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精华常见病名医秘验良方值得熬夜品读
TUhjnbcbe - 2023/10/30 17:18:00

第五章儿科疾病秘验良方

小儿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正常小儿腋窝温度为36~37℃,腋窝温度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

清透汤

青蒿、焦栀子、桔梗、杏仁、板蓝根各8g,地骨皮、白薇、苇茎各10g,*芩、连翘、威灵仙各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疏风宣肺,清透邪热。主治小儿发热。适用于外感发热,邪入气分,卫分证尚存,津液耗伤不甚的患儿。症见:外感发热3日以上,体温持续38℃以上,少汗,渴不多饮,面赤唇红,尿*短少,大便干结或溏而不爽,舌红,苔*,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或伴其他兼症者均可。

方中连翘、板蓝根清热解*;*芩、焦栀子苦寒清热泻火,栀子炒用可入阴分,有清热凉血之效,防邪入营血。考虑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及“肺为娇脏”“肺常不足”“小儿为纯阳之体”等特点,外邪侵袭后易入里化热,形成“肺热叶焦”之势,故本方配伍苇茎、桔梗、杏仁清透肺热,旨在恢复肺之宣发肃降之能,预防肺热叶焦。上述诸药以“清”立法,然而邪既从外侵袭人体,其入路亦当其出路,故配伍青蒿、地骨皮、白薇以清热透邪外出;再加以威灵仙,性味辛温,既可防大队清热药苦寒太过,又因其辛散走窜之性,可助透邪外出,林师认为“威灵仙不但有祛风胜湿、通经络之效,更有宣通五脏,通行十二经,宣透力强,对久伏遏阻之邪,用之透达较快”;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可清热解表,又可透邪外达,防肺热叶焦,常有一剂止,二剂已之效。

若高热伴畏寒者,有寒热往来之象,可加柴胡8g;高热、烦躁明显者,加羚羊角丝6g,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兼咳嗽者可加桑白皮8g,款冬花5g;兼呕吐者加柿蒂3g,藿香8g;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8g,冬瓜仁10g;舌苔厚腻,湿浊之象较重者加佩兰6g,茵陈8g;高热而口渴明显者加芦根8g,天花粉10g;兼有咽喉赤痛者加牛蒡子5g,薄荷3g。

刘某,男,7岁。年5月13日因“反复发热3天”就诊,患儿3天前始发热,体温最高达39.6℃,汗出不多,家长自行给予“美林”、焦栀子、桔梗、杏仁、板蓝根各8g,地骨皮、白薇、苇茎各10g,*芩、连翘、威灵仙、牛蒡子、甘草各6g。2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家长注意清淡饮食,切忌肥甘厚腻、生冷寒凉之物。

年5月16日二诊:患儿服药后汗出热退,发热未再反复,精神转佳,咽痛明显缓解。现仍有咳嗽,痰少难咳。食纳一般,睡眠较前改善,小便调,大便已解,舌红,苔薄*,脉浮。予自拟“疏肺理脾蠲痰”加减。方药:桑白皮、桔梗、前胡、北杏各8g,防风、云苓各10g,川贝母、橘红各3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家长饮食禁忌,予以调护指导。

年5月20日三诊:患儿服药后已无明显不适,予四君子汤加味善后,巩固疗效,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小儿感冒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如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确切者。鼻咽部感染常出现并发症,累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支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及颈部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症状已经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以迁延或加重。

蒿芩清胆汤

青蒿、*芩、茯苓、半夏、滑石各6g。水煎服,小于3岁患儿1剂服2天,1天可频服数次;大于3岁患儿1剂服1天,1天服3次,忌食辛辣冷饥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清热解表。主治小儿感冒。

