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年中危险的30天来了出伏后这4大坑,
TUhjnbcbe - 2023/9/28 17:13:00

秋逐残夏,最热的时光也算是熬出头了。天凉好个秋,难熬的苦夏随着伏天一起滚蛋,要不撒花庆祝一下?

不!还不是时候!

出伏后到秋分这一个月,由夏转秋,由热转凉,节气更迭,这30多天,堪称我们养生路上「最凶险」的一段时光。

此时节正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老话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出伏以后,昼夜温差会逐渐拉大,一冷一热不好穿衣保健,稍有不慎就容易爆发一些外感疾病。

下面我们把出伏到秋分这段时间的养生注意事项列一下,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细节着手,一起平安度过这最凶险的30天。

出伏后4大坑,勿踩!

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五脏俞穴皆会于背,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源也。

初秋的北方已有凉意了。而南方尽管有「秋老虎」一说,但立秋一过,秋风便含萧瑟之气,整夜空调、裸睡以及日常冷饮都要节制了。

此时寒气易从手脚心、膝盖和背部俞穴进入,潜伏于五脏六腑。

1、外出防风

随身带超薄外套或围巾披肩,早晚、雨后的天气凉爽,防止受风。

2、睡时防寒

睡觉时候保护腰腹后背,少睡凉席,避免受凉导致身体僵硬,颈椎不适。

3、秋瓜坏肚

西瓜、香瓜等伏天解暑的水果要少吃了,寒凉伤脾胃,容易腹泻。

4、秋补有道

天气渐凉,胃口便也开了,可以吃炖煮的肉类或涮锅子来补秋,不要太过油腻,令消化不良。素食者可多吃五谷种子和根块的土豆、南瓜一类。

入秋多吃酸,养阴防温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伏以后秋意渐旺,这个时候养阴补液就好像在傍晚浇花,水分不会被「伏天」的太阳蒸发掉,同样的水分投入,得到的效果会更好。

「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秋天「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这个「燥」字,形象上来看,就是一把火烤着一架肺泡的样子,所以滋养肺阴势在必行。

出伏入秋,饮食上我们要「少辛增酸」。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大家日常生活里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验,还没吃到嘴里,想想酸的食物,就能分泌口水,生津液润燥的效果就出来了。

所以出伏以后,多吃酸,没毛病。

第一种:葡萄

已经越来越接近葡萄的旺季,葡萄性平,味甘酸,是很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的水果,不过小贴士提醒一下,葡萄一次不要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大朋友小朋友。刚吃完葡萄也不要马上喝水,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葡萄更润养更方便的吃法,可以做成葡萄膏:

1、生葡萄g洗净,再用水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晾干。

2、带上一次性的手套,把葡萄用手挤碎,去皮、去核,只留下葡萄汁。

3、把葡萄汁放在锅里熬,熬到很稠的时候,倒进一个杯子里。

4、将g蜂蜜用锅煮开,把蜂蜜倒进杯子里,跟熬好的葡萄汁拌匀,放到冰箱里贮存。随时服用,用水冲服或者当做果酱。

第二种:山楂

提起酸果子,就不能不说山楂,这个红彤彤的果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山楂的酸不同于葡萄,猕猴桃,这种酸,感觉真的能酸进我们的脏腑之中。

要知道酸味是可以入肝胆的,能平息肝火,养肝血,所以许多孕妈妈都非常喜欢吃酸的,因为肝血就是宝宝生长必须要有的!

山楂这种酸果子,既能化积,又能活血,又能化瘀,《本草通玄》讲:“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积。”

相传,南宋光宗的贵妃有一阵身体不适,面*肌瘦,不思饮食,后来还是一位江湖郎中开了一个食方,把山楂和红糖一起煎熬,饭前吃上5~10颗,半个月后自然就好了,贵妃按照这个食方吃了半月,果然身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了。

我们常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很多人晚上把肚子吃的圆鼓鼓,尤其是和三五好友相聚时,各种肉食,囫囵入腹,到了晚上睡觉便影响了睡眠,但若是在饭后能即使喝点山楂水,或是吃点山楂球,那么胃会舒服很多,自然睡着也就不困难了。

而且酸能生津,酸酸的山楂果入口,感觉嘴巴里的津液瞬间就滋生了出来,咱们在秋季,不妨煮上一杯滋润身体,润燥温和又能健脾开胃的雪梨苹果山楂水,酸酸甜甜好味道。

准备山楂和陈皮各5克,苹果和雪梨各一个。苹果,雪梨去皮,山楂去核,陈皮清洗干净,锅中加入清水,煮开后放入苹果,雪梨,山楂,陈皮,出锅前加入冰糖,继续煮10分钟即可。(也可以直接放入养生壶中煮哦)

