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科普面对面本期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TUhjnbcbe - 2024/12/26 14:48:00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https://m.39.net/pf/a_7465523.html
<

小明,你脸色这么差,怎么啦?

我拉肚子了,感觉肚子有点痛...

啊。。拉肚子,你吃啥了?

我拉肚子,你问我吃啥了干嘛?

我怕你食源性疾病嘛!尤其是你这直肠子!

啥玩意儿?说人话!

就是食物源性导致的感染等,有一系列症状,包括拉肚子啦...

我给你细细讲讲这一块的小知识!

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专家解答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为“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发展,食源性疾病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它既包括传统的食物中毒,还包括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食物过敏,以及由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慢性中毒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对人的危害?

专家解答

食源性疾病分为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和中毒性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呕吐、头痛、严重时心肝肾大脑缺氧性坏死等,其具体危害如下图所示:

因此,年我国开始建立全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系统。提供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提前开展疾病监测和防治工作。

三、食源性疾病多吗?

专家解答

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估算了细菌、真菌毒素、病毒、寄生虫和化学品等31种病原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负担,并指出全球每年有多达6亿人或近十分之一的人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品而患病,造成42万人死亡,其中5岁以下儿童12.5万人,几乎占食源性疾病死亡的30%。年卫计委在全国6省市的食源性疾病调查中初步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亿例食源性疾病病例。

四、关于食源性疾病的几小问

Q:

河豚鱼有毒吗?

A:

河豚鱼属于有毒鱼种,其毒性大小与河豚鱼的种类、捕获季节等因素有关。不同种类的河豚鱼毒性差别很大,有的河豚鱼属于弱毒(或无毒)级别,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安全食用。河豚鱼的不同部位毒性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以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而部分鱼种的肌肉一般为弱毒或无毒。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应剔出集中妥善处理,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加工食用的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经盐腌晒干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废弃物应妥善销毁。”

Q:

死河蟹能吃吗?

A:

河蟹生活在江河湖泊里,喜欢吃浮游生物、水草及死鱼、死虾等腐败的动物尸体,在体表、腮部、胃肠道内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活螃蟹可以抵抗和抑制这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一旦死后致病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的细菌还产生毒素,若人们吃了这样的螃蟹就会引起食源性疾病。另外,河蟹死后体内产生大量组胺,一般的加热温度也很难破坏它,易引起中毒,还易诱发过敏性反应,所以死河蟹不能吃。

Q:

海鲜类食品应如何保存?

A:

鱼贝类与陆生的动物不一样,鲜度非常易降低,生鲜贝类或冷冻食品,如果不妥善处理保存,很容易变质、腐败。所以我们在选购时要特别注意鲜度,比如购买活的淡水鱼。保存海鲜类食品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工作,鱼类的处理方式是先将鳃、内脏和鱼鳞去除,以自来水充分洗净,再根据每餐的用量进行切割分装后冷冻。海产品需要在-20℃以下才不会变质,考虑到冰箱的冷冻体积有限,我们最好一次不要买很多。

Q:

发芽的土豆可以吃吗?

A:

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龙葵素的物质,又称茄碱,是一种有毒性的生物碱。通常情况下,摄入少量龙葵素对人体不会有明显的害处,但如果一次性吃50g以上已变绿、发芽的土豆(约含mg龙葵素)就有可能发生龙葵素中毒。预防龙葵素中毒,关键在于不吃发青、发芽和腐烂的土豆,要烧熟、煮透再吃。吃土豆后如果口中有苦涩味和发麻的感觉,应立即停止食用,积极采取催吐法,减少龙葵素的吸收,以防中毒。

Q:

剩菜能吃吗?

A:

剩菜是否能吃,要看剩的是什么,剩了什么,储藏条件是什么,重新加热条件是什么。首先,将剩菜分为蔬菜,以及鱼、肉和豆制品两大类。其中蔬菜是最不适合剩的,反复加热会使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丢失严重,而且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较高,储存过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可能逐渐转变为亚硝酸盐。因此,建议剩蔬菜应尽量在24小时之内食用,这期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对于剩鱼、肉和豆制品,基本无须考虑亚硝酸盐的问题,而更需注意微生物的繁殖问题。食用剩菜时,一定要彻底加热。同时一定不要对剩菜进行反复多次加热,吃多少就热多少。

五、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专家解答

世界卫生组织为改善公众健康水平,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出《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1.保持清洁

2.生熟分开

3.烧熟煮透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六、罹患食源性疾病该如何做?

专家解答

症状较轻时多喝水,充分休息。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需要及时就医:

有明显的上吐下泻,且次数多,精神差;

进食后2-3小时内就出现相关症状,注意“发病时间越短,说明病情越重”。

END

原标题:《本期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面对面本期关键词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