方中青蒿、*芩、竹茹为君,清泻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陈皮、半夏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青黛、滑石,引相火下泄;使以茯苓,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若有风寒表证者加用辛温表散之药,如荆芥、防风、细辛、辛夷等;风热表证者选加辛凉表散之药,如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咽喉红肿者选用清热利咽之药,如牛蒡子、射干、蝉蜕、木蝴蝶等;痰盛者加浙贝母、天竺*、竹沥等;大便秘结、小便短*、壮热口渴者加大*、枳实以通腑泻热,表里双解,大*可用制大*通腑泻热而不峻猛,且肠腑得清,肺气得以宣肃;发热烦渴引饮者加石膏、知母清解气分之热;咳嗽较明显者加桑皮、杏仁以降气止咳;咳嗽剧烈者再加赤者石、僵蚕清肝豁痰止咳;鼻出血者重用白茅根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胸胁痞闷者加瓜蒌、薤白宽中理气;纳呆明显者加焦麦芽、神曲、焦山楂消食导滞;汗多者加煅龙骨、浮小麦、白术固表止汗;咽干口渴者加玄参滋阴利咽。

何某,女,8岁,年11月21日就诊:发热,阵温在38℃左右,流清涕,咳嗽,咽喉疼痛,不欲饮食,咽部、眼结膜均充血,舌红苔白厚腻,此乃内有食积,外感风热。治宜清热解表,兼消积滞。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方药:青蒿、*芩、茯苓、知母、神曲、半夏、竹茹、滑石30g。每日1剂,水煎服。药进1剂后,患儿发热即退,流涕得止,咳嗽已减,食欲稍增。2剂后,咳嗽得除,咽痛亦消,胃纳尚可。3剂后,食欲大增,4剂后诸症均除。

小儿咳嗽

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可以阻止异物吸入,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任何病因引起的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均可引起咳嗽。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枳桔二陈汤

陈皮6g,半夏6g,茯苓10g,桔梗6g,枳壳6g,杏仁6g,紫苏子6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止咳化痰。主治小儿咳嗽。

方中二陈汤健脾化痰,为治疗痰湿咳嗽的经典方,桔梗开宣肺气、利咽祛痰,枳壳行气宽中、化痰除痞,杏仁、紫苏子降气止咳平喘。纵观全方,具有开宣肺气、健脾化痰的作用。

若有咽红咽痛则加山豆根、射干、牛蒡子、马勃清热解*、利咽消肿;若有腹胀、纳差,舌苔厚腻,则加苍术、白术、炒三仙、炒谷芽以健脾化湿、消积导滞;若有鼻塞流涕则加苍耳子、辛夷以散风寒、通鼻窍;若有喑哑则加蝉蜕、木蝴蝶以开音利窍;若有大便秘结则加生大*以荡涤肠腑。

王某,男,3岁,年3月18日初诊。患儿以咳嗽10天为主诉。就诊10天前,患儿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静点头孢他啶、炎琥宁治疗,热退,咳嗽减轻,停药3天后,患儿咳嗽加重。现症:咳嗽有痰不易咳出,睡前及晨起咳甚,伴鼻塞、流清涕、食纳差,二便正常。查体:咽正常,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痰鸣音,心腹,舌淡红,苔白微厚,脉濡滑,继用上方加苍耳子、辛夷各6g,3剂后痊愈。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

肺炎合剂

麻*3g,杏仁5g,石膏30g,虎杖6g,金银花15g,大青叶15g,柴胡10g,*芩10g,鱼腥草20g,青蒿15g,贯众10g,草河车5g,地龙5g,僵蚕10g,野菊花10g,甘草5g。具体用量,可随年龄适当增减。水煎,日服1剂,分3次服。

清热解*,开闭化痰。主治小儿肺炎。

方中麻*、杏仁、石膏、甘草宣肺、开闭、清热;僵蚕、地龙、草河车、虎杖清热解*,祛痰止咳,活血行瘀通便,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金银花、大青叶、柴胡、*芩、青蒿、贯众、野菊花清热解*,以抗病原菌和病*;鱼腥草清热解*,配合地龙以利尿、消炎、消肿。本方源于《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在原方基础上增加药物甚多,以求力大效宏。

热入营血证,高热神昏者,继续服用“肺炎合剂”,并配用犀角粉,或配用安宫牛*丸或至宝丹,以清营凉血解*、豁痰开窍;抽搐频繁者,另煎羚羊角、钩藤、全蝎,取汁与“肺炎合剂”兑服,或配用紫雪丹,以清热解*、镇痉息风。气虚邪陷证,改用参附汤、射干麻*汤,以扶正温肺、开闭化痰。心阳虚衰证,改用参附汤加干姜,以益气回阳救脱。缺氧明显者给氧,心力衰竭严重者予西药强心利尿。待变证证情稳定后,肺炎症状及体征未消失者,仍用“肺炎合剂”治疗,直至病愈。