山楂除了煮水,泡茶,做成山楂糕,糖葫芦以外,其实还可以做成一道经典的健康食补之品,山楂六物膏,酸酸甜甜的,滋阴润燥,又能化积,对身体十分滋养,而且很适合小孩子。

山楂六物膏,可以温和的养护我们的脾胃,它的历史悠久,最早出自《遵生八笺》的“山楂霜”。

我们自己在家就能熬制,制作山楂六物膏一定要选用新鲜的山楂果,再配上陈皮,茯苓,麦芽,怀山药,鸡内金和冰糖。这些食材清洗干净后,浸泡2小时,之后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煮上1小时。(注意不要用铁锅)

之后滤出食物的残渣,只留下煮好的汤汁,继续倒入锅里,加入冰糖继续熬制,开微火或小火,不断搅拌,熬到浓稠时即可。

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对食材有所加减,比如女孩子吃,还可以加点红枣进去,小孩子积食不爱吃饭的,就把鸡内金的比例提高一些,鸡内金是鸡胗中一层*色的薄膜,是培补胃气,化积的。

陈皮芳香醒脾,又能健脾化痰。

茯苓祛湿降浊,麦芽行气,山药健脾益气,还能养肺气。

搭配上山楂一起,越吃咱们身体越清爽。

熬煮好的山楂六物膏无论是用水泡着喝还是当果酱吃,都不错,酸酸甜甜的,注意不要和海鲜类的食物一起吃哦。

如果咱们懒得自己熬,又想长期能吃到这种酸酸的果子,不用担心放着放着就变质了,那么可以试试这款山楂六物膏,开盖即食,纯手工熬膏。

以鲜果山楂,陈皮,茯苓,山药,麦芽,鸡内金为原料熬制,最后加上冰糖调和味道。膏滋细腻黏稠,琥珀一般晶莹,没有杂质,而且黏稠可拉丝,采用传统的熬膏工艺,没有任何杂七杂八的添加,不含防腐剂,孩子吃着也更放心。

全都是红彤彤的山楂鲜果,这样熬出来的膏,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更胜一筹,20斤的鲜果山楂只能熬出来1斤的膏,可见里面营养的浓缩程度。

如果让我说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喝山楂六物膏,那就是这种:又想吃又怕胖的人。还有下面这些症状,也是山楂六物膏的「打击范围」:

反胃打嗝胃口差,老吃不下饭;

口气熏天,容易便秘或者便便不成型;

吃油腻的东西会痰多,嗓子不爽;

小肚子推按的话有气结或者包块,甚至按着会痛;

小朋友性急爱哭闹,吃不下饭。

吃起来酸酸甜甜的,特别开胃,一点都不甜腻,饭前一杯开胃,饭后一杯解腻,很适合我们聚餐的时候饮用。顺带还能把体内瘀堵的垃圾清一清,生津润燥,滋养我们的身体。因里面含有山楂,麦芽等食材,故而孕妇不宜饮用哦。

睡饱防秋乏

早睡早起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出伏以后天气会真正慢慢转凉,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顺应天气,早睡早起。

要多早呢?

「与鸡俱兴」的话,推算来看是晚上9点前就要入睡了,放在现在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领会精神,顺应环境,不拘泥于9点,但有一个总则。

晚睡不宜晚过子时(23点),早起不宜早过寅时(5点)。

也就是说夜里11点到早上5点,这6个小时是睡觉的*金时间,尽量的要保证它。按照子午经流注次序,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经、肝经、肺经当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逆之则伤身。

但是随着生活压力加大,我们睡眠出现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很多人都睡不好。

人们常说,能吃是福,但我一直认为,能睡才是真的有福气。很多人为了补救这可怜的睡眠,采取了各种办法,但是都收效甚微,甚至有的还会产生依赖性。

如果您也是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那么不妨再试试看这个酸酸的果子(仁),它名字就叫酸枣仁,是酸枣的种子,被很多人称为“东方睡果”。秋季吃它正合适。

酸枣仁在秋季便可收获,味酸性平,养肝宁心,敛汗生津。早在多年以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了酸枣仁的用法,酸枣仁一年只产一季,营养价值又高,所以市面上也会出现很多“山寨酸枣仁”。

真正的酸枣仁,外形是扁的椭圆的,颜色为紫红色或是紫褐色,很容易破碎。我们在选购的时候要注意分辨。

酸枣仁非常酸,有句话叫酸甘化阴,所以它是能帮助身体养阴,补充津液的,而且酸枣仁被打碎以后,会有淡淡的清香,这股清香之气也是有走窜的作用,把我们飘远的思绪给拉回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那么酸枣仁这么酸,我们要怎么吃,既味道好,又能让身体吸收这股能量呢?

