时段发生重叠时,比如中午、月圆日、夏天、尾数8的年(运),还有虎、猴、鼠、马等年的夏天(气)等等,五行都属火,重叠的条理越多,火的偏向越重。人出生在偏火的气“场”下,体质特征就偏向火,与心血管的瓜葛最为密切。每当时空中相似的周期再现时,人体就会受“同气相求”感应,对应的五脏六腑之间发生扶强抑弱的影响,久而久之,一旦超过自身的调节能力,隐患就成为显病了,五脏中又以心血管疾病突发的危险最甚。一般来说,生日先后、5年、6年的倍数周期,是人体周期性受到命运同化、异化影响最多的时间。
今年为巳亥(风火)之年,夏至(6月22日)白天最长,为阳极。6月23日,笑星侯耀文先生在他生日前不久,突发心疾而猝。从命运周期影响的角度看,他出生在(戊子)年7月17日,属火运太过之年,鼠年夏天的六气为君火,加上每年夏季属相火,称为“天符”火年,是命运同属火的意思。(《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据说在他去世前几天曾经出车祸。其实,人体进入命运同化(谐振)期,身体的力量、精神、心里承受能力都呈现低潮,所以有“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之说。如果人们对自己的生理低潮期有充分的了解,很多厄运都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是我办此专栏宣传中医命运学说的目的。无论“命运”一词是先出于平易近俗,还是先出于中医,它都蕴含着天然界不成小视法力,因此,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康健,大家也值当花点时间去学习。“命运就在人体经络里”是我们个人观点,它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故闹玄虚,而是我们多年研习《*帝内经》命运理论,对上万次的人体经络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与观察后患上出的结论。人的经络就是那看不见的气通道,与天地之气相通应。
经络中可以发现先天命运造体质的印迹,也反映着当前命运(场作用力)的影响,同时还记录着我们应用针灸调节经络的对与错。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在西医检验出异常以前,经络的失衡已明显存在了。因此,通过经络测量数据分析,可以患上出最先期的隐患信息。我们对命运理论的认识还很浮浅,也没有古人推算命运的深厚功力,但是经络测量的客观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堆集成功的经验,弥补不足,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错误,减少主观胡猜和误诊误医,还可以反复回顾比力,便于交流与提高。我们在年预测SARS将遏制传染的时间,准确到天(年5月22日)。为实行试管婴儿的不孕症患者预测最佳受孕时间,使患上成功生育率达到80%左右。我相信,把握住命运在经络里的信息,是中医走入实验科学的真正开端。
十余年来,我们凭借一部“电脑经络测量仪”(测量手足井、原48穴),每天为人看病的同时,还监测着五运六气对人群的影响。像一名义务哨兵一样,警惕着经络里的风吹草动。正是这长年的观察积累,知常而达变,才能在年SARS和年甲型H1N1爆发时,提前一个月准确预测出传染病的结束时间。其实,这两次大病来临之前2个月,人群的经络里就出现了异常的紊乱。等到疫情凸显时,人群的经络早已恢复常态。因此,我负责任地说,五运六气就在每个人的经络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它的人,也是因此而最为祖先骄傲的中国人。
目前,西方强国、日本及欧洲有多少大学在研究中医中药?中国没头脑的人还拿外国人重视中医这件事来炫耀自己,殊不知,要不了多久我们中华平易近族医学宝库的大门就会套上外国人专利的大锁!
此刻,我们唯一的天然屏障是汉语,这是祖宗留给现今不孝子孙的最后知识防护伞,只可惜绝大部分数的中医人根本看不懂古人建造中医基础时留下的说明书《*帝内经》!
每个有平易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有汗青责任感和良知的中医们,都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去读自己祖先的书。中医还有90%的精华被埋没在贴着“封建盲目信仰崇拜”封条的愤青垃圾堆里!我们有责任竣事任由西方科学为标准裁定中医科学的汗青。中医百年的耻辱毫不能等到外国人研究出中医成果时才被平反昭雪!
中医的博大精湛是我们平易近族智慧的结晶和国有财富,无论西方科学认同与否,它在宏观科学群体上的成熟与先进,都是现代科学要学习好一阵子也不见得全明白的。我们这一代中医人肩负着跨越古今时空,沟通东西文化,连接中西医学机理的责任。只有找回中医的根,我们才可能谈担当中医,谈中医的现代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