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生态省十年 透过数据看“绿色成果”-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踏上琼岛热土,那满眼葱绿令人心醉。东海岸伟岸挺拔、茂密翠绿的椰林长廊,奇花异树、姹紫嫣红的热带植物园,莽莽苍苍、秀丽神奇的热带雨林,向人们展示了蓊郁葱茏的绿色画卷。
来自东北的游客赵根素今年春节第一次畅游尖峰岭,满眼青山绿水令他陶醉。“没想到海南的生态保护得那么好,森林如此茂密,空气如此清新,简直就是个天然大‘氧吧’。我明年还要来。”赵根素临走时有点恋恋不舍。
素有“绿岛”之称的海南,凭借良好的生态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国内外游客,带旺了绿色生态游。
这一切,得益于生态省建设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评价说,海南叫响了全国第一生态省的品牌,成功探索了一条大特区绿色发展之路,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生态省建设走过10年风风雨雨,成就有目共睹。下面一组数据可略见一斑。
森林覆盖率:10年增加6.98个百分点
数据:根据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核查,截至2008年底,海南森林面积达到29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48%,比1998年增加了6.98个百分点。
踏上琼岛热土,那满眼葱绿令人心醉。东海岸伟岸挺拔、茂密翠绿的椰林长廊,奇花异树、姹紫嫣红的热带植物园,莽莽苍苍、秀丽神奇的热带雨林,向人们展示了蓊郁葱茏的绿色画卷。
“这一切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生态省建设。”省林业局副局长*金诚如是说。
森林覆盖率是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据资料记载,历史上海南曾为莽莽苍苍的热带天然林所覆盖,素有“森林之岛”之美誉。但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刀斧无情的砍伐使绿色被无情“吞噬”,海南原始森林覆盖率由1956年的25%锐减至1994年的1.89%。另外,毁林开发也致使中部部分森林及沿海防护林毁于刀斧之下。
*金诚说,惨痛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1999年海南启动生态省建设后,省委、省*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采取系列措施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出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目标。
10年来,海南围绕生态省建设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造林绿化步伐。通过层层签订造林责任状,广泛开展绿化宝岛百万人大行动,发动企业和社会参与造林,掀起轰轰烈烈的造林绿化热潮。并先后实施退耕还林、百万亩椰林、速生丰产林、天保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营林工程,为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奠定了基础。
10年来全省共投入10多亿元造林资金,造林面积累计达672万亩。城边林、公路林、天保林、海防林构筑了一道道绿色生命线。
*金诚说,生态屏障的构筑,得益于造林和护林双管齐下。
海南在保护生态方面毫不含糊。2003年上半年曾轰动一时的尖峰岭采石事件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4家企业进入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内开采花岗岩,对尖峰岭林区的生态环境和山体地貌造成了严重破坏。省委、省*府着眼于长远发展,铁腕治理生态问题,刮起了一场不小的“环保风暴”,责成有关部门关停了尖峰岭的4家采石场,恢复植被。
省林业局也加大对毁林开发行为的查处力度,该局负责人明确表态:“在25度以上坡地,就是种*金都不行!”一时间,毁林种植行为有所收敛。
“海南生态省建设始终坚持保生态为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生态处调研员金羽博士说。
工业化学耗氧量:10年减少60.3%
数据: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工业化学耗氧量COD、粉尘排放量分别比1998年减少60.3%和61.7%。
“10年前,工业污染源尤为突出,未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横流,工业COD(化学耗氧量)和粉尘当时成为影响海南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污染控制处处长邢仰明回忆说。
邢仰明介绍说,上世纪末,海南围绕生态省建设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以治理工业污染为主要内容的“一控双达标”行动,至2000年底,全省共取缔、关停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75家,167家国家和省重点考核的工业企业达标率为100%。同时还关停了14家糖厂附设的小酒精生产线。167家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后,COD、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原来分别削减了52%、85%、73%和22%。
“可以说,‘一控双达标’行动对削减工业污染物贡献不小。”邢仰明说。
近几年,海南还先后对三大流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督促沿岸企业上马污水治理工程。
在推进新兴工业省进程中,海南坚持“两大一高”和“三不”战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将工业项目集中安排在“西部工业走廊”,以利于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有效处理。仅800万吨的炼油项目环保投资就高达20多亿元,气体有害物质全部回收,排水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工业粉尘也一度使海南空气变浊。
位于三亚荔枝沟的华盛天涯水泥总厂原是三亚的污染大户。据环保部门检测,该厂5台立窑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三亚工业排放量的97.2%、93.7%和80.9%,成为三亚大气质量的“头号杀手”。
2007年8月30日,三亚市拆迁了天涯水泥总厂,冒烟31年的水泥厂全线熄火,三亚的上空洁净了。
邢仰明说,水泥厂排放的粉尘曾是海南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近几年通过技术改造,加强污染防治,淘汰落后工艺,安装先进除尘设施,大大削减了粉尘排放量。
昌江华盛水泥厂和国投水泥厂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将原本排放到大气中的高达300多摄氏度的废气转化为电能,每年减少近8万吨二氧化碳和难以测算的热污染、粉尘的排放。华能海口电厂在新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了烟气脱硫及高效除尘器等节能减排设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海南还相继关闭了97家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小造纸、小炼钢、小橡胶、小水泥和小糖厂。1999年以来,先后否决了11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目前,海南的总体环境质量仍保持优良状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水质总体良好治污任务依然艰巨
数据:历年海南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8年海南所监测的河段中,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的河段占73%。2007年,Ⅰ、Ⅱ类水质河段占62.9%。显然,10年间,符合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河段比例有所减少,Ⅳ类及劣V类河段相对增加,流经城镇的河段水质较差。个别湖库水质也呈下降趋势。
数据传递一个信号,海南江河污染治理仍不容乐观。
省环科院有关专家分析称,江河水质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海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生活污水仍是江河主要污染源。据统计,在全省近10万吨的废水COD排放量中,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就占了8成以上,是工业污水的7倍多。虽海南加大了污染减排力度,全省18个市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面启动,但绝大部分尚未建成投入运行,目前只有海口、三亚两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
其二,农业面源污染也是突出的江河污染源。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污染了江河水质。另外,一些养殖废水未经处理也直接排放。
其三,农村环保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四处横流,随处倾倒垃圾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倒在江边,污染了江河水质。
“不过海南城市(镇)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仍保持良好,所监测的具有饮用水源地功能的湖库及河段取水点水质绝大部分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要求。饮水安全问题人们尽管放心。”省环科院有关专家说。
专家称,生态省已走过10年的风雨历程,海南在治理工业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生活污水处理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有关专家建议,为确保江河水质,除重点建设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工程投入运行外,很重要的一条措施是要花大力气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省生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近几年污染减排的重点是建设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防治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用3年时间,在全省所有市、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70%左右。并逐步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建设,在乡村逐步推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