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兼姓氏学名著拾
TUhjnbcbe - 2020/11/20 12:37:00
白癜风扩散的症状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527/4395523.html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就是国家的名字。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怎么定的呢?《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史记五帝本纪》说到:“自*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宋朝国号由何而来?宋朝(年—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史》本纪第一太祖一载:“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为赵匡胤的“龙潜之地”就是在宋州另外,后周的第二个皇帝柴荣,他的姓“柴”字下面有一个木字,而他的名繁体字应写为“榮”,下面也是有一个木字,上面还有两把火,这不是等着让赵匡胤、赵光义两把火把他烧个精光吗?宋朝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赵匡胤的父亲名字叫做赵弘殷,殷即殷商,意思是赵家要发扬殷朝。巧合的是武王灭商之后,把商朝贵族微子分封到了宋国,宋和父的名字存在一个巧合。赵匡胤的最初的起家地盘是宋州,而宋州就是当今的河南商丘,商丘又是商朝的发祥地,于是赵家和商朝似乎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联系,这是第二重巧合。第三重巧合就要提到我国的五德思想。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和五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帝喾的儿子阏伯也在商丘修剪过阏伯台,尧帝把他封为火正,祭祀大火(天上的一颗星星,属天蝎座),而这阏伯也是商人的祖先。而后周是木德,宋自然也是火德。同时,宋拆开是宀和木,木就是房屋,代表的是安邦定国,国家安定的意思。

一、中国姓氏学名著拾趣

姓氏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姓氏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姓氏制度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自我完善,不断与*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现象相联系,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姓氏制度是最为广泛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各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俗、社会心理和社会之间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对于姓氏制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性质,有助于了解当时的*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中国姓氏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母系氏族社会。先有姓,至父系氏族社会始有氏。此后至春秋时代。氏尊而姓微,战国时代姓与氏通用而不分贵贱。秦汉及以后,姓氏合二为一或并言。具体的姓氏来源成千上万,迄今姓氏有两万余个,按逻辑归纳有17类,其分布以中国为主,遍及世界个国家。历代因门阀与赋税的需要,皆重姓氏学。姓氏学研究发轫于春秋(以《世本》为代表),兴起于两汉,继起于东晋南北朝(以南朝梁和北朝北魏为代表),兴盛于唐宋,复兴于明,鼎盛于清。

姓氏学又称入名学(anthroponymy),是专门研究人类姓氏和名字的起源、意义及其历史发展、地理分布和民俗特点的科学。对姓氏的研究是一门科学。姓氏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姓氏现象。而中国人的姓氏是姓氏学最好的研究对象。中国人的姓氏反映了中国社会几千年进化的痕迹与传递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历史悠久,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种一脉相传的文明,是最为符合遗传学规律的。此外,由于中国人历来宗族观念比较强,所以同一个姓、有着同样血缘关系的人往往会聚居在一起。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一向喜欢寻根问祖,追根溯源。而姓氏,千百年来,一直深受重视。姓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我国历代姓氏学著述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瑰宝,是我们炎*子孙的根,无数海外游子都向望祖国,心系祖国,回归寻根问祖,表现了他们爱国爱乡不忘根本的美好情操。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由此而维系。“姓”产出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号标记;“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南宋郑樵《通志》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一般来说,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无姓氏。随着历史发展,到了周代,姓和氏开始混淆;战国时,姓和氏走向融合;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而且平民也开始有姓。“僧不言姓”为何故?原来是因为僧人从出家时起,便不再用俗家姓名,而用师父赐予的法名。姓则为“释迦牟尼佛”的“释”,统称“释氏”。我国的姓氏书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数量由少到多,内容由粗到精,形式由比较单调到多样化,至今已是五彩缤纷,蔚为大观。陆游的《秋日郊居》诗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着面看人”。自注云:“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今其书能行,授者自为一家言”。“春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行人子羽,皆能探讨本源,自炎、*而下,如指诸掌”。

中国姓氏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典籍浩繁。上古口耳相传的姓氏流源因无文字,无法稽核证实,只能依从后世史书的补叙。周代各诸侯国的史官,均对本国诸侯的世系作了详尽的记载。据说春秋时,周之史伯,鲁之众仲,晋之青臣,郑之公孙挥,楚之观射父,皆善言族氏。但没有著述。其中古老的侯国,还对最早的氏族源头作了追述。例如陈国为虞舜之后,劝姓,出于撷项氏。祀、曾队越三国,夏禹之后,姐姓,也出于撷项氏。宋国为殷商之后,子姓,出于高辛氏等。这些国家的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湮没。但还可以从《尚书》、《春秋》、《左传》、《诗经》等先秦经籍中,寻觅到一些踪迹。西周春秋时的《左传》记述姓氏来源有五种,即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所云:“左氏所明者,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及以字、以谥、以官、以邑五者而已。”所有这些有关姓氏起源的资料,应属于史学研究的范畴,还不能算是研究姓氏的姓氏学。姓氏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来研究,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统一寰宇之后,为了能使刘姓的统治国柞久长,办法之一就是要为自己寻找一个体面的祖先,这样就可以向天下证明,刘氏祖德深厚,泽被子孙,完全有资格统治万民.据当时“考证”,刘姓为晋士会之子孙,在秦为刘氏.士会为夏王孔甲之臣刘累之后。刘累系出陶唐氏,即古圣王帝尧之后。七弯八,泅上亭长刘邦,就成了帝尧的后裔。这样一来,刘氏享有天下,自然是顺天承运的了。后来的曹魏代汉,如法炮制,甚至闹出一代人找了三个不同祖先的笑话。秦汉之际,春秋战国纷繁复杂的姓与氏,逐渐趋于合一,统称为姓。就姓氏制度本身发展而言,尚处于雏型阶段,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由于刘汉王朝的倡导,一时豪门贵族卿相大夫争相效法,纷纷寻根追宗,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姓氏与古代圣王贤臣挂钩,从此姓氏宗谱之学兴矣。研究姓氏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姓氏学的专著《世本》十五篇,据高似孙著的《史略》说是“古史官记*帝以来讫春秋帝王公卿诸矦大夫谱系”。在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庶民是没有姓的,所以《世本》不仅为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姓氏学。到了西汉末年,刘向又续编《世本》二卷、《世本王矦大夫谱》二卷。东汉时,贾逵撰《姓氏英贤谱》、宋忠又撰《世本》四卷、《世本别録》一卷。还有王氏注《帝谱世本》十卷,另有《世本谱》二卷。都是根据春秋时期的《世本》体例续成的。其余“若孙卿血脉、子云家牒、聊谋姓谱、薛综宗图、幼安姓氏之歌、潛夫姓氏之志、仲远姓氏之篇、挚虞族姓之记、杜预世族之书、承天姓苑之撰、贾家之要状英贤、王俭之百家集谱、皆因袭此书”。此外,汉朝外戚邓氏也撰有《官谱》,应劭有《氏族》一篇。自曹魏王朝,建立了九品中正的官选制度,必须稽查谱牒,更利用了“姓氏学”为封建贵族阶级服务,设有专职世袭官吏,负责管理“姓氏学”方面的谱牒。山涛也藉以撰《山公集姓》。

到了东晋南北朝时,以贾、王两家世传谱学,成为一种专门家学。如东晋太元中,贾弼撰有《姓氏簿状》,凡七十二篇,传子匪之及孙渊,“三世传学,凡十八州士族谱,合百帙七百馀卷,该究精悉,当世莫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选用官员非常讲究家庭出身,必须查考家乘谱牒,因而姓氏族谱和家谱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与姓氏专著并行于世。傅余頠撰有《复姓录》;贾弼撰有《姓氏簿状》;南朝时,宋何承天撰有《姓苑》;齐王俭撰有《姓谱》;梁王僧孺撰有《百家谱》;徐勉撰有《百官谱》;北齐魏收撰有《魏书·官氏志》。
  

唐代贞观、开元盛世,“言谱学者,以路敬淳为宗,柳冲、违述次之,李守素亦明其学。后有李公淹、萧颖士、殷寅、孔至,为世所称。”“李守素通氏姓学,世号;‘肉谱’”。路氏撰有《姓略》、《衣冠系録》等百余篇,孔至撰有《姓氏杂録》。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意欲造成以唐宗室和亲近大臣为主体的新士族集团,以便于统治,任命大臣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孤德棻等人编撰《氏族志》。唐玄宗先天年间完成了《姓系録》二百卷。柳冲著有《大唐姓系录》;韦述著有《开元谱》;柳芳著有《永泰谱》;张九龄著有《姓源韵谱》;李林甫著有《天下郡望姓氏族谱》;林宝著有《元和姓纂》;颜师古为史游的《急就篇》作注等。

从宋代开始,研究姓氏的文人越来越多,姓氏著作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对姓氏理论有新的发展。宋初问世的蒙学课本《百家姓》,以集姓氏编成四言韵语,其数有百而得名,通行本共字,虽无文理,但因便于诵读,流传千年而不衰。邵恩撰有《姓觧》三卷,共二千五百六十八姓,还有官修的《百官公卿家谱》,钱明逸的《熙宁姓纂》六卷,*邦俊的《群史姓纂韵》六卷,孔平仲的《姓系氏族》一卷、《姓略》六卷,崔日用的《姓苑略》一卷,魏子野的《春秋氏族谱》一卷,採真子的《千姓编》一卷。此外,还有《宰相甲族》、《十四家贵族谱》、《绍兴臣僚类姓》、《本朝宗室图谱》。邓名仕北宋末撰写《古今姓氏书辨证》;北宋邵思的《姓解》,用文字偏旁分类法,分门,收录姓;《宋史·艺文志》史部谱牒类着录《千姓编》一卷,以撮取千姓而得名,卷末云“嘉佑八年。北宋孔宗翰修《阙里世系》(“阙里”指孔子故里,“世系”指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统)一卷;北宋吴达老撰《帝王系谱》一卷,内容自汉迄五代后周显德年间,每代皆有简要评语;南宋建炎元年(年)永邦先撰《群史姓纂韵谱》六卷,录史书中姓氏,注明出处;南宋绍兴末年由丁维皋所撰《皇朝百族谱》四卷,收录姓,详列其源流;南宋嘉定己巳(年)由章定所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六十卷,列姓(其中单姓,复姓68),按韵排纂,先叙述源流,再列历代名人言行,记述颇详;南宋王应麟所撰《姓氏急就篇》,仿西汉史游《急就篇》体,将姓氏连贯成章,以便记诵。其它一些书中,也有许多关于姓氏方面的内容,例如:太平兴国年间(年到年)由乐史编著的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于若干州下记有郡姓和郡望,共列75郡、姓;成书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年),由陈彭年、邱雍等人奉诏重修的韵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在许多字的注解中,列举有姓氏的起源及郡望资料;由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撰,成书*佑五年(年)的《新唐书》,在《宗室世系》及《宰相世系》中,论述了皇族李氏及98姓宰相、两姓“三公”的姓氏来源及世系;宋罗泌所著论述我国传说时期史事的《路史》,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姓氏起源。

元代的姓氏书,主要有二:一是陈元靓编撰的《蒙古新字百家姓》,所用蒙古字,是元世祖至元六年(年)国师八思巴所造之国书,即当时的蒙古新字;一是《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二十二卷,无编撰人名氏,以天干十字分集,每集二卷,依《广韵》次第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每姓俱引史传人物,摘叙大略,有的于姓末别附女德、婚姻等故事.。

