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谈食物过敏非小事
TUhjnbcbe - 2024/7/9 16:22:00
白癜风怎样防治 https://m.39.net/pf/a_6466855.html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约20%-30%的人群受过敏性疾病困扰,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许多人认为过敏属于小毛病,无需在意。殊不知,过敏一旦严重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去年春节期间,家住北京市海淀区16岁的王强(化名)因过度食用海鲜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导致医院急救,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副主任孙劲旅的治疗下,王强逐渐恢复了生命体征。对此,本报记者联系到孙劲旅,就食物过敏问题进行了采访。

孙劲旅中国医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暴露于(通常是经口摄入)一种或多种特定食物,或含某种特定食物蛋白的食物,而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该病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是人体免疫细胞表面的免疫介导素作为媒介,将食物蛋白转导给免疫细胞,引起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在医学上称为免疫学机制介导。

任何食物均可诱发过敏反应,常见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有牛奶、鸡蛋、鱼类、贝类、花生、小麦等。根据食物过敏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IgE介导(速发型)、非IgE介导(迟发型)及IgE/非IgE混合介导(迟发型)三种类型。其中IgE介导也称为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一般在患者摄入或者接触几分钟到2小时。发病时可出现皮肤症状,如荨麻疹等;气道症状,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则是由一种细胞介导导致的过敏反应,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介导,发病缓慢,多发生在摄入或接触过敏原数小时或者数天后,常见为消化道症状(食物蛋白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过敏性结肠炎、婴儿肠绞痛等),也表现为皮肤(皮疹、瘙痒)及呼吸道症状(食物诱导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IgE/非IgE混合介导的食物过敏较为复杂,既有免疫球蛋白E介导又有某种细胞介导。特点是发病缓慢,多在摄入或解除过敏原数小时至数天后出现症状。混合介导的食物过敏局限在消化道疾病,主要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胃炎、胃肠炎,食管、胃或小肠壁有嗜酸细胞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间歇性腹泻,婴幼儿存在生长发育停滞。

食物过敏症状有哪些

食物过敏的症状表现比较多样,其中分为以下几种:

1.皮肤黏膜。食物过敏最早出现的症状为皮肤黏膜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或唇部肿胀,慢性病症状表现为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2.呼吸系统。食物过敏可以引起鼻炎、哮喘或两者同时发作等急性气道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堵、咳嗽、憋气、喘息等。这些症状通常表示患者过敏反应较为严重。

3.消化系统。食物过敏易引起消化道症状,急性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慢性病症状表现为慢性呕吐、腹泻(食物过敏引起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便血(食物蛋白导致的直肠乙状结肠炎),反酸(嗜酸细胞性食管炎)。4.严重过敏反应:发病迅速短至数分钟,累及多个器官,如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全身痒、荨麻疹、皮肤发红、咳嗽、憋气、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严重者症状持续加重,出现意识丧失、甚至休克死亡。

此外,食物过敏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尤其是有特应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应视为高危儿童。

值得注意的是,得知自己食物过敏后,应检查过敏原,避免威胁再次发生。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血清sIgE水平检测、斑贴试验、经口食物激发试验。

食物过敏是否可以治愈

食物过敏不能治愈,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当前唯一的对因治疗方法,70%-80%的患者在接受脱敏治疗后过敏症状明显缓解,但是其他患者效果不佳,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部分患者的过敏原数量在逐年增加。

儿童过敏与成人过敏在治疗上并无太大区别,主要治疗原则为:

1.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2.教育与管理。

3.药物治疗。抗过敏药物包括针对化学介质的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生物制剂等。

4.特异性免疫治疗。该治疗方法可以避免过敏性疾病的恶化,如从鼻炎进展为哮喘,预防新的过敏原出现,改善生活质量,副作用少。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前提是要明确患者的过敏原,建议儿童6岁以上再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严重的食物过敏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其症状是指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通常在暴露于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作,可出现皮肤黏膜、胃肠道、呼吸道、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是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E与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超家族成员FcεRI结合,形成IgE-受体复合物。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引起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表面的IgE偶联,从而产生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包括组织胺、缓激肽、白三烯、5-羟色胺等,这些炎症介质作用于不同的靶器官,使机体出现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系统症状,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除了食物之外,常见过敏性休克的诱因包括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肌松剂、放射性造影剂等)、昆虫叮咬、生物制剂(抗蛇毒血清、抗丙种球蛋白制剂、疫苗等),此外剧烈运动也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发生过敏性休克怎么办

医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时间在5分钟左右,蜂毒在15分钟左右,食物过敏在30分钟内。过敏性休克从发作到死亡的时间非常快,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因此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救治速度是关键:

1.迅速脱离过敏原。评估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和神志状态。

2.保证呼吸道通畅:给予4-5L/min高流量吸氧,同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3.在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必要时每5-15分钟重复注射。

4.建立静脉通路补液。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过敏时由于组胺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渗出血管外,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故应同时补充生理盐水等液体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

5.组胺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罪魁祸首,抗组胺药物的应用也是必须的,例如应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和口服西替利嗪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最为重要

及时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固然重要,但远离过敏性休克关键在于预防。最主要的是避免接触过敏原,食物过敏患者应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以确定危险源,并特别注意忌口。家庭场景中,患者和家属应积极了解过敏性疾病相关知识,并告知亲属、朋友以及老师导致自己或孩子过敏的食物种类。同时,在室内环境中严格控烟,可以有效控制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购买各类加工食品时,要仔细阅读产品配料表,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导致自己和家人过敏的成分。

另外,避免过敏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食物过敏与花粉存在交叉反应,在花粉过敏季节,应做好防护,避免到花粉密集区域活动。同时警惕是否有与花粉交叉反应的食物过敏。

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自备肾上腺素笔,紧急时可以自救,如果没有肾上腺素笔,可随身携带甲强龙片剂紧急使用,并医院就医。

文/景啸尘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谈食物过敏非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