平某,女,3个月,因咳喘5天在院外用青霉素治疗无效,于年3月6日入院。查:T36.8℃,P次/min,R36次/min,咳喘痰鸣,指纹深红,双肺中细湿啰音,血红蛋白89.3g/L,白细胞9.7×10

自年以来,治疗75例小儿肺炎,其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1个月~1岁43例,1~3岁25例,3岁以上7例。临床治愈67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

小儿哮喘

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不少儿童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严重哮喘发作,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以致命。

宣肺通络平喘汤

炙麻*3g,杏仁6g,甘草3g,紫苏子10g,半夏10g,*芩6g,紫菀6g,款冬花10g,僵蚕10g,地龙6g,辛夷10g,蝉蜕9g,炙百部10g,麻*根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温服。

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主治小儿哮喘发作。

方中麻*、杏仁辛温透邪,祛风通络,宣肺止咳;伍紫苏子、半夏、紫菀、款冬花等化痰降逆,止咳平喘;辛夷、蝉蜕疏风散邪,宣肺通窍,宣泄上焦,起到祛风解痉止哮之功,此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以祛除外风为主;地龙、僵蚕等虫类药清热息风、通络平喘,以平息内风为主。祛风息风药具有抗过敏、解痉的功效,因此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基础上,应用祛风解痉之品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疗效显著,突出了祛风通络的治疗特点。百部性温润,入肺经而化痰止咳,宣降并施,疏利肺气。寒热错杂是小儿哮喘的主要病症特点,若以肺热为主用*芩清热宣肺、泻中焦实火;痰热已生者可清可化,痰热未生者可杜可防。寒饮不化则用细辛,其性辛温,功能祛风散寒、温肺化饮、饮去喘平。方中加入麻*根一药,古人认为其专主止汗。据王师经验,麻*根亦能止咳化痰平喘,与麻*同用,既有平喘宣肺之效,又能互相监制,如麻*发汗,麻*根敛汗,对咳喘伴汗多的患儿,两药经常合用,疗效显著。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哮喘与感染和过敏等因素有关,发作时气管处于高敏痉挛状态,因此常规应用抗炎、解痉、脱敏等对症疗法。实验证明,本方药物也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此类作用;辛夷、蝉蜕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并可抑制抗体产生,降低机体免疫反应;地龙、僵蚕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可抗炎、解痉、舒张气道,对咳喘有较好疗效;百部能促进气管分泌,稀释痰液,有祛痰作用,还能抑制咳嗽中枢,起到镇咳作用。

若咳嗽痰多、咽部红肿,加射干。如肺气壅塞时,常大便不畅或秘结,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往往导致大肠传导失司而浊气不降、气机上逆而咳喘更甚。因此,时常杏仁、瓜蒌仁、连翘、莱菔子、枳实等宣肺平喘与泻下通腑药同用,可使痰饮从上、中、下三焦分消,以通腑法助肺肃降,浊气降则气自顺,肺气不得上逆,以达到化痰顺气、降逆平喘的目的,是控制哮喘的有效途径。

熊某,男,6岁。初诊日期:年12月18日。患儿有哮喘史3年,伴过敏性鼻炎,幼时有湿疹史。咳喘1周,咳剧,夜间闻及水鸡声,已服“顺尔宁”“开瑞坦”等药,效果不显。唇红口臭,鼻塞目痒,打嚏涕多,夜间声响,张口呼吸,盗汗,夜寐不安,纳食欠馨,大便干结,咽部红肿;舌红,苔薄*腻。证属外感风寒、痰热内蕴,治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方用宣肺通络平喘汤。处方:炙麻*3g,杏仁6g,甘草3g,紫苏子10g,半夏10g,*芩6g,紫菀6g,款冬花10g,僵蚕10g,地龙6g,辛夷10g,蝉蜕9g,炙百部10g,麻*根10g。7剂,水煎服。