明初洪武年间,吴沈等据户部*册等所编的《皇明千家姓》,以朱姓居首,四字一句,约为韵语,共收姓个,推广一时,但没有留传下来。杨信民所撰《姓源珠玑》六卷,约成书于明宣德、正统年间,以洪武正韵分隶诸姓,各系古之名人于姓下。嘉靖进士陈士元,撰《姓汇》四卷,收余姓;后又泛采史牒姓氏,依韵目编次,共收单姓、复姓个,撰成《姓觽》十卷。他认为姓氏诸说,纷如乱麻,非觽(音xī,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椎子)不能解结,故名《姓觽》。凌迪知又“仿章定《氏族言行类稾》,而蒐罗较广”,完成了《万姓统谱》一百四十卷,附《氏族博考》十四卷,《历代帝王姓系统谱》六卷,尽管《万姓统谱》这部书被说是“厐杂牴牾”,但为世俗所通行,保存了古代姓氏学的丰富资料,是一部现存大部头的姓氏学书籍。还有杨信民的《姓源珠玑》六卷,邢参的《姓氏汇彙典》二卷,李日华的《姓氏谱纂》七卷,王文翰的《尚古类氏集》十二卷,周星的《姓氏百家新笺》一卷。佚名的《氏族大全纲目》、《姓氏选华》、《氏族类稾》。嘉靖年间,陈士元又撰有《姓汇》四卷,凡二千五百馀姓,后又编《姓觿》十卷,凡单姓二千一百七十九、複姓一千四百四十六,共三千六百二十五姓。专门著述希少隐僻的姓氏的,有杨慎的《希姓録》五卷,刘文相的《希姓存参》二卷,夏树芳的《奇姓通》十四卷。专记一个地方的姓氏的有《新安名族志》,专记一姓家谱的有云间姚应期《姚氏家乘》七卷,孟称述的《浩气宋传》(即孟氏族谱,专记孟子以来族系)二卷。还有《吴兴闵氏家乘》、《于氏家乘》二卷。《安成周氏家谱》、《章氏家乘》、《董氏家传》、《朱氏世谱》。专门叙述功臣一家谱系的,有《李韩公家乘》一卷、《中山徐氏世系録》一卷,郭勋的《三家世典》一卷,专记明初开国功臣徐达、沐英和郭英三家世系。尤以浙江钱氏,自以为吴越王钱鏐之后,力叙本姓谱系,连绵不断,先后修编了《吴越钱氏传芳集》、《钱氏传芳后集》、《钱氏世谱续编》、《钱氏家乘续集》、《吴越钱氏分派略》、《吴越世系歌》等。嘉靖年间,杨慎撰有《希姓录》;万历举人夏树芳,因见杨慎《希姓录》,“少所见多所怪,乃广其书”,编撰《奇姓通明》十四卷,搜录忠孝节义、洁行芳迹之奇人奇事,传以姓之不常见者。明万历中由凌迪知辑撰的类书《万姓统谱》,全称《古今万姓统谱》,一百四十卷,附《历代帝王姓系统谱》六卷,《氏族博考》十四卷;以古今姓氏分韵排列,每姓下依时代先后辑录历代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为检查人名的工具书。明末人廖用贤,汇编自周、秦至南宋人小传,仿照《万姓统谱》体例,以韵为纲,以姓为目,撰成《尚友录》二十二卷。明代还有陈湘的《姓林》五卷及托名李日华撰的《姓氏谱纂》七卷等。

清代有一部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康熙中陈梦雷等辑而未刊行,世宗命蒋廷锡等重辑,雍正四年(年)以铜活字排印,仅印64部。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六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第三编为明伦编,其中的“家范典”、“氏族典”,辑有姓氏来源及名人事迹,内容繁富。康熙时,还编有一本《御制百家姓》,以“孔”姓居首,满汉对音,并于每姓后标注郡望。汪辉祖撰有《史姓韵编》六十四卷,收录二十四史记载之人以列传标名者为主,酌收传主的先人后裔及其它重要人物,分姓汇录依韵编次,每人注明见于何史何传。辽金元三史人名有汉字译音另为一卷,是我国较早的具有索引性质的工具书。张澍撰有《姓氏寻源》;崔冕所撰《千家姓文》一卷;周春所撰《代北姓谱》;嘉庆时任若海所撰《太平图话姓氏综》;陈廷炜所撰《姓氏考略》;单隆周所撰《希姓补》五卷,系补充明代杨慎《希姓录》之作,仍以四声编次,每韵先列原编,次列增补之姓;署为“禾川南里松山逸叟颍侯氏撰”的《历朝人物氏族会编》十卷;*本骥所撰《姓氏解纷》;李绳远所撰《姓氏谱》六卷,实系抄录明代的《万姓统谱》而成。还有根据宋初的《百家姓》改编的《增广百家姓》和《重编百家姓》数种著作。
  

1.《世本》

《世本》世本为先秦重要史籍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姓氏著作。《世本》又称作世、世系、世纪、世牒、牒记、谱牒等,是古代谱牒。“世”是指世系;本则表示起源。据说是由先秦时期(亦有说汉代)史官修撰的,记载从*帝到春秋时期的“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也记载帝王的都邑、制作、谥法等。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世本一名最初是见于《周礼·春官·小史》中的:“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其中,系是指天子的帝系,而诸侯的世系则称为世本。而《世本》一书直到西汉末年时才经刘向校整后定为现名,后来在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又一度改名为《系本》。《世本》是依据当时的传说和文献材料编纂而成,纪录春秋以来帝王、诸侯、卿大夫世系,以及氏姓、居处及制作的谱牒文献集编。《世本》历经秦火,流傳过程较为复杂,太史公的官府专掌纪年及谱系之书,使得太史公得以阅读并将该书大部分内容融入《史記》。除其重要的先秦史料价值外,其记述体例也有独特,堪称开创了我国古代史书纪传体例的先河。据《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定系世,辨昭穆”。唐柳芳说:“氏族者,古史官所记也,昔周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故古者有世本,录*帝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通。郑玄说:“帝系世本之属,孔颖达疏:天子谓之帝席,诸侯谓之世本。”柳冲进《姓族系录表》:"姓氏之初,世本著其义;昭穆之叙,周谱列其风。"柳芳《族谱总论》:"氏族者,古史官所记也。昔周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故古者有世本,录*帝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统。郑樵《通志·氏族略序》:"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汉书·艺文志·文艺略》著录有《世本》十五篇;《隋书·经籍志》有《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世本》二卷,劉向撰,《世本》四卷,宋衷撰;《旧唐书·经籍志》有《世本》四卷,宋衷撰,《世本别录》一卷,《帝谱世本》七卷,宋均注《世本谱》二卷;《新唐书·艺文志》有《世本》四卷,宋衷撰,《世本别录》一卷,宋均注《帝谱世本》十卷,王氏《世本谱》二卷。据前人考证,所谓“刘向撰”,实际上是刘向所“撰集古书”,至於宋衷(或忠)、宋均、王氏、孙氏的注本,都是推广世本之作。可见到了汉代以后,分作古世本及各家注本两个系统。古世本在唐代已有残缺,据史记燕世家索隐云:“案今系本无燕代系,宋衷依太史公书以补其缺,寻徐广作音义尚引系本,盖近代始散逸耳。”即是是其明证。至于古本的亡佚,孙星衍以认为应在南宋,并说郑樵撰《通志》、王应麟撰《姓氏急就篇》,“所引世本,皆采获他处,不见原书。”《史记正义》:"世本以*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史记正义》、《索隐》又引孙氏注:"世本以伏羲、神农、*帝为三皇,以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帝王世本辑录*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附陆终六子,作为五帝时期的帝王世系;夏、殷、周,附"共和"、"威烈王"、"赧王"、"武公",作为三代时期的帝王世系。修谱续谱哪家强,家谱国际修谱王。

诸侯世本:诸侯世本辑录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杞、滕、韩、赵、魏、田齐、莒、鄫、邾、随、桧、舒鲍、空桐、黎、比、髦、木力、段、瓦、铁、蜀等诸侯。

卿大夫世本:卿大夫世本辑录诸侯卿家有鲁十八氏、齐二十氏、晋二十二氏、卫二十五氏、宋二十六氏、郑二十八氏、陈二十八氏、楚二十九氏。

氏姓篇:收录了18个姓,个氏,涵盖了大部分先秦姓氏。刘知几《史通》:"周撰世本,式辨诸宗。"孔颖达《左传正义》:"杜君采太史公书、世本,旁引传记,以为世族谱,略记国之兴灭。"

作篇:作篇辑录了燧人、庖牺(伏羲)、神农、*帝、颛顼、尧、舜、夏、商、周各个时代的制作,诸如燧人氏造火、庖牺氏作琴、神农氏和药、蚩尤作兵(兵器),若是要考究制造工艺的起源,世本作篇是个必读的参考书。

谥法篇:传说周公作《谥法》。《玉海》引沈约《谥法序》:"《大戴礼》及《世本》,旧并有《谥法》,其书约时已亡,今略采之,以有其目"。世本谥法篇,辑录颛顼子穷系、周赧王、西周武公、曹靖公、季文子。该篇是茆泮林补纂的。

2.《姓氏急就篇》


  《姓氏急就篇》为西汉元帝时*门令史游所撰。原本为三十二章,后两章《齐国》、《山阳》为后汉人所加,故今本为三十四章。汉代为我国姓氏体系基本确定的重要时期,姓氏学研究已初具规模,如《史记》一书就曾记有大量关于姓氏的资料。史游作为汉元帝时*门令,为适应朝野姓氏文化的需求,撰写了该书。书中所列姓氏姓,共字,除开头六句开场白外,以下就是以“三言诗”的形式编排的汉代百家姓。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赵孺卿。爰(袁)展世,高辟兵。邓万岁,秦眇房。郝利亲,冯汉疆。戴护君,景君明。董奉德,桓贤良。任逢时,郝仲郎,田广由,荣惠常。乌承禄,令狐横。程忠信,吴仲皇。许终古,贾支仓。陈元始,韩魏唐。掖容调,柏杜阳。曹富贵,李尹聚。萧彭祖,屈宗谈。……”
  从上述引文,可看出该书的几大特点:


  一是除少数几个双音复姓(如令孤)外大多采用了单音姓、双音名的形式,反映了汉代民间开始流行的姓名形式。


  二是在三字姓名中,第二、三个字往往也是当时的姓氏,如方、常、魏、唐、杜、阳、尹、桑等。这样《急就篇》实际所收姓氏不仅个,而是多个姓氏。

三是《急就篇》中的姓氏大都收入了宋代编撰的《百家姓》中,是我国第一部“姓名三字经”,对宋代《百家姓》有很大影响。

3.《氏族志》。亦称《大唐氏族志》或《贞观氏族志》。唐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撰。一百卷,一作一百三十卷。书成于贞观十二年()。为记录唐初贵族姓氏渊源与门第的谱牒。氏族,魏晋南北朝指“官有世胄,谱有世官”的身份性的士族,唐初则指非身份性的士族。“世族”兴起于东汉末年,自从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官员的选举制度都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完全根据门望的高低来选拔官吏。所谓氏族,就是士族。李世民重修《氏族志》的指导思想:剔除一批不合格的氏族,增补当代的新贵;以道德来衡量氏族身份的资格,达到甄别忠奸的目的;保证氏族血统的纯正,防止世庶混杂。贞观六年唐太宗命令朝廷官员遍寻天下的氏族谱牒,依据现有史料的相关记载,考察其中的真伪,褒进忠贤,贬退奸逆。参加这次重修《氏族志》的有谏议大夫魏徵、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著作郎虞世南、度支郎中崔仁师等人。修订后的《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氏族志》的刊正提高了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了庶族地主,压制了旧士族势力,加强了皇权。《氏族志》“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基本贯彻了唐太宗的指示,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高士廉等人在全国范围广泛收集士族家谱,依据史书辨别真伪,考证世系,于贞观八年(年)将所得85郡姓的资料写成《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上奏唐太宗,经批准后作为修志的依据。贞观十二年书成后,又按照太祖李世民的指示进行了仔细修改,定名为《大唐氏族志》,共卷,列姓、家,将士族姓氏等级定为上上至下下共9等,从而造成一个以宗室为首等,功臣、外戚和关中士族为重要辅佐,山东和南方士族为次等辅佐新的统治集团。唐太宗的新门阀观念是以当世人臣的“德”、“功”、“言”作为确定官爵或门阀的依据的,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次有爵为公、卿、大夫,世世不绝,此谓之门户”。《贞观氏族志》,“共取德、功、时望、国籍之家,等而次之。夷蕃酋长袭冠带者。析著别品”。后因魏元忠等人先后去世,直到唐玄宗先天年间,才又命柳冲、徐坚、吴兢与魏知古、陆象先、刘子玄等继续编纂,才完成了《姓系录》二百卷。同时唐太宗也曾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于是普责天下谱牒,仍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通过修《氏族志》,使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身份,没落门阀士族受到进一步打击,只有关陇士族大致保持了旧日地位。

4.《姓系录》。又名《大唐姓族系录》。唐柳冲等撰。二百卷。中宗神龙中,冲奏称太宗时所修《氏族志》颁行已数十年,世庶升降隆替已多变化,与书中所记不尽相合,有碍婚嫁、铨选、授勋、定爵,请予改修。诏命冲与魏元忠、萧至忠等共取德、功、时望、国籍之家,按官职封爵高下级别,等而次之;外族国主、酋领、世官,亦分族属、品级著录。旋因元忠、至忠相继病死,改修一度中辍。玄宗即位,复命冲与徐坚、吴兢、刘知几等继续改编,开元二年()书成。为唐代最后一部大型官修谱牒。已佚。

5.《元和姓纂》

唐代林宝撰。林宝为唐宪宗时济南人,官居朝议郎、太常博士。该书因成于宪宗元和七年,故名《元和姓纂》。其内容先列皇族李氏,余者依唐韵部,分别排列,每韵之内以大姓为首,记载姓氏来历及各家谱系,对唐人姓氏尤为详尽,共计收录姓氏2个。书中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于《世本》、《风俗通》,并引证《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旁征博引,宏富翔实。宋代郑樵所作《通志·氏族略》,多取材于该书,足见此书对后世姓氏学研究影响甚大。但林宝编写该书时,历时仅余天,其考辨、援引尚有谬误、缺漏之处。且当时矜尚门第之风盛行,取材多据各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故宋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元和姓纂》原书在宋代已佚,今存本系清代孙星衍和洪莹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以《古今姓氏书辨证》所引各条补其缺失,分为18卷。今人岑仲勉撰有《元和姓纂四校记》,对该书大有纠谬、补缺之功效。《元和姓纂》因撰于唐宪宗元和年间(—)而得名,内容先列皇族李氏,余依唐韵二百六部排列各姓,每韵之内,以大姓为首,每姓各载其来历和各家谱系。据作者自序称,是奉相国赵公之命“,因案据经籍,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凡二十旬,纂成十卷”此书可见作者在论述姓氏时是经过了一番考证的。共收姓,是我国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姓氏学专著,对后世颇有影响,如南宋郑樵作《氏族略》、邓名世作《古今姓氏书辨证》均曾援引其文。原书在宋代已有散佚,今本系清人孙星衍、洪莹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的。
  

6..《百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旧时家喻户晓非常流行的一本书,它与《三字经》、《千字文》同为私塾中的蒙学课本,俗称“三、百、千”。“蒙学”是启蒙的意思。先秦时,古姓不过数十个,后来姓氏合一,也不过个左右。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姓氏也增减变化不断,但总体是上涨的。汉代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应勋《风俗通·姓氏篇》各收姓氏个;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姓氏个;宋代邓名士《古今姓氏辩证》收姓氏个,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姓氏个,邵思《姓解》收姓氏个;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姓氏个;明代凌迪知《万姓统谱》收姓氏个、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姓氏个;清代张澍《姓氏五书》收姓氏个。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一个书生为当时的蒙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幼儿园编辑的启蒙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中国姓氏的书籍。以集姓氏编成四言韵语,其数有百而得名,通行本共字,虽无文理,但因便于诵读,流传千年而不衰。书无编者姓氏。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中就有姓氏的三言韵语,东汉王符的《潜夫论》中的《志氏姓》和应劭《风俗通》中的《姓氏篇》等,都有姓氏的著述。今日之《百家姓》乃是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而成的,据说是宋初一位不知名的老儒所编。南宋陆游《秋日郊居》诗的自注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由此可知,在宋代,《百家姓》已经被私塾村学广泛采用,是一本启蒙识字课本。据宋人王明清《玉照新志》载:“如市井所印《百家姓》,明清(即作者)尝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指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国末代王钱俶)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指吴越国开国王钱镠)而下后妃。陆游。他写过一首诗叫《秋日郊居》,诗后他写下一段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到了农历的十月,没有什么农活好干了,农家的子弟就要去读书了,就叫“冬学”。到了明代,也出现了一部《百家姓》,全称为《皇明千家姓》,这是明初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根据当时户部所藏的户口名册,模仿宋版《百家姓》编纂而成的,共收入姓氏个,其数量为宋版《百家姓》的4倍多。明版《百家姓》编排形式仍与宋版《百家姓》一样,4字(姓)一句,以韵相排,但其姓氏编辑顺序已完全打乱,以“朱”姓起头:“朱奉天运,富有万方……”以“朱”为首很正常,朱姓是当时的国姓,天下第一姓,而后面的奉、天、运、富、有、万、方则都是普通的小姓,即使到了现代,这些姓的人口都很少。明代万历年间凌迪知撰《古今万姓统谱》收录姓氏多个,另附《历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氏族博考》14卷。清朝的满族人也编辑出了自己的《百姓家》,由康熙皇帝亲自审订,故定名为《御制百家姓》,这部百家姓比较先进的地方是,当朝皇帝放弃将国姓“爱新觉罗”排第一,而是使用“天下第一家”。山东曲阜孔姓家族“孔”:“孔师阙*,孟席齐梁……”这种排列体现了满清朝廷尊师重教的思想,难能可贵。清代崔冕撰《千家姓文》收录单姓个,复姓34个,共计6姓。《玉照新志》记载:“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熟悉它,于古于今皆有裨益。

《百家姓》编于宋朝,《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的的姓氏“赵”是国姓,所以放在第一。“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一千年来,《百家姓》翻印多次,版本众多,并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等先后问世。明、清两代学者曾对《百家姓》进行讨论考证,其中以康熙初年山东琅琊人王相所著《百家姓考略》影响较大。《考略》对《百家姓》所列姓氏先注五音、郡望,而后考其姓源所自出,并列举各姓著名人物,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百家姓》作为一部影响力很大的启蒙读物,相关的书法作品很多。如王羲之字帖《右*正草百家姓》。另外还有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等名家书写的《百家姓》等。

清朝成亲王草书《百家姓》

7.《古今姓氏书辨证》


  《古今姓氏书辨证》以《四库全书》本《辩证》为底本;四库本原附馆臣注于行间,数量较多,今改为页下注全部保留,即校勘记之"四库本原注曰"部分。本编以钱熙祚《守山阁业书》本《辩证》为参校本,即校勘记所称"钱氏校本"者。钱氏校勘记中之有债值部分,予以充分吸收,不收敢攘善,特注明"钱氏曰"字样。凡整理者所加按语,一律冠以"今按"二字。原文中的明显错误(如已己已等)由予径改,不出校记.点校者在对原文施加新式标点的同时,适当分段,以清眉目。《辩证》一书及四库本原注、《守山阁业书》本所附钱熙祚按语,封古籍大多采用缩略或约定俗成的名称,如称《左傅》为《傅》,《魏书·官氏志》为《魏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唐世系表》等。《古今姓氏书辨证》,并由其子邓椿于南宋绍兴中期补成。此书共收录姓氏个,以《左传》、《国语》所见姓氏为主,按诗韵分部,于《风俗通义》以下有关姓氏的著作,取其长而辨其舛误;又以宋代《熙宁姓纂》和《宋百官公卿家谱》二书互为参校,证辩颇为详明,是考证古今姓氏的专着,被评者称为“参订得失,无一字无来处”。原书久佚,今本系清乾隆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继承《元和姓纂》体例而撰姓氏学的有南宋初年,邓名世和他的父亲,“父子相继,积数十年之力”,完成了《古今姓氏书辩证》四十卷,“而考订讹舛,特为精核”。

8.《通志·氏族略》

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年)成书。《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卷,其中《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个。该书参阅《元和姓纂》,将姓氏以其起源分为32类,缀以总论,附以四声,并列举姓氏混淆实例13种,旁征博引,考释甚详。尤其是总论13篇,对姓氏作了系统的学术探讨,对中国姓氏源流、氏族分合及世系衍派均有较详尽的论述,在中国姓氏学研究中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凡研讨姓氏文化者均以其为发凡起例之蓝本。流传甚广的《百家姓》一书中,所收姓,其姓氏源流的分类,均可归入《氏族略》所列32类之中。该书在姓氏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于此可见一斑。此外,郑樵还著有《氏族志》、《氏族源》及《氏族韵》等相关的姓氏学专著,是我国姓氏学研究中承前启后的著名学者。

7.《姓氏簿状》.东晋太元中员外侍郎贾弼之曾为天下十八州七百多个著名家族作谱传,名曰《姓氏簿状》。簿状是记载官吏身份、资历的簿册。《南史·王僧孺传》:"始晋太元中,员外散骑侍郎平阳贾弼笃好簿状,乃广集众家,大搜羣族,所撰十八州一百一十六郡,合七百一十二卷。"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备规制·图籍之储》:"后世封建之制废,仕者无世官,无分地,然魏晋以来,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繇於簿状,家之婚姻,必繇於谱系。"明李东阳《乐平乔氏族谱序》:"今簿状之见於官者,应试有卷,中式有录。"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修撰一种簿状谱牒,按士族姓氏和郡望排列,同时详列士族家族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甚至“有司选举必稽谱籍”。

8.《古今万姓统谱》

本书简称《万姓统谱》,俗称《万家姓》,明代万历年间凌迪知撰,共计卷,共收录姓氏多个,另附《历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氏族博考》14卷。该书将古今姓氏分韵编排,以姓氏为目次,每姓下先注郡望和五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并考姓氏所出,而后依时代先后,分列各姓著名人物,从古代至万历年止,记述人物生平事迹,实则合谱牒传记共成一书。该书以古今姓氏分韵编次,略仿林宝《元和姓纂》,以历代名人履贯事迹案次时代,分隶各姓下。又仿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名为姓谱,实则合谱牒传记而共成一类事之书也。古者族系掌於官,故《周礼》小史定世系,辨昭穆。《南史·王僧虔传》称司马迁仿《周谱》以作年表,其体皆旁行斜上,是其制也。《战国策》称智果别族於太史为辅氏,是周末法犹未改矣。秦、汉以下,始私相记录。自世本以下,纂述不一,其存於今者,惟林宝、邓名世、郑樵三家,馀皆散佚。然散见他书者尚可考见,不过明世系、辨流品而已。迨乎南宋,启札盛行。骈偶之文,务切姓氏。於是《锦绣万花谷》、《合璧事类》各有类姓一门。元人《排韵氏族大全》而下,作者弥众,其合诸家之书勒为一帙者,则迪知此编称赅备焉。其中庞杂抵牾,均所不免。至於辽、金、元三史姓氏,音译失真,舛讹尤甚。然搜罗既广,足备考订,故世俗颇行用之,亦未可尽废也。书前别有《氏族博考》十四卷,大旨皆本之《氏族略》,无大发明,以其与原本相附而行,今亦姑并录之焉。因其收罗广博,既可为姓氏学专著,又可作为查阅历史人名的工具书,所以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9.《千家姓文》