有的人说煮水喝,的确酸枣仁和桂圆,莲子,百合等食材一起搭配煮水,可以起到滋阴的效果,但是我们只喝水不吃仁,难免效果差强人意,其实比起煮水,我更倾向把酸枣仁彻底熬煮化掉的酸枣仁膏,因为它的营养都在果仁里,煮水是很难把这些营养物质都给融于水中的。

而且酸枣仁膏的口感酸酸甜甜的,和一些其他的滋阴润燥,安神的食材相搭配,吃起来也不难入口。

喜欢酸甜口味的朋友可以试试,里面有酸枣仁,茯苓,桑葚,桂圆,莲子,*精,调味用的是冰糖和蜂蜜。

像是桑葚,*精都是养阴的,尤其是桑葚,滋养阴血,又润燥生津。茯苓祛湿,桂圆安神,莲子清火,经过长时间的熬制,食材的燥热之性也都被熬没了,有了冰糖和蜂蜜,也不用担心酸枣仁酸涩难以入口,反而酸中带甜,口感更好。

熬制好的酸枣仁膏呈深褐色,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细腻顺滑,又透亮,晶莹剔透没有杂质,每天睡前舀上一勺,用温水泡着最是滋养。

酸枣仁膏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喝,尤其是咱们压力山大的顶梁柱们,一定要养好身体,睡得好了,精神和身体才会更好,这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也能更有冲劲儿。

秋冻是要敛阴,不是让你作死

老话儿说「春捂秋冻」,但也要辩证着看,不是让你秋天寒风起来了还露肚脐小短裤,西瓜冰棍小空调的,那不是「秋冻」,那是作死。

为什么说要秋冻呢?其实是要敛阴,不要出太多的汗,否则容易耗伤气血。我们讲秋季是要主收藏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秋凉了还出汗过多,就和收藏的养生原则相违背了。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秋冻」?这里有个「三暖二凉」的原则可以参考,孩子大人都适用。

一个是要背暖。有些女生外出会随身带一个披肩,这个习惯就非常好,坐地铁或者空调房温度太低,可以帮助挡风防寒,保证背部是温暖的。

第二是要肚暖。所有动物都会特别注意保护腹部,腹腔里有许多重要脏器但又相对脆弱,腹部受寒了很容易会腹痛腹泻。

这时候有了艾绒肚兜,可以很好地护住我们的肚子。

这个肚兜有两层,一层是外面,一层内胆,内胆用的都是三年以上的南阳陈艾,艾草本身就有补阳的能力,它被称为地之阳,与天之阳相对。它驱寒逐湿的效果也非常好,所以用来补阳非常适合。

内胆非常厚实,里面的艾绒也是满满当当,不是那种薄薄一层的哦,只有艾绒扎实有效,那么戴着的效果才会好,而且内胆都是一格一格固定好的,穿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艾绒滑动,很温和,用着不会上火,如果身体是寒热交杂,担心用三伏贴上火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艾绒肚兜,先让身体适应一下。

艾绒肚兜很大,可以牢牢覆盖住我们的腹部,所以即使是身材比较胖的朋友,也不用担心,都能穿的进。

用起来很方便,如果阳虚体寒,非常怕冷的朋友,还可以把它穿在衣服里,这样我们在外面,在空调冷气下也不用担心自己受寒,阳气受损了。

像是自己或是孩子晚上睡觉不老实,腹部容易受寒,容易拉肚子的,都可以在晚上睡觉时候把艾绒肚兜穿上,轻轻松松护住阳气,温补阳气。

第三是要足暖。寒从足底生,脚暖全身都暖和了,脾经、肾经的气血都是从足底升起的。

我们穿衣服要做到暖背、暖肚、暖足,但都太热也不行,还要做到二凉。

一是要头凉。就是头面要清爽,不要就是老捂着帽子出着汗,头热人容易昏沉。

二是要胸凉。胸凉就是胸前不要捂的太多,这样气机不顺,容易烦闷,但是肚子要注意捂多一点。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明白了所谓的秋冻是怎么一回事了。并不是让人冻得发抖,只是不要出汗太多就可以了。

就快出伏了,季节更替,秋凉渐起,这种时候,希望大家都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体弱阳虚的老年、先天不足的孩子,还有气血两虚的女生,以及不得不熬夜的医护人员、宝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中危险的30天来了出伏后这4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