二诊:患儿服上方3剂后,喘平夜静,白昼偶咳,喉中痰鸣,鼻通涕少,口臭已除,纳谷不多,大便偏干。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则肺气降”等理论,治以宣肺平喘、泻下通腑。处方:炙麻*3g,杏仁6g,甘草3g,紫苏子10g,半夏10g,*芩6g,紫菀6g,僵蚕10g,辛夷10g,蝉蜕9g,炙百部10g,麻*根10g,射干6g,炒莱菔子10g,连翘10g。7剂,水煎服。

三诊:咳喘均平,喉中少痰,纳食稍增,舌红,苔薄腻。患儿素体肺脾气虚,再拟益气健脾以杜痰源、培土生金以治本。处方:太子参10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6g,制半夏10g,甘草3g,射干6g,甜杏仁6g,象贝母10g,蝉蜕9g,僵蚕10g,辛夷10g。7剂,水煎服。

小儿口炎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炎的发生。

清热归源汤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连、*芩、*柏各4g,僵蚕、干姜各3g,肉桂、制附子各2g。水煎,每日1剂,分3~5次服。1~6个月小儿用1/2量,7个月~3岁小儿用全量。

清热消肿,引火归原。主治小儿口炎。

方中*连、*柏、*芩、僵蚕以清热解*为主,干姜、肉桂、制附子引火归原。

发热重者加柴胡,纳差者加鸡内金。

张某,男,3个月,于年3月2日就诊,其母代诉,3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流涕,给予小儿感冒冲剂口服无效。1天后于口颊、舌边出现5处溃疡,大如绿豆,色红,啼哭不安,曾服用维生素等西药治疗2天,无效,并出现小便短赤,查体温38℃,舌质红,苔薄*,指纹紫,在气关。中医诊断为口疮,火热上炎。方用*连、*芩、*柏各2g,干姜、僵蚕各1.5g,肉桂、制附子各1g,柴胡2g。服药2剂后,口腔溃疡愈合,诸症消失。

小儿食滞

小儿食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过多地喂给生冷油腻之物,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不能正常腐熟水谷,停滞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而引起食物积滞、出现呕吐或泄泻的一种病症。

曲麦枳术丸

枳实10g,苍术10g,炒神曲10g,炒麦芽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健脾运脾,化湿理气,消积导滞。主治小儿食滞。

枳术丸中用苍术易白术,张隐庵《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江育仁教授指出:“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强调了健脾的关键在运,运脾是保证脾健的重要治疗方法。苍术辛苦而温,气味芳香,其辛香开郁,苦温燥湿,芳香醒脾,辛温扶用,能开脾气之郁,疏脾湿之蕴,散脾经之寒,舒脾运之滞。苍术使其就脾之所喜而击脾之所恶,使脾气舒展,运化之机恢复而达健旺,是为君药。枳实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为臣药。炒神曲消食和胃,炒麦芽健脾消食、疏肝解郁,共为佐药。该方有健脾运脾、化湿理气、消积导滞的特点,运脾之中兼以燥湿,消食之中兼以和胃,使脾健胃和而无留滞之弊。脾健则运,运脾则健,补虚则旺,食滞宜消,若只健脾而不消滞,则已滞之积不得去;若只消滞而不健脾,即使积滞暂去,犹有再积之虞。小儿脾常不足,容易催患脾胃病,治疗上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脾伤正。故治之大法应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

如有腹胀、腹痛者,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槟榔以行气止痛;腹泻者,加葛根、焦山楂、炒山药、炒薏苡仁以健脾生津止泻;呕吐者,加藿香、淡竹茹、姜半夏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呕;便秘者,加莱菔子、决明子、火麻仁以润肠通便;寐不安、汗多者,加蝉蜕、酸枣仁、远志、石菖蒲以养心安神敛汗;咳嗽、流涕、痰多、咽红肿者,加旋覆花、夏枯草、浙贝母、僵蚕以润肺化痰、散结消肿;口干、口苦者,加栀子、龙胆、*芩、生地*、柴胡以清利湿热。