  俗称《千家姓》,是流传民间较为广泛的姓氏学通俗著作之一,清代崔冕撰。崔冕,字贡收,巢县人,因鉴于民间流传之《百家姓》文义不详,搜罗不广,所以博采史书、谱传,收录单姓个,复姓34个,共计6姓,撰成此书。该书依照汉代史游《急就篇》及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二书体例,以姓氏诸字编排成章,以便记诵,文词也较为典雅,此书后由冒国柱加以注释,并于姓氏下注明某代有某人,但未注明出处。康熙时崔冕所撰《千家姓文》一卷,收录6姓,联属其文。《千家姓》远远超过《百家姓》、《新编小学生字典》所载常用姓氏并完全涵盖它们,前0个姓由梁周兴嗣《千字文》改编而成,并尽量保持原义原韵,其后又扩编成文单姓0个,共计0个。不成文常用单姓仅个,作了押韵处理,置于其后,总计单姓2个。《千字文》正文(节选):乾坤玄宏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择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岗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10.《史姓韵编》


  清代鲍廷博、汪辉祖等撰,共64卷。该书是把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列传、附传中的人物,标姓汇录,依韵分编,并叙述其生平梗概,以便翻检查阅,因而是阅读二十四史人物传记的辅助性工具书。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依韵部编次,以便检阅,体例颇亦详密。该书客观上起到了“兼详世系”的作用。其性质与明代凌迪知所编《古今万姓统谱》相似,但搜罗内容不如《万姓统谱》广博。

11.《潜夫论·志氏姓》

王符(约85年~约年),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一生隐居著书,崇俭戒奢、讥评时*得失。因"不欲章显其名",故将所著书名之为《潜夫论》。王符著书"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后汉书·王符传》),题曰《潜夫论》。今存本35篇,《叙录》1篇,共36篇,虽有脱乱,但大致仍属旧本。全书以《赞学》始,以《五德志》叙帝王世系,《志氏姓》考谱牒源流而终。《志氏姓》详言姓氏之来源演化。《潜夫论·志氏姓》原文(节选):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命历之去就,省群臣之德业,而赐姓命氏,因彰德功。传称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千世能听其官者,而物赐之姓,是谓百姓。姓有彻品十,于王谓之千品。昔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有吕。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后世微末,因是以为姓,则不能改也。故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若夫五帝三王之世,所谓号也;文、武、昭、景、成、宣、戴、桓,所谓谥也;齐、鲁、吴、楚、秦、晋、燕、赵,所谓国也;王氏、侯氏、王孙、公孙,所谓爵也;司马、司徒、中行、下*,所谓官也;伯有、孟孙、子服、叔子,所谓字也;巫氏、匠氏、陶氏,所谓事也;东门、西门、南宫、东郭、北郭,所谓居也;三乌、五鹿、青牛、白马,所谓志也:凡厥姓氏,皆出属而不可胜纪也。苦成,城名也,在盐池东北。后人书之或为“枯”;齐人闻其音,则书之曰“库成”;炖煌见其字,呼之曰“车成”;其在汉阳者,不喜“枯”、“苦”之字,则更书之曰“古成氏”。堂溪,溪谷名也,在汝南西平。禹字子启者,启开之字也。前人书堂溪误作“启”,后人变之,则又作“开”。古漆雕开、公冶长,前人书“雕”从易,渻作“周”,书“冶”复误作“蛊”,后人又传作“古”,或复分为古氏、成氏、堂氏、开氏、公氏、冶氏、漆氏、周氏。此数氏者,皆本同末异。凡姓之离合变分,固多此类,可以一况,难胜载也。

易曰:“君子以类族辩物”,“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故略观世记,采经书,依国土,及有明文,以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序此假意二篇,以贻后贤今之焉也。

12.《风俗通·姓氏篇》

东汉应劭撰,《风俗通》原书三十卷、附录一卷,今仅存十卷。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汉民族风俗和*神崇拜的重要文献。后人卢文弨《群书拾补》中辑有《风俗通逸文》多条,系十一卷补之所逸,中有"女娲造人"、"李冰斗蛟"等神话,皆为首见于记录者。记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一些破除迷信的故事,内容生动通俗,富有智慧。《姓氏篇》专门记叙姓氏源流。姓氏(案四库全书风俗通义有附录一卷,乃从永乐大典“通”字韵中所载马总意林节本姓氏篇裒集而成者。)万类之中,惟人为贵。春秋左氏传:“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讥卫灭邢,论语贬昭公娶于吴,讳同姓也。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以号,唐、虞、夏、殷也;以谥,戴、武、宣,穆也;以爵,王、公、侯、伯也;以国,齐(一作“曹”)、鲁、宋、卫也;以官,司马、司徒、司寇、司空、司城也;以字,伯、仲、叔、季也;以居,城、郭、园、池也;以事,巫、卜、陶、匠也;以职,三乌、五鹿、青牛、白马也。(北史高构传、姓纂二十三元、御览三六二、广韵五支、十虞、十二齐、六豪、十四清、十姥、一送、十九代、四十一漾、一屋、姓解一、三、古今姓氏书辨证五支、十二齐、通志氏族略、古今源流至论后七、困学纪闻二0、小学绀珠七、急就篇补注二、姓氏急就篇上、通鉴注一、五、二二九)

13.《姓苑》

《姓苑》,又名《何氏姓苑》,南朝宋何承天所撰姓苑,共十卷,是关于中国姓氏来源的著作。何承天(-),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东海郯(今郯城)人。自幼聪明好学。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曾上表奏请改历,称《元嘉历》,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礼论》、《分明士礼》、《孝经注》、《纂文》、《姓苑》等16种。现存的是(清)王仁俊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中有何氏《姓苑》一书。

14.《姓解》

宋代邵思撰,三卷,以文字偏旁分类,分门,收姓个。《姓解》为一本姓名起源研究专著,由宋代雁门邵思撰,以偏旁字类为一百七十门,二千五百六十八氏,景祐二年序。以偏旁分部,首列“人部”,终为“畅”部。此本为北宋景佑年间刊本,所以非常珍稀,当然由于年代久远,部分页面有损。邵思,雁门(现在山西北部)人,景祐中著《姓解》三卷(存在),又有《野说》三卷(残余)。余嘉锡先生云:“其书既从来不见著录,作者之生平亦无可考。惟原本《说郛》卷四十引有《野说》六条,署姓名曰:‘宋邵思,雁门人。’多记江南之事。其间一条曰:‘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金陵城陷,大*将入,予六岁矣’云云。作《姓解》者,必此人也。景祐二年书成之时,年六十六矣。”按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云邵思有《姓解》,《艺文略》“谱系类”复著录“《姓解》三卷,邵思撰”;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八中《经籍志》”谱牒类”亦著录《姓解》三卷,并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曰:“雁门邵思撰,以偏旁字类为一百七十门,二千五百六十八氏,景祐二年序。”检核莼斋影印宋桀本,完全相符,则陈振孙尚得见此书,并据以入录,当无疑义。余氏谓“从来不见著录”,殊嫌失考。又《宋史·艺文志》“谱牒类”亦著录《姓解》三卷,则是书亡佚当在元末明初。莼斋在日本觅得国内久己亡佚之宋本,实乃明嘉靖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时,从朝鲜掠走之书。《姓解叙目》云:“原椠甚精,颇类唐石经,北宋本之极佳者。”考原书卷末“庙讳中六姓今皆自改焉”条下夹注,“敬,殷、匡、胤、弘、恒”皆缺笔,莼斋所言信然。其为中土散佚海外之孤本,亦断无疑义。收入《古逸丛书》,重新广为流传,洵可珍贵。

15.《姓氏急就篇》

宋代王应麟撰,二卷,仿西汉史游《急就篇》体。王应麟(年~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治家。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传世书法有《著书帖》等。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王应麟与胡三省、*震并称"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三大家"。《姓氏急就篇》·二卷(通行本)其书仿史游《急就篇》体,以姓氏诸字排纂成章,以便记诵,文词古雅,不减游书。又虽以记录姓氏为主,而胪列名物,组织典故,意义融贯,亦可为小学之资。篇中凡单姓皆无重字,篇末列二字三字诸姓,则不免复出。盖义取兼载,势难相避。其中稀僻之字,如《梁四公记》之类,虽托言沈约所撰,实诡立称号,本无其人,未免失之稍杂。然载籍既有此姓,删之反有挂漏之讥。过而存之,亦不足为累。每句之下,各注其受氏之源,与历代知名之士,必一一标所据之书,尤为详密。篇末有自跋一章,以欧阳修《州名急就篇》自比。修书今载《居士集》中,字数无多,亦无注释,实不及此书之善。其跋亦作韵语,旧本遂误合於正文。考应麟所作《尔雅翼序》,即用此体。盖马融《广成颂序》之支流,与本书实不相属。今离析书之,庶不失应麟之意焉。

16.《姓觿》

觿,拼音:xī。意为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指由象骨制成的解绳结饰物。《说文》:“觿,佩角,锐耑可以解结。从角,巂声。《诗》曰:‘童子佩觿。’”《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郑玄注:“小觿,解小結也。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亦用作佩饰。唐元稹《王悦等可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佩觿有趋跄之美。”《姓觿》明嘉靖间陈士元著,10卷。泛采史牒姓氏,依韵编次。是编亦其《归云别集》之一种。捃摭姓氏诸书,依韵编辑,略载源流支派。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上声六百八十九姓,去声六百一姓,入声六百二十一姓,外蕃九十九姓,不入韵中,共三千七百二十四姓。徵引寡陋,且多疏舛,又在凌迪知《万姓统谱》之下。

17.《皇朝通志?氏族略》

《皇朝通志》或称《清朝通志》。清代嵇璜、刘墉等奉敕撰,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年),十通之一。全书卷,体例异于通志、续通志,略去本纪、世家、列传、年谱,仅存二十略。所载典章制度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但除了氏族、六书、七音、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略以外,内容大体与清朝通典重复。仿南宋郑樵《通志》体例,而省去本纪、列传、世家、年谱,计分为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法、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等二十略。所记诸事起于清开国之初,止于乾隆五十年。有乾隆武英殿本、光绪杭州书局本及5、6年商务印书馆"十通"本。"十通本"改书名为《清朝通志》。满族姓氏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姓,又记谱外33姓,加起来有个姓氏之多。综观多音节满族姓氏的来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地名为姓。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完颜、瓜而佳、钮钴禄、舒穆禄、宁古塔、乌苏、爱浑、萨哈拉察等等。二是借用汉族姓氏。在满族六百余姓氏中,有马佳、佟佳、*佳、齐佳、董佳、杨佳、鲍佳、方佳、姚佳等等。光看头一个字,其与汉族姓氏多么相似,来源于汉姓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考虑“佳”“家”同音,则变成马家、佟家、*家、齐家、董家、杨家……,这些满族姓氏借用了汉族姓氏是无疑的了。三是随意取姓。形成满族共同体的某些血缘集团取姓氏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西林(觉罗)——精快之兵;阿哈(觉罗)——奴仆;多尔衮——獾子。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18.《姓氏寻源》

