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盗墓笔记》。
展会上,不少主流厂商还不约而同的推出了宽板、大板产品。德仕地板的负责人告诉,以前地板工艺落后,大板、宽板容易出现变形、稳定性差的情况,但随着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大板、宽板美中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且以其温暖柔和、自然宜人、隔音、脚感好等优点成为家居地板的新潮流。另外,竹木地板、拼花地板、真皮地板也是本届家博会的亮点,展现了地板的艺术性和个性的装饰效果。
作者:闵良臣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的案件经报道见报后引发强烈反响。据悉,当事人家属再次遭到相关部门的威胁、恐吓和调查。(4月23日《中国青年报》)笔者看来,《中国青年报》的后续报道中主要告诉读者两点,一是“白宫”举报人家属在报道出来后仍遭到当地官员恐吓;二是因报道在阜阳市*府部门引起极大反响,很多人议论纷纷——大概迫于压力,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不得不向市里领导汇报有关情况。张治安如何向他的领导汇报,我们不能臆测。可依常识,这个“一把手”又能汇报什么呢?他能汇报自己“有错”乃至“有罪”?依常理推测不会。你说他能汇报因为举报人得罪过他,他就要部署区检察院和纪委收集举报人的材料,随后就是将举报人带走、拘留、逮捕,然后是蹊跷死亡?不会。因为这样做,且不谈什么“司法独立”,至少说明不合司法程序,不是在“依法治国”。再说,这个“一把手”的所作所为虽然不能说在此次媒体报道之前尽人皆知,似乎也不能说全是“暗箱操作”。他拆除一所小学,违法占地,耗费巨资建成美国白宫样式的新大楼有目共睹。而他到底向多少官员行过贿,我们这些局外人当然不知,但从此次媒体报道中毕竟也还是能看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报道中一句“张治安行贿金额中有10万元被法院认定为张华琪索贿”就可以证明张治安在向官员行贿这一点上不是“小打小闹”。既然连当地法院公开认定这个“一把手”有进行巨额行贿事实都不能影响其“前程”,甚至“据知情人透露,去年,阜阳市委曾提名他做副市长,因为行贿劣迹被省里否决,可以重用,不能提拔”,张治安又还有多大的“过错”不敢向市领导进行汇报的呢?又还有什么行为能算得上他的“罪过”呢?既然这个“一把手”不可能向市领导汇报他有过错或有罪过,那么就只能就媒体报道中一些“说法”进行“汇报”了。可他又能如何汇报呢?依常情,他绝不会汇报说《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完全属实”或“基本属实”。因为如果是那样,他也就不必再去汇报了。可既然上面所说这些都不可能汇报,那么这个“一把手”又能向他那儿的领导汇报什么呢?这大约是很多读者都想知道的吧。河南闵良臣
德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汉斯曾指出:一部作品被读者首次接受,包括同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中就包含着对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体验。[3]文学作品被接受,绝不单单是内容对读者的单方面吸引,更多地是实现文学作品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读者对该作品或表示赞同或显示反对的审美活动。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是带着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评价观念去阅读品鉴,而将自己所熟知的中国文学作品相比较也是自然而然的。当学生读到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里的“亲爱的,我会永远爱你,一直到四海枯竭。到太阳把岩石烧裂!”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诗经》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会想到《上邪》中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当学生读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会立马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故事,接着就会出现“为什么这两篇作品会如此相似”的疑问。英美文学教学中必须要对这种潜在的疑问加以科学地引导,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含义和方法,从而培养自觉的比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