例1:王某,女,5岁,年12月5日就诊。患儿脘腹胀痛2周,拒按,伴嗳腐吞酸,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呕吐2次,呕吐物酸臭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干,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滑。此为食滞肠胃,气机不畅所致之腹痛。治以消积导滞,理气止痛。选用曲麦枳术丸加减。方药:枳壳、苍术、炒神曲、白芍、乌梅、延胡索、槟榔、淡竹茹、焦山楂、莱菔子、威灵仙各8g,炒谷芽、炒麦芽、夏枯草、冬瓜仁各10g,木香6g。4剂,水煎温服。服用后腹胀痛、不思饮食症状明显好转,呕止,大便偏干。再以上方去淡竹茹、乌梅、夏枯草,加决明子8g,水煎服,服用4剂后诸症痊愈。

例2:姚某,男,10岁,年12月23日就诊。腹泻2天,大便3~4次/天,酸臭伴不消化饮食,呕吐2次,纳呆恶食,有不洁饮食史,时有腹痛,泻后痛减,舌淡,苔厚腻,脉滑数有力。此为食滞不化之泄泻。治以消食导滞、运脾止泻。选用曲麦枳术丸加减。方药:枳壳、苍术、炒神曲、焦山楂、藿香、佩兰、栀子、槟榔、淡竹茹、炙甘草各8g,炒谷芽、炒麦芽、炒薏苡仁、炒山药各10g,砂仁、木香各6g。水煎服,服用4剂后痊愈。

小儿痢疾

小儿痢疾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主要是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以及由带菌的苍蝇污染日常用具、餐具、儿童玩具、饮料等传染他人。患菌痢的患儿轻者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症状。重症者可突发高热、昏迷、抽搐、呼吸不畅等中*性脑病症状。

清暑利湿汤

白芍12g,葛根9g,青皮、桃仁、枳壳、厚朴各59,槟榔、山楂、当归、地榆各6g,红花、木香、*连、甘草各3g,薏苡仁、白扁豆各15g。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汁~ml,频服。1周为1个疗程。

清热利湿,调气行血。主治小儿痢疾。

清暑利湿汤方中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肝柔则脾健,腹痛自除;暑湿伤胃,郁热居多,故用葛根解肌,*连清热解*,青皮、木香、枳壳、厚朴、槟榔理气、消积导滞;桃仁、红花、当归、地榆化瘀止血,改善肠道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薏苡仁、白扁豆健脾利湿、化瘀。只要药对病机,辨证准确,则效果确切,不易复发。

湿热重加金银花、草豆蔻、蒲公英;疫*痢加板蓝根、牡丹皮、白头翁;休息痢减*连、青皮,加*参、白术、茯苓。

孔某,男,4岁,年8月18日初诊。主因反复发热、腹痛、脓血便31天就诊。刻诊见患儿热性病容,大便日达十余次,纯脓血,混有黏液,舌红,苔薄*腻,脉滑数。大便化验:脓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满视野。中医诊断为湿热痢,治以清热利湿、调气行血,佐以化积除滞。药用清暑利湿汤加味。方药:白芍12g,葛根9g,青皮、桃仁、枳壳、厚朴各5g,槟榔、山楂、当归、地榆各6g,红花、木香、*连、甘草各3g,薏苡仁、白扁豆各15g,金银花9g。7剂,水煎,口服,1剂/天。1个疗程后,饮食增,诸症除,实验室检查正常,为防复发,上方减*连、桃仁、青皮、枳壳,继服1个疗程,随访1年未复发。

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

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神曲10g,莱菔子10g,枳实10g,茯苓10g,陈皮6g,半夏6g,连翘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多次温服。

消食化滞。主治小儿厌食。

方中山楂尤消肉食油腻之积滞,神曲善化水谷宿食,麦芽消食和胃,治食积嗳腐腹胀;陈皮、枳壳理气健脾兼化湿;莱菔子下气消食,偏于治谷面食积;连翘清热散结,治食积化热。全方共奏消食和胃导滞之功。