清代张澍撰,45卷,从史书、文集、稗官之说、州郡之志等中收集姓氏近种,叙述了各种姓的起源、发展及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博采众书,考索诸姓起源,并注重改正历代姓氏书的一些错误。汪辉祖撰有《史姓韵编》六十四卷,收录二十四史记载之人以列传标名者为主,酌收传主的先人后裔及其它重要人物,分姓汇录依韵编次,每人注明见于何史何传。辽金元三史人名有汉字译音另为一卷,是我国较早的具有索引性质的工具书。张澍撰有《姓氏寻源》四十五卷,收录姓氏个,考查诸姓起源,博采群书,依平水韵编次,改正历代姓氏书的一些错误。

19.《姓氏五书》

张澍(~),字百瀹,号介候,凉州人,为清代甘肃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姓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著有《姓氏五书》(也称《姓氏五学》)即:《姓韵》、《辽金元三代姓氏录》(附《西夏姓氏录》)、《姓氏寻源》、《姓氏辨误》、《古今姓氏书目考证》共余卷,可谓巨帙。其中,《姓氏寻源》四十五卷,被当代谱牒学专家冯尔康等称之为“中国最为权威的姓氏研究著作”。《清史稿·文苑列传》及钱仪吉的《养素堂文集序》中,亦皆称“《姓氏五书》,尤为绝学”。清朝张之洞《书目答问》附录《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称张澍“才气无双,一时惊以为异人”。其青年时期撰写的《三古人苑》是张澍研究姓氏学的滥觞之作,成为张澍以后进一步研究姓氏学的资料渊薮。《三古人苑序》奠定了张澍姓氏学研究的四大方向,对完成于道光十八年的集大成之作《姓氏五书》而言功不可没。故《三古人苑》与《姓氏五书》之间有内在的紧密关系。

20.《氏族笺释》

亦称《增补姓氏族谱笺释》,以雍姓为首。作者熊峻运字在湄,新建人。其《氏族笺释》取百家姓氏,以文义别为纂次。凡四百六十八姓,每姓各缀以四六俪语,略注事状,以备应酬寻检之用。於氏族源流。该书昆明人王思训所作之序了解点滴。王序云:“……甲辰(雍正二年)余以翰林充礼闱同考官,得江西荐卷一本,击节称赏,为主司驳去,晓揭来谒,则余视学南昌所取士熊子之才也。盖腕不置,熊子因袖出《姓氏笺释》缮本,曰:‘此叔峻运所撰。峻运亦夫子,所屡拔士,博物洽闻,燎倒场屋久矣,撰述等身,一无知已,今特以质本来笺,兼求夫子为之序。’余闻之,而重怆然也。熊氏多才,父子叔侄皆余赏识之士。如峻运者,嗜古潜修,奋飞无路……。雍正二年甲辰岁菊月,通家生王思训题。”熊峻运在《姓氏族谱笺释》自序中说:姓氏之书,相传久矣。如周九烟先生朱王万寿之编。太上皇孔师阙*之著,学富才高,真堪脍炙人口,奈何世俗不察,而惟以赵钱孙李是从,嗟乎!是书之创,不知始于何代,或云宋初钱塘老儒所作。盖内“赵钱”二姓为冕弁故耳,其间如商如涂如谌如伦,如端本、如段干之类,缺而未载者不可胜数。且舛谬驳杂,毫无意义,读之浑如嚼蜡,无汁可咀也。故熊峻运按自己的思想逻辑,苦心撰写了一部《增补姓氏族谱笺释》分八卷装帧,收集单姓、复姓、散姓个,每个姓氏下注明其得姓源流和郡望,并在其后收录了该姓氏宗族历代名人及其轶事,多则不下百十条。新编的《增补姓氏族谱笺释》因成书于清雍正元年,故以雍字开头。其卷一文曰:“雍王家国万古隆昌江山席巩诸夏平康文习孔孟武乜孙庞伏农*後陶姚禹汤周公封鲁管仲相桓通乌公冶明经公羊。”熊峻运在书中自序中所云:“雍正盛治也,谨以年号雍字居首,取卷中原四百六十八字,其为奇姓者四百有八,复姓者三十,汇归伦春,字取有意,辞必有义,馀者参差错综,率由旧章,罔所更易。爰不揣荒陋,用献刍荛之一得云”。是书将姓氏源流郡望及该姓氏的历史人物故事以联语形式编纂於姓氏之后,将三者统一归纳,形成了一姓之族谱,实是族谱修纂另一手法。这是谱牒学中又一门类。如雍姓条目下——雍:“京兆郡,系出姓,雍纠仕郑,封于雍,以邑为氏。”而其族谱内容以联语形式概述雍氏家族古人之轶事:“才长吟咏,德*留名於简州;书数纷更,直道驰声於太学。”并以小字注释说明:“唐雍陶,字国钧,成人能诗,为简州刺史。宋雍冲,字退翁,泮州人。绍圣初,当事者纷更*事,冲自太学上书数其罪,求斩之,以谢天下。”廷对不仕,变姓名而作道人;城破弗逃,守忠贞而为善妇。小字注释说明:“宋雍孝开,崇宁间廷对,力诋时*,授官不仕,变姓名为道人,入山说法。徽宗谓得林灵素之半。雍,赵昂发妻,发为池州通判,元人犯池州,发谓妻曰:‘城将破,我守臣,不能去,汝先走。’雍曰:‘君为命臣,我为命妇;君为忠臣,我为忠臣妇。’乃与发同缢死。”高迁宦辙皆遗爱,出奔人国悉资谋。注释云:“明雍泰,陕西咸宁人,性气颇厉,风度拔峻,人不敢于以私。有敢死之节,克敌之才。适宦不谢刘瑾,宦辙所至,辙有遗爱。周雍子,楚人,奔晋,晋人以为谋士。”

二、中国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1、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年3月21日-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次年(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

赵匡胤从字义解释,“匡”者,匡正也;“胤”,后代也。匡胤就是要匡正所有的后代子孙。“匡扶后代(胤)”,他们是既要做帝王还要立德于后世,理想更远大。“匡胤”两个字是个比较赞的组合,既有“匡扶后代(胤)”意义,能永远地匡正后代子孙,万世都以为楷模者,又不容易被重名。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香孩儿”和“赵九重”?五代以降,乱世纷扰,忽而兴,忽而亡。五季十三君,一古脑儿加起来,只不过四五十年。独北南两宋共传十八主,享国三百二十年,比西东两汉仅短数十年,比李氏大唐却长数十年。其中,除了天意之外,便是大宋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后实行数项善*所致。这也是赵匡胤身上会充满神话色彩的原因所在。《宋史》记载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这是说红光绕着屋子转,有奇特的香味洋溢了一整天(还有说法:异香经月不散,即奇特的香味洋溢了一个多月),小小赵匡胤的身上有金色,三天不变。与此同时,他出生时全身的皮肤呈金色,三天也未改变。所以得一个乳名“香孩儿”。宋太祖赵匡胤小名赵九重,中国传统说天有九霄,“九重天”是数量词,九重天中的九字,只是由于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九重天是指天有极多极多重。《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后来也有龙飞九重天的说法,来阐明真龙天子,赵匡胤后期名为赵九重也是为他后期谋取*权做“势”。
  

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官家?“官家”出处是自汉朝时的盖宽饶的一篇给皇帝的奏章,其中就引用《韩氏易传》:“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成功者去。”但自后很少称天子为官家。赵匡胤登基后,因为要贴近知识分子,展现自己爱护士人的作风。曾说:“凡自我朝始初,乃君与士共治天下,悉不偏枉,自寡人仅为官家也。”从太祖的这个话,可以看出宋朝皇帝对于知识分子和文人的爱护,他们自己只把自己当成为官为士者的“家”,和士人本是一家人,体现了人本主义作风。后来,无论大臣,还是平民,见了宋朝皇帝,可以不下跪,也可以直接叫皇帝为“官家”。

四两拨千斤的饭局——杯酒释兵权?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言,我已谕矣。”聪明。顷之,上与故人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守信等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惶恐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上曰:“不然,汝曹虽无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何?一旦以*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也。”守信等乃皆顿首泣曰:“臣等愚不及此,唯陛下哀怜,指示可生之路。”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欲富贵者,不过多得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使好田宅市之,王翦、萧何所以免祸。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稍嫌,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若非君臣偷安,力主和议,则寇准、李纲、赵普诸人,用之有余,安在为弱乎!

《宋史·太祖本纪》原文:太祖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广顺初,拜滑州副指挥。世宗即位,典禁兵。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危。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乘胜攻河东城,焚其门。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还,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呈德四年春,从征寿春,拔连珠砦,遂下寿州。唐主畏太相威名,用间于世宗,遣使遗太祖书,馈白金三千两,太祖悉输之内府,间乃不行。六年,世宗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裣校太尉。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视日下复有一日。夜五鼓,*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罗,即掖太租乘马。诸将皆裁拜,肃队以入。副都指使韩通谋御之,王彦升遽杀通于其第。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鸣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計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服衮冕,即皇帝位。

2、赵佶

宋徽宗赵佶(.05.0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1年2月23日-1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赵佶才华出众,精于书画,是历史上杰出画家和书法家,其痴迷书法,勤学苦练,练习书法一年用去2.5缸水磨墨,可见痴迷勤奋的程度。为了提高书技,赵佶广交天下名家,经常与书法家王冼、大书法家米芾等人切磋书技,也经常临摹米芾的书法,大臣因此提醒他“帝王写臣下之字,不妥”,赵佶闻之,沉思良久,曰:“谏之甚好,吾何不创自体?”于是他把画竹兰的技法,巧妙融入书法创作当中,创作出了一种前古未有的新书体“瘦金体”,对后世书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宋徽宗书法的“天下一人”是什么意思?时代主角宋徽宗赵佶给自己设计的签名是“天下一人”。这一个字看起来像个没连上的“天”,有时候脚伸得特别长,有时候又特别短,像个得意洋洋的戴帽子的小孩,却怎么也不愿意“出头”,是最著名的“花押”。在他的多数书画作品中,都有一个用三笔写就的四字落款。这个签名,除却是宋徽宗御笔之外,还以其霸气闻名——天下一人。为皇帝时,宋徽宗君临天下,万人之上,自称“天下一人”自然不过分。以书画来论,宋徽宗创“瘦金体”,绘“院体画”,堪称帝王中少有的艺术全才,在历代帝王中称“天下一人”似亦不为过。

宋徽宗为何因为名字原因何不重用吴倜?宋人吴倜任宁海推官时曾抵制过蔡京的无理要求。后经朝官推荐,徽宗赵佶欲委吴倜以重任。徽宗偶然向蔡京打听吴倜的情况,蔡京趁机报复,无中生有地说道:“此人傲慢执拗,目无圣上。”徽宗很吃惊,询问事情的原委。蔡京答道:“吴倜知道陛下的名字而不避讳,还用一个圈围起来,由此可知。”意指“倜”字右边的“周”将赵佶名字中的“吉”围了起来。徽宗听了默然不乐,吴倜升迁之议就此搁下。

