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了威兰达,想买燃油版高配,22.68万那款,你觉得怎样?”
老人摆寿宴,几乎整个家族都出席了,同桌一位多年没见的亲戚跟我聊起了买车的事。
“威兰达当然是好车。”我说道,“但同样的预算已经能买混动版了,我觉得那是更好的选择,不仅更省油,还更安静、更平顺,驾驶体验高级很多。”
“混动的就不考虑了,总担心开久了容易坏,听说电池修起来挺贵的,而且还容易爆炸……”
容易坏?修起来贵?还爆炸?确定我们聊的是丰田混动,而不是某新势力吗?本来我有N句反驳的话要说,但都吞到肚子里了,毕竟对方是长辈,而且看似已经下定了购买决心,于是我便礼貌性地回答道,“您说得有道理,还是燃油版好。”
老一辈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选择自认为相对稳妥的产品,这当然可以理解,但跟这位亲戚聊完后,我对近段时间闹得挺火的“禁售燃油车”言论有了更大的质疑——现在买车只认燃油车的依然大有人在,难道他们的需求就可以忽略了?难道他们就不配买车了?
要知道,在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车销量构成中,新能源车占比仅为24%,燃油车占比达7成以上!在轿车领域,8月份销量过万的车型有32款,其中有24款是燃油车,轩逸、朗逸、卡罗拉等老面孔的销量依然稳如泰山。
都说新能源是大趋势,那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买燃油车?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还是说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为了找到最真实的答案,我决定到一线市场做一次探店调查。
纯电产品摆在C位却无人问津
探店选择在十一假期进行,目标是合资、本土、豪华三大类品牌的4S店。为了确保真实性,我全程都是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与店员及客人进行沟通。
首先来到的是上汽大众的4S店,该店门外停了不少ID.系列车型,一辆白色ID.3被摆在店内正对门口的位置,后面还有一块大屏幕在播放它的广告,环顾整个店面,没哪款车有这样的待遇了。
大众ID.3的展区布置比其他车型都要隆重,不难看出这是该店的主推车型。
“这车能试驾吗?”我指着ID.3问道。
“可以呀,但可能要等一下,负责这车的同事在忙。”前台的工作人员回答。
我在一旁等了十多分钟,一直没有销售顾问来接待,期间进店的客人不少,而且都是年轻人,但居然没有一个是来看ID.3的,他们都聚集在燃油车展区,途岳和朗逸这两款被摆在店内一侧的车是最多人“光顾”的。
尽管纯电动车展区宣传阵仗最大,但到店客户都去看燃油车。
ID.3明明是C位展车,但既没人来看车,又没人来接待,这究竟怎么回事?再三询问才得知,原来整个店负责ID.3销售的只有两个人,而且都是兼任的,这两人当时都在忙着给别的客户交车,一辆是凌度L,一辆是朗逸。
表面上在推广纯电动,实际上在努力卖着燃油车,怪不得把我晾一边呢。不过这也不能怪人家,谁叫到店的客人都是奔着燃油车来,客户的需求当然得优先满足。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奥迪和宝马的门店里,前者同样是把纯电车型(Q5e-tron)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同样是无人问津,后者则是把店内所有纯电车型(i3和iX)都运走了,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展示区,工作人员解释称纯电动车都被拿去“技术升级”了。
宝马4S店里所有纯电动车都被撤走了。
从宝马店员口中了解到,他们卖纯电动车的销售提成是高于燃油车的,但客户就是不感兴趣,i3上个月才收了2个订单,而燃油版3系的订单则有20多个,所以他们都集中精力主推燃油车了。
“这才是能过日子的车”
产品认知度低,销售人员积极性不高,这大概是德系品牌卖不好纯电动的原因,但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不是这次探店的目的,我要知道的不是为何电车卖不好,而是为何油车还能卖得这么好。
于是,我决定到日系品牌和本土品牌的门店继续寻找答案。
在黄埔大道的一汽丰田4S店里,我遇到一对刚下订RAV4荣放的年轻夫妇,他们订的是2.0L两驱风尚版Plus版,跟我那位老亲戚的选择很相似,趁他们在休息区等候,我主动上前跟他们攀谈起来。
接近正午时分,一汽丰田4S店里开始热闹起来。
“我们预算不多,又不想要最低配,所以就选2.0L版本了。”当我问起他们为何不买混动版,男人坦白告诉我,这辆RAV4荣放是他们结婚后购买的第一辆车。
“其实相同价格下还有很多纯电动车可选的,例如大众ID.4,你们有考虑过吗?”说实话,除了ID.4和AIONV之外,与RAV4价格相近、尺寸相仿的纯电动车确实不多,这是我故意找茬的问题,目的是看看燃油车的新用户对纯电动车的看法。
“纯电动总觉得不太放心,我们买车是想长期家用的,燃油车靠谱很多。”女士这样回答。
“这价位没啥电车可选了吧?ID.4我了解过,我们的预算只能买低续航的,家用很不方便。”男士补充道,看来我还是低估了对方对纯电动车的了解,被打脸了。“还是油车适合我们,尤其是丰田的,经济耐用,保值率又高,而且不用担心充电的事儿,这才是能过日子的车。”
这位男士的话,想必道出了许多燃油车用户的心声,所谓“能过日子”,不仅要使用成本低,购车成本、保值率、技术可靠性、出行便利性等,都决定了一款车能否“过好日子”,在这些方面,燃油车的固有优势自然会得到用户的重视。
好的燃油车同样能吸引年轻人
与那对夫妇互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