大便干者,加大*3g;面*肌瘦者,加*参10g、白术10g、炙甘草10g。

患儿,女,5岁,以厌食2天就诊,2天前因去饭店吃饭,饮食过多,出现纳食差,腹胀腹痛拒按,嗳腐酸气,无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苔*略腻,脉滑数。诊断:厌食,证属饮食内滞型,治以消食化滞、导滞,方用保和九加减。药用:山楂10g,神曲10g,麦芽10g,枳壳6g,陈皮6g,莱菔子10g,连翘10g,大*3g。5剂,颗粒剂水冲服,日2次口服。嘱饮食定时定量。10日后二诊:患儿口服中药后饮食明显好转,余症正常。

厌食汤

厚朴10g,枳实5g,槟榔片5g,法半夏10g,陈皮10g,石菖蒲5g,莪术5g,茵陈10g,万年荞10g,焦山楂10g,神曲5g,砂仁3g,刺藜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理气健脾,消食化积。主治小儿厌食或食积。

厚朴辛、苦、温,行气宽中,消臌胀,燥湿运脾;枳实“能消心下痞塞之痰,泻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为脾胃胀痛之主药;槟榔配莪术取《证治准绳》中莪术丸之意行气消积;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行气散瘀,能消一切饮食积滞,尤擅消肉食油腻之积,故重用之,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山楂可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胰液的分泌量,提高胰蛋白酶的浓度和分泌量;万年荞理气健脾利湿;石菖蒲味辛、苦,性温,芳香走窜,善于芳化湿浊之邪;诸药协同以祛湿化浊,与前药协同恢复脾运,加强调畅气机之功。诸多行气药的使用可以行气破积而和中,达到“菀陈除、肠胃洁、饮食自进”。

孙某,男,12岁,年3月3日就诊。家长代诉:患儿纳差、食少。过年及春节期间吃零食及肥肉较多,且每天看动画片,运动较少,出现腹胀、不欲饮食,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曾口服多潘立酮、健胃消食片等药治疗,服药后病情稍缓解,但停药又反复发作。3天前元宵节吃了大碗汤圆,食后觉胃脘痞满、闷胀不舒加重,嗳腐酸臭,不欲饮食,舌暗红,苔厚、白腻,脉可。辨证属胃腑气滞,郁积不化。治宜化积导滞、开胃进食。处方:厚朴10g,枳实5g,槟榔片5g,法半夏10g,陈皮10g,石菖蒲5g,莪术5g,茵陈10g,万年荞10g,焦山楂10g,神曲5g,砂仁3g,刺藜根15g。嘱服3剂,每日1剂,忌辛辣、零食及肥甘厚味之品。

二诊:服3剂后症状明显缓解,痞满、嗳腐酸臭减轻,厚腻苔渐化,纳食较前有所好转。前方加木香10g以增强理气之功,加山楂至20g以增强开胃消食之力。又服3剂后症状消失,纳食增加。继以调理脾胃善后,并嘱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食用过多零食及肥甘厚味之品,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小儿腮腺炎

小儿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

加味小柴胡汤

柴胡、板蓝根各15~20g,*芩、大青叶、玄参各10~15g,甘草、生姜、射干各10g,陈皮6g,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4~5次温服。

清解少阳热*。主治小儿腮腺炎。

因腮腺为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故方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大青叶、板蓝根、玄参清热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抗病*作用。

睾丸肿痛者加*连6g,金银花20~30g,炒川楝子6g;头痛者加菊花10~15g,决明子15g,大*10g;高热、烦躁、口渴者加生石膏15~30g。

方某,男,11岁,年4月就诊。双侧腮腺肿大4天,发热,无汗,精神差,头痛,时有呕吐,口干渴,欲饮冷水,尿*,大便干结。查体:T39℃,颈项稍僵硬,舌质红,苔薄*,脉弦细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1×10

小儿癫

郁金12g,牛膝10g,石菖蒲10g,磁石15g,远志8g,鸡血藤10g,天竺*10g,石决明15g,僵蚕10g,全蝎5g,天麻、胆南星各8g,钩藤8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息风安神,祛痰化瘀,醒神开窍。主治小儿癫

方中石菖蒲、天麻、远志、胆南星、全蝎意在理气健脾、豁痰息风。远志祛痰开窍、醒心安神。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善治痰蒙神机之癫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华常见病名医秘验良方值得熬夜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