“东邪”门下弟子也都有些邪性,大弟子曲灵风为博师傅欢心,就溜到大内偷书画文玩。那一日,偷出不少好物件,偶遇郭啸天、杨铁心二人,就说:“今晚大有所获,得到了道君皇帝所画的两幅画,又有他写的一张字。这家伙做皇帝不成,翎毛丹青,瘦金体的书法,却委实是妙绝天下。”——《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里的道君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徽宗创造出了“瘦金体”这一全新书法艺术风格,在23岁时写了《楷书千字文》赐给童贯,就这幅作品已经完美显示了瘦金体手法的诸般特征。宋徽宗的书法,杂糅薛稷、褚遂良、*庭坚诸人风格,取众人所长而又独出己意,称“瘦金体”。该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以书而论,“瘦金体”这一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后世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也从侧面肯定了宋徽宗的艺术天赋。

《宋史·徽宗赵佶本纪》(节选)宋史·徽宗赵佶本纪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十月丁巳生于宫中。明年正月赐名,十月授镇宁*节度使、封宁国公。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以平江、镇江*节度使封端王,出就傅。五年,加司空,改昭德、彰信*节度。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帘,哭谓宰臣曰:“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章惇又曰:“在礼律当立母弟简王。”皇太后曰:“神宗诸子,申王长而有目疾,次则端王当立。”惇厉声对曰:“以年则申王长,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皇太后曰:“皆神宗子,莫难如此分别,于次端王当立。”知枢密院曾布曰:“章惇未尝与臣等商议,如皇太后圣谕极当。”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相继曰:“合依圣旨。”皇太后又曰:“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于是惇为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处分*国事。庚辰,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百官进秩一等,赏诸*。遣宋渊告哀于辽。辛巳,尊先帝后为元符皇后。癸未,追尊母贵仪陈氏为皇太妃。甲申,命章惇为山陵使。乙酉,出先帝遗留物赐近臣。丙戌,以申王佖为太傅,进封陈王,赐赞拜不名。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3、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几个名字的来历?王安石出生后,进士出生的父亲王益又为儿子取名安石,字介甫。“安石”本为东晋谢氏家族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谢安的字。当时的王氏家族在抚州来说也算是名门大族,其后也创下了王氏一门八进士的奇迹。王安石同胞兄弟中除他之外还有四人均为进士,因而也创下了一门五进士的奇迹。王益本是一个谢安的崇拜者,他为儿子取名“安石”,当然是希望儿子成人后能报效国家,并能像谢安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其后,王益的希望果真在王安石的身上实现了。父亲为他取一小名叫獾郎。为何取此小名?据说王安石刚一生下地,家人便看见一只小獾进入产妇的产房,因而父亲为之取此乳名。

王安石晚年还自号“半山”。熙宁九年王安石被罢职后便定居江宁(今南京市),并在城东七里的钟山半山腰处筑起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从而隐居起来。那时王安石还在房子周围开荒种起了树木花草,并将花木园取名为“半山园”,还自号“半山”。其后王安石将所居之房子和半山园全部捐献给寺庙,另觅新居。王安石有《题半山寺壁诗》注曰:“半山报宁禅寺,公故宅也。由东门(注:江宁城东门)至蒋山(即钟山),此为半道,故以半山为名。”其后人称王安石为“半山老人”。

王安石任相期间得了什么外号?20岁的宋神宗继位后,推行王安石的新法。由于新法的推行遭致苏轼、司马光等许多守旧的大臣、地方士绅等人的反抗,这时支持他变法的宋神宗对变法也有所动摇。而王安石则坚持改革,并大声疾呼“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用”的“三不足”的口号,更坚定了人们的改革信心。为此苏轼便送给王安石一个“三不足先生”的雅号。

王安石此间还有一个“拗相公”的外号。据说此外号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送给他的。据王安石自己说,当年他和司马光、包拯三人均在“制置三司条例司”任职。一天,包拯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请他们二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席间还有哥妓侑酒。王安石则认为酒宴太奢华,包拯不该这样乱花公款,于是大为不满。因之酒席上的他既不动筷子,也滴酒不沾。见此情景,包拯便亲自上前为王安石劝酒,王安石却仍然不动杯筷。其后,司马光便叫他“拗相公”。对于“拗相公”一号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由于王安石的性格很固执,即使是主张改革的同僚对他的新法提出了一点不同意见,他也不能接受,而当时的王安石更是对那些反对变法的声音充耳不闻,甚至置之度外。因之人称他为“拗相公”。“拗”,固执不听从,不顺从的意思。

王安石外号为何叫“邋遢宰相”?王安石的邋遢在中国历史上算是出了名的。据《石林燕话》中说,王安石有时一年都不洗一次澡,衣服也很少换,一身酸臭气冲天,人在老远就可以闻得到。由于他长期不洗澡、不洗脸,脸上沾上了厚厚的一层黑灰,其脸色发黑,家人以为他生病了,便为他请来医生。医生一看,告诉家人说,不是生病了,是满脸的黑灰,只要用水把脸上的黑灰洗掉就好了。经常不洗澡的王安石全身长满了虱子。有一次神宗召见王安石,看到他满脸的胡子上尽是虱子,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安石见神宗在那里笑,不知所措。等王安石出了门之后,王安石的部属才告诉他皇上笑他胡子上长满了虱子。据说“邋遢宰相”却讨了一个很爱整洁干净甚至有点洁癖的老婆。这对于“邋遢宰相”而言可是个福音哟!

如何优雅的扳倒一位当朝宰相?《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一代名相就这样罢职了(熙宁八年安石复相,九年又再罢相,晚年退居卒于金陵)。

4、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苏轼,谐音“舒适”。号东坡居士。忠州城东有一山坡,被白居易称为”东坡“,他于公事之余,常到坡上植树种花,也写了不少诗作,如: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种花》;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别东坡花树》;出外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苏轼被贬到*州后,当时的境遇、心情和和当年白居易谪贬忠州时颇相似,因此自号“东坡居士”。不仅如此,“东坡”的名号还与《东坡》的诗有关: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轼的父亲苏洵《名二子说》阐释了为二子命名的深意。他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苏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对于一辆车来说各有用途,缺一不可,而车轼则似乎是作用不大,可有可无,但一辆车如果缺了“轼”,也就不成其为完车了。由于这根横木有些过于张扬显露。所以苏洵在给苏轼取这个名字时说“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反映了当时苏洵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儿子的个性能充分发挥,又担心他过于张扬而遭人嫉妒,于是他又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而对于另一个儿子苏辙,苏洵则想对比较放心,取名为“辙”,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虽然“辙”不像“轼”那样引人注目,却也不易遭人嫉恨。

从苏轼、苏辙兄弟的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名字的奇特之处就是都与车有关系。苏轼名字中的“轼”,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说文》中解释道:“轼,车前也。”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而苏辙名字中的“辙”,本义是指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的句子。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在为人处事方面,苏辙相比哥哥苏轼,要内敛得多。

苏轼为何自号“东坡居士”?原因有二:一是源于“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首古诗的题目很特别,就叫《东坡》,具体的地点在当时的*州治*冈(今属湖北)城东。苏轼曾经被贬*州,在当地任职多年。但当时被贬的时候,苏轼的人生困顿到了极点,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幸好,此地有他的一个老朋友,名叫马正卿。这个老朋友看到苏轼今天如此落魄,就给他申请下来一片荒地。虽然说这片地并不见得就一定得苏轼带来多好的生活改观,但是终究可以让他能够衣食自足。这一块荒地,就是东坡。在这一篇荒地当中,苏轼经历了他人生最为黑暗的一段岁月。他亲自躬耕于田地之中,亲手种出来粮食,还栽种了一些果树。最后还在这一块荒地的旁边盖起了一间房子,命名为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其二,苏轼很仰慕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唐王朝任职左拾遗的白居易感时伤国,针砭时弊,得罪当时权臣,被贬为忠州刺史。身处逆境的白居易,自寻乐趣,常到忠州城东坡上种植花木,“享闲适之乐”,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谪居忠州时的诗作中,多有“东坡”之诵。如《东坡种花》:“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步东坡》:“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认为自己贬谪*州时的境遇心情和白居易贬谪忠州时颇为相似,于是便以白居易喜爱的“东坡”作为自己的号。“苏东坡”也由此名扬四海,千古流传。为了表达归属感,也为了表达对于这块土地的纪念,还为了表达对于老朋友的感激之情,他此后就以“东坡居士”自居,后人称之为“苏东坡”了。

苏轼的其他称呼?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诗歌方面与*庭坚的并称“苏*”,与陆游并称“苏陆”,在书法方面“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开创“尚意”书风,其作《*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蔡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中之一,合称“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州。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指的就是苏氏父子。

古人的谥号可以是一样的么?如苏轼和欧阳修的谥号都是文忠。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景的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欧阳修、苏轼谥号都是文忠,苏是南宋追谥的,二人的集子就分别叫《欧阳文忠公集》《苏文忠公集》,而曾国藩的文正,相当于包拯谥文正、范仲淹谥文正一样,更有儒雅的风范在其中。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只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

元祐*人碑的建立,也是宋朝朋*之争的一个总结。宋哲宗的年号(—年),在这些年间,苏东坡的蜀*当权。元祐*人碑是哲宗元祐年间当*的三百零九人的黑名单,以苏东坡为首。碑上有奉圣旨此三百零九人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之语。皇家子女亦不得与此名单上诸臣之后代通婚姻,倘若已经订婚,也要奉旨取消。与此同样的石碑要分别在全国各县树立。随后一百多年间,碑上人的子孙,都以碑上有他们祖先的名字向人夸耀。这就是元祐*人碑在历史上出名的缘故。在徽宗崇宁五年(年)正月,出乎神意,天空出现彗星,在文德殿东墙上的元祐*人碑突遭电击,破而为二。

中国有句俗语“盖棺定论”,孝宗皇帝对苏东坡的天才写照,至今仍不失为最好的赞同。南宋的高宗皇帝坐在新都杭州,开始阅读苏东坡的遗著,尤其是他那有关国事的文章,越读越敬佩他谋国之忠,越敬佩他的至刚大勇。为了追念苏东坡,把苏东坡的一个孙子苏符赐封高官。所有这些举动,都使苏东坡身后的名气地位达到巅峰。到孝宗乾道六年,赐他谥号文忠公,又赐太师官阶。到今天,各种版本的苏文忠公全集上的卷首,都印有皇帝的圣旨,和皇帝钦赐的序言。兹将封他为太师之位的那道圣旨转录于后: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媛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迪,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殿学士谥文忠苏轼,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柯,论事肯卑于陆質。方嘉佑全盛,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之中伤。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悠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佑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论世。禟九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

《宋史苏轼传》原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苏东坡》

5、欧阳修

欧阳修(7年-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治家、文学家,且在*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文圣是谁?譬如为我们熟知的诗圣杜甫,就是因为他的诗歌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诗有诗圣,文也有文圣,那么文圣是谁呢?一说是孔子,孔丘被后世尊称为"文圣",这个"文圣"的意思是文化的圣人。另一说是欧阳修,欧阳修被尊称为“文圣”,是指他的散文成就达到极高境界。这个“文圣”与孔子“文圣”不可混为一谈,此“文”指文章。尊称欧阳修为文圣,则是指其文章达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境界。欧阳修一生写了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六一居士”由来?欧阳修又号“六一居士”,他曾对此说明:“古籍一千卷、书一万册、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老头子一个,故号‘六一居士’。”从这个别号,我们可以看出“六一居士”之号事实上与“醉翁”之号同出一辙,给人迭合之感。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

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醉翁”之号的由来?欧阳修在他的传世美文佳作《醉翁亭记》中,交代了他“醉翁”之号的由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宋史·欧阳修传》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人”。自是,朋*之论起,修乃为《朋*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书法真迹《集古录》

6、岳飞

岳飞(年3月24日—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自建炎二年(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纷纷响应,夹击金*。岳家*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和宋*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有“撼山易,撼岳家*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的由衷敬佩。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说岳全传》中说,大鹏金翅鸟因在佛祖座前嫉恶如仇,啄死女土蝠,被贬往东土投胎,生为岳飞,所以名飞(大鹏展翅飞翔)。《宋史·岳飞传》:“飞生时,有大禽若鹄(天鹅),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因为其出生时,正好有一只大鸟在屋顶飞鸣,于是就起名“飞”,并取字“鹏举”。

岳飞出生于公元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晚,当时属于河北真定府(今正定)路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汤阴县永和乡的一个农家,父亲名叫岳和,母亲姓姚。相传,岳飞出生时,正好有一只大鸟落在屋顶。为此,其父岳和特意为儿子起名“岳飞”,取字曰“鹏举”。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岳和希望自己的儿子具有展翅高飞、鹏程万里的远大志向。古语云:“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北宋钦宗年间,金兵大举南侵,徽钦二帝被俘,中原生灵涂炭。此时,自幼立志报国的青年岳飞,长跪母亲面前,表达了意欲告别母亲,决心以身许国的意愿。大义凛然的岳母,值此生死难定的离别之际,毅然决然,在儿子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作为母训。此后十数年间,岳飞率领岳家*百战疆场,历经艰险,所向披靡。可叹宋高宗、秦桧等一意求和,竟自毁长城,陷害岳飞致死。直至数十年后,岳飞才得平反冤狱,改葬西湖栖霞岭,追谥武穆。

岳家*是民间的习惯叫法,官方正式番号是”御营后护*“。岳飞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岳飞治*,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以身作则体恤部属,岳家*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纪。连金*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公”的由来?因为在古代“公”是对人的尊称。史实记载的,有据可查的包公,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绩卓著,更能再现历史上包公的本来面目。包拯年幼时便仰慕古代圣贤,有“竭忠死义”之志,有着长大后实现治国安天下的抱负,因而孜孜不倦地研读经史之类的书籍,汲取其精华,以培养自己造福民众的能力和高尚的情操,更好地探求治国安民之道,为将来报国为民做充分准备。他在一首明志诗中写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为民的道德准则和决心,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为民造福,留名史册的志向。包拯作过端州(今广东省高要县)知州。那里出产一种名贵的砚台叫端砚,是进贡皇帝的贡品。从前任知州的官员,每年都要在进贡朝廷的数额外,加征几倍乃至几十倍,以便去贿赂权贵或中饱私囊。但包拯却没有这样作,他离任时,连一块端砚也没带走,当地百姓赞叹不已,但又感到过意不去。有人用*布包了一块,偷偷地放在他的官船中,包拯发现后,立即把砚投入江心。据说不久包拯掷砚处的江中出现了一座沙洲,后人称之为“墨砚沙”,以褒扬包拯的清廉。包拯从不徇私,不通关节。他在家乡庐州任知府时,他的叔伯舅舅肆无忌惮,横行乡里,触犯刑律,包拯照样当堂定罪,责打一顿。包拯晚年,曾立下这样的家训:后世子孙为官如有贪赃枉法者,生不得归家,死不得归葬。

包公戏里包拯的两个特殊称谓的由来。在传统戏曲中,包公戏颇占优势。包公名拯,字希仁,做过龙图阁直学士,所以戏里称他“包龙图”。但在包公戏中,除了“包龙图”外,还有两个本来与包拯并不相干的特殊称谓,这就是“包黑子”和“包文正”,这是怎么回事呢?先说“包黑子”。历史上的包拯,其肤色实如常人,根本不像戏曲中所描绘的那么黑。他之所以被称为“包黑子”,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说黑色是刚正无畏的象征,代表铁面无私,称他“包黑子”,与包拯无私断案的史实相符,乃属褒称。二是源自小说描写,例如《三侠五义》第二回里,写包拯刚出生时外貌“黑漆漆”的,七岁时“起名就叫黑子”,不久又改名“黑三”,因此民间就有了“包黑子”的叫法。三是借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移花接木,改“梅龙图”为“包龙图”。据该书所记,漳州有条河叫乌脚溪,渋足者皆肤黑如墨,饮其水者即患病。龙图阁直学士梅公仪有一次要渡乌脚溪,让人轮流背他,不慎坠入水中,上岸后虽未患大病,却从此“举体黑如昆仑”。包拯也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因此初编包公戏的人就把梅公仪体肤乌黑的形象移植于包拯,因而就有了“包黑子”的称谓。再说“包文正”。包拯死后谥“孝肃”而非“文正”,戏中却称他“包文正”,说法也有二。一是源于小说《七侠五义》,其中第三回写道:“宁老先生······给包公起了个官名,一个‘拯’字,取意将来可拯民于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取其‘文’与‘正’,岂不是‘*’字么,言其将来理国*,必为治世良臣之意。”小说把包拯的表字“希仁”改为“文正”,含“*”字意,明显是褒扬之辞,戏曲采用了这种说法。二是和北宋名臣范仲淹联系起来,把包拯挂靠在范氏名下,以示名臣相带,提高包拯的声誉,让包公的艺术形象更加深入观众内心。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治家,声望极高,又几乎是包拯同时代的人,而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包拯字“希仁”,两人表字仅一字之差,编剧者为提高包公形象的知名度,就用范仲淹的谥来作包拯的字,自然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因此包公戏里就有了“包文正”的称谓。

在京剧里,包拯的脸谱属“黑色正整脸”(面部整个涂成黑色),象征着他有刚强的意志,不畏强暴,不媚权贵,不徇私情,被誉为“铁面无私”。两道紧锁的双眉表现他忧国忧民的心情;为了扶保大宋王朝和解除百姓的疾苦,不分昼夜辛劳工作,难得一展双眉。额上涂成白色的弯月,除表明他的品格像月亮般清新皎洁外,还根据传说表明他是“阴阳二官”,有日断阳,夜断阴的非凡本领。作恶之徒逃到阴间,他也能追究查办。包拯还被封为“阴阳学士”,也就是通阴阳、有学问的先生;可是因为加上了“阴阳”二字,朝野上下传开后,大家就认定他能“白日断阳,夜间断阴”。这是传说吗?其实在相关的公案武侠小说里并不是,因为在这些故事里,包拯其实是魁星下凡,也就所谓的“星主”,加之他的几件法宝,便也有了几次入阴间断案的描写。

包公额头上的"月亮"的由来?包公生下来皮肤比正常人的要黑,而且包公头上的月牙也不是什么胎记,这是因为包公的嫂子为了不让包公争夺财产,想害死包公,让年纪很小的包公去井里帮她捞首饰,正好撞在石头上弄出来的一个月牙形状的伤疤!

包拯为什么又被叫“包龙图”?包公又叫“包龙图”,一般只有在小说和戏剧中见到。如明代小说《警世通言》,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一章,《铡美案》剧中,有“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唱词。 包拯在出仕后写过一首五言律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前四句讲的是他修身处世的原则和立志做国家栋梁的抱负;后四句是表示他希望国富民强,百姓能安居乐业,他要汲取历史上为官者的经验教训,作一个无愧于后人的好官。这首诗实际上成为了指导他一生行动的准则。 这故事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关,说的是北宋真宗皇帝赵恒的妃子李宸,产下第六皇子赵祯,即后来的宋仁宗皇帝。然刘妃心生妒忌,与太监郭槐合谋定计,用死狸猫换出皇子并向真宗报喜,说是刘妃所生,接着诬说李妃生了个妖怪。刘妃遂被扶为正宫,李妃则被打入冷宫。 后来李妃逃到陈州(宋升为淮宁府,属河南)。真宗死后,仁宗赵祯继位。李妃被贬十八年后,有回包拯到陈州放粮,李妃闻知,向他伸冤。包拯问明原委,回朝密审了郭槐,取得了确凿证据,乃将实情禀告仁宗,赵祯很快就把母亲李妃接回皇宫。对此,仁宗非常感激包拯,亲自绘画了一幅包拯的半身像赐予包拯,以示褒奖。因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故而仁宗皇帝绘的图画便称为“龙图”。“龙图”不是可以随便乱挂的,仁宗就给包拯赐造一座楼阁,专供张挂“龙图”之用,称为“龙图阁”,也作为包拯的官府。后来,仁宗又封包拯为“龙图阁直学士”。自此,“龙图阁”就正式作为一种官的名称,包拯也就叫“包龙图”了。

包拯为什被称为“包青天”?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在京剧舞台上,包拯是一个神、人合一的理想化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他有御赐的尚方宝剑和三口铜铡(分别为:龙头、虎头、狗头铡)不管是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庶民百姓,只要犯有罪行,他都有权处置。他身边还有一批武艺高强的侠客义士协助他惩恶扬善。在百姓心目中,他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在包公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铡”:《铡包勉》、《铡美案》、《铡判官》。《铡包勉》写的是包拯的嫂嫂(也是包拯的抚养人)之子包勉作县官时贪赃枉法,包拯大义灭亲,将侄儿包勉依法处以极刑。《铡美案》写的是当朝驸马陈士美,隐瞒原籍家中已有妻小的真情,招为驸马。当妻子、儿女逃荒到京城前来寻找他时,他不但不认,还派人追杀妻子、儿女,欲掩盖真相。陈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告到包拯处。包拯不顾公主与太后的百般阻拦,毅然将陈士美用铡刀处死。在《铡判官》中,包拯为替屈死的民女柳金婵申雪冤枉,亲自下阴曹地府追查,终将私改“生死簿”,包庇真凶的判官张宏抓回阳间正法。从这三出戏的故事不难看出,为什么一千多年来老百姓把这一历史人物称为“包青天”,而且至今仍把为官清正,执法严明的官员称为“当代包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代表,包公的艺术形象历经元、明、清三代已基本形成,其后又被浓墨重彩的涂上了“法官”、“侦探”、“忠臣”和“青天”的几道大手笔,历史的真实与演绎的文化以不断变换的“脸谱”吸引着广大观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对包公形象的描绘也各有侧重,它反映了当时儒家思想统治下的*治特点,也充满了平民、艺人及文人当时的生活情趣和想象成分。

《宋史·包拯传》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8、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治家、文学家。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为何改名“范仲淹”?北宋人范仲淹,以一篇《岳阳楼记》在中国文学史上芳名永存,而且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成了有识之士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座右铭。文如其人。范仲淹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两岁时,父亲不幸病故,家中的生活失去了来源,无奈,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到长山一姓朱的人家,他随之改姓朱,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叫说,直到他参加科举考试时,用的都是朱说这一名字。曾巩《范仲淹传》则说:“仲淹二岁丧父,而母改适长山朱氏,故从继父姓。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第,曰朱说。后丧母,服除,始复其姓,而改今名。”宋史本传称:范仲淹“举进士第,为广德*(今安徽广德)司理参*,迎其母归养;改集庆*(今安徽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富弼的《范文正公墓志铭》:“公既长,未欲与朱氏子异姓,惧伤吴国(按,其母谢氏赠吴国夫人)之心,姑姓朱;后从事于亳,吴国命,始奏而复焉。”富弼的说法,则源于范仲淹行状。南宋楼钥撰《范文正公年谱》,则沿用这一说法:“天禧元年丁巳,年二十九。迁文林郎,权集庆*节度推官,始复范姓。”曾巩《范仲淹传》则说:“仲淹二岁丧父,而母改适长山朱氏,故从继父姓。大中祥符八年登进士第,曰朱说。后丧母,服除,始复其姓,而改今名。”曾巩向以文章名世,且曾受范仲淹亲炙,既然他称范仲淹复姓更名的时间是在“丧母、服除”之后,自然影响深远,于是成为纷纭异说的肇端。南宋王偁撰《东都事略》,便沿袭了曾巩的说法:“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改适长山朱氏,故冒朱姓,名说母丧去官及终丧,乃归宗,易今名。”一方面,淹迟、淹泊、淹没、淹留、淹滞、淹塞、淹蹇等等,最能反映他的坎坷不幸;另一方面,淹贯、淹通、淹识、淹博、淹该、淹雅、淹穆、淹华等等,最能代表他的志向追求。一字之选,涵义双关,兼顾褒贬,既可反映他的过去,又可代表他的将来,既可反映他的不幸,又可代表他的企盼,真可谓匠心独运,妙不可言。笔者并不否认,这里有可能受到了王通字仲淹的启发,但主要还应归结于他的睿智、博学和巧思。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年),朱说在广德任职期满后,升任擢文林郎、权集庆*(今安徽亳州)节度推官,依然负责案件审理等刑法事务。就在这期间,朱说上书朝廷,便给皇帝上了一折《改姓表》,奏请恢复范姓。得到朝廷许可后,他又因为敬佩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文章,而给自己取名叫“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为何是是宋朝第一个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官员?在宋代,“文正”这个谥号是授予文官的最高等级。当初北宋名臣夏竦死后,朝廷计划给他的谥号是文正,但极为较真的司马光死活不同意,因为他认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夏竦还不配,最后还是改成了“文庄”。对于“文正”这种高大上的字眼,皇帝是不肯轻易给人的,整个宋代得到这个称号的也不超过10个人,据说范仲淹是宋朝第一个得到这个谥号的人。范仲淹是个特别忧国忧民的*治家!他心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伟大志向,整天表情严肃神情忧郁,他居庙堂之高,担心老百姓穿不暖吃不饱,处江湖之远,又担心皇帝胡作非为干坏事,可以说是进也忧,退也忧。钱钟书说,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但你看范仲淹的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为何是民间外号最多的宋代*治家?他的第一个外号叫“范履霜”。"范履霜"是范仲淹的外号。陆游《老学庵笔记》曰:"范文正公酷好弹琴,唯有一曲《履霜》,时人故号范履霜。"陆游《剑南集》中亦咏作:"酒仅三蕉叶,琴才一履霜。"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说,“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第二个外号叫“吃齑宰相”。范仲淹幼时生活极其艰苦,“日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虀数茎,入少盐以啗之。如是者三年”。早上做了菜泡饭,冷冻成冰之后,划成四块来吃,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后来范仲淹又得到了“小范老子”、“穷塞主”等雅号,没有一个是不好的,三起三落范仲淹,四贬四升文正公,为何得到了“三光”的绰号。这也说明了范仲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为何说范仲淹是边塞词的开创者?范仲淹后来改行做了武官,负责在西北和西夏人做*事斗争。在*事上,范仲淹不是个刺头,而是个老谋深算的战略家。他不会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更不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采取积极防御*策,培养出许多像狄青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并训练出一支作战强悍的部队,为宋朝西北边境的安全立下汗马功劳。在西北戍边期间,范仲淹写下了一系列的《渔家傲》词,气势悲壮苍凉,意境雄健刚烈,开豪放派宋词的先河。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塞上之秋,战地风光万物萧瑟,不同于江南的绿意满眼繁花似锦,悲凉的胡笳伴随着长河落日,颇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从写景来看,这首词已经突破了北宋早期花间词的窠臼,境界直白雄浑,仿佛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范仲淹五十岁开始*旅生涯,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即使是浊酒一杯,但是“举杯销愁愁更愁”,乡思犹如自己的影子,挥之不去。范仲淹虽有乡关之思,但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所以“燕然未勒归无计”。想到此,白发萧萧的将*和常年征战在外的将士们,不禁流下了热泪。范仲淹留存于世的词作不多,这首词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开启了宋代豪放词的新声。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这段文字出自罗贯中编著的《三国演义》,是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昔者蜀汉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又敏于*事,有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故而得此赞誉。今日煮酒一壶,历数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谁能与之比肩?范仲淹算得上一位。范仲淹传下来的不是一世荣耀,而是这篇《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宋史·范仲淹传》原文: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司理参*,迎其母归养。改集庆*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日:“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日:“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日:“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日:“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且日:“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日:“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殿中侍御史韩渎希宰相旨,请书仲淹朋*,揭乏朝堂。于是秘书丞余靖上言日:“仲淹以一言忤宰相,遽加贬窜,况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乎?陛下既优容之矣,臣请追改前命。”明年,夷简亦罢,自是朋*之论兴矣。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日:“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9、文天祥

文天祥(6年6月6日-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改过二次名字的民族英雄状元文天祥。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考取进士第一名。二十一岁,成为状元郎,并由皇帝亲自改字为宋瑞。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文天祥小时候本名文云孙。其父文仪一生不曾做官,但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经常一盏孤灯,通宵苦读。少年文天祥每天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接受父亲教育,然后写作、吟诗。科举考试见证了文云孙的才气;同时,他的名、字都是科举考试的产物。年,18岁的他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同年中选吉州贡士。此时,文云孙改名天祥。两年后,文天祥到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科举考试。会试斩关,进入殿试。殿试时,他突然病倒了。如果错过此次机会,要等上三年;对于满腔热血的文天祥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带病赶到考场,像赶集一样,挤了进去。意外的是,他出了一身汗,顿时感到全身舒畅,头脑清醒;一看题目,居然是平时最感兴趣的“问天道人极”。于是,便如当今考语文考试时碰到平时写过的作文一样,略加思考便挥笔立就。事后,当时的考官王应麟称其文章“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天子宋理宗定名次,把文天祥取为一甲第一名,及当期“状元”。

文天祥为何又名宋瑞?文天祥原本姓文,他的“宋瑞”一名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宋理宗宝佑四年(年),文天祥赴京殿试时,考官把他的卷子列为第七名,理宗皇帝赵昀亲临集英殿阅读考生的卷子时,把文天祥的卷子提到了第一名。参与复审的著名学者王应麟在一旁称赞道:“这份卷子,议论卓绝,合乎古圣先贤之大道。文中表现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我为陛下得到这样的人才致贺!”卷子是密封的,拆开一看,考生姓名叫文天祥。理宗皇帝觉得很吉利,高兴地说:“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文天祥也很喜欢理宗皇帝赐予的这个名字,于是,“宋瑞”就成了文天祥的又一个名字。

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为何被称为“宋亡三杰”?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于是,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真正应了他所写的那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张氏名为“择端”,字“正道”。《礼记·燕仪》:“上必明正道以道民。”其名和字深刻地烙下了儒家思想的印记,可知其父辈对儒家的道德观念相当尊崇。

“翰林张择端”来历?金人张著的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卷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跋文首先称他“翰林”,这个“翰林”不是翰林学士院里的文官,而是翰林图画院里的画家。雍熙元年(公元年),宋太宗赵光义设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知名的肖像画家、界画家和宗教画家。

《清明上河图》人物都有姓名?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古名画的研究,数不胜数。画中人物的服饰、路边的小吃糕点,甚至就连店铺的小杂货都被拿来一一推敲琢磨,只为还原当年汴京街头的热闹,解读当时的历史、背景、各种故事。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研究画中每一个人物的身份,甚至是姓名。历经十年,作者冶文彪通过各种史料研究,从画中蛛丝马迹出发,让这个人物有名有姓地复活了,而《清明上河图密码》也让众多网友称奇。究竟画中人的姓名故事是否真有其事?一条“《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的长微博也在网络引发喧哗。网友大呼:“长这么大才知道画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我读书少,你别骗我!”作者冶文彪走入画中,从一点点蛛丝马迹中顺藤摸瓜,不但高度还原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还将《清明上河图》中个人物全部复活。在书中,这幅巨作中的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甚至有自己的身世。然而,究竟冶文彪笔下的这些人物,真实性有多少呢?人物的故事又有多少是可信的呢?虽然有众多历史考证作为依据,但是这毕竟还是一本推理悬疑小说,这些人物的还原究竟是否真的存在历史依据?“为了呈现尽可能真实的历史细节和人物对白,冶文彪潜心研究宋朝的世俗风貌、货币物价、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而对于书中所述,那些星罗密布般出现在虹桥四周的卖饼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线和细作的解读,也得到了一些历史研究者的认同。多年来,后人对《清明上河图》做了N次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画中的这个人物本身。这些人姓甚名谁?为什么出现在这幅画中?他们都有什么出身来历?当时在做什么?在画外又有什么样的命运?喧闹的虹桥,一抬轿子徐徐穿过,里面坐着的正是蔡京。而星罗密布般出现在虹桥四周的,卖饼郎、跑腿、挑炭夫等都是眼线和细作,他们或由金国杀手伪装,或是高丽派来的卧底,更有与北宋高官勾结的亡命之徒......《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千古奇局,祥和之中风雨欲来,贩夫走卒之间,埋伏着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人物。要解读这旷世奇局,全图“画眼”是才是破局关键。

《清明上河图》名字的由来?《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清明上河图》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7厘米;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清明上河图》因其独特性和知名度,从一幅画的名称变化成为形容词。例如市井繁华景象,就常用“清明上河图”来形容。如清代蒙古族人崇彝记载北京道:“三月初一至初五日,为东便门内南河沿蟠桃宫庙会。沿堤摊棚林立,百戏杂陈。自崇文门以东至此三里之遥,车马喧阗,人烟杂沓,有《清明上河》风景。”清代满族人震钧在北京东便门内太平宫也看到:“地近河堧,了无市聒。春波泻绿,堧土铺红。百戏竞陈,大隄入曲。衣香人影,摇颺春风,凡三里余。余与续耻菴游此,輙叹曰:‘一幅活《清明上河图》也。’”清代苏州名胜狮子林,“每当春二三月,桃花齐放,菜花又开,合城士女出游,宛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甚至在南国广州,也有其名气:“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舟……又曰大良龙凤船,舟极华丽,设轮而转,作鞦韆戏,仿彿《清明上河图》所有,尚为升平盛事。”画卷犹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起伏跌宕,动静结合,长而不冗,实为作者长期深入生活而最终形之于笔墨的艺术结晶。此图最为珍贵之处在于它详尽地记录了当时的真情实景,与文献记载大多相符。明代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记》中这样写道:“所谓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而笔力简劲,意态生动,隐见其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其错误改窜之际。殆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非昼想夜思月累岁积不能到,其亦可谓难矣。”《清明上河图》早已不再是一副图画的名称,而是风俗画和长卷的代称,甚至成为市井繁华的别称、形容词。作品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高清全本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著,《姓名与社会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年版

[2]赵瑞民《姓名与中国文化》海南人民出版社年版

[3]邵妍.《百家姓》文化研究及其教学策略.山西大学学报[J].(10)

[4]《鲜卑与隋唐帝姓略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兼姓氏学名著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