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汽车电子行业专题报告换一种视角看NEV,
TUhjnbcbe - 2023/6/23 21:07:00

如需报告请登录。

1、NEV拐点将至,汽车与手机底层逻辑相似

1.1NEV加速拐点将至,所观察的三大边际变化

三大边际变化,NEV渗透率持续提升。传统燃油车(ICEV,InternalCombustionEngineVehicle)核心包括以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主的动力总成,以及底盘技术,而新能源汽车(NEV,NewEnergyVehicle)结构及制造难度相比较为简单,核心部件主要为电机、电池及电控,当前我国新能源车主要为纯电动车(BEV)、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燃料电池汽车(FCEV),其中BEV占市场主导地位,19年销量占比80.13%。基于近期所观察三大边际变化,我们认为年为全球EV加速拐点,ICEV销量继续下滑,全球EV市占率开始大幅提升,预计年市占率达到14.94%,相比年提升约13ppts。

边际变化一:*策及环保因素不断利好NEV

*策及环保因素不断利好EV。当前多国*府均制定一系列*策及补贴来推广EV,同时制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引导汽车厂商转向EV。当前ICEV二氧化碳排放量在g/km之上,不符合二氧化碳排放限定标准,而EV相较而言更为环保、可持续。依据CarbonBrief数据显示,年EV生命周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英国传统汽车低约2倍,而到年EV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传统车低约3倍,且随着技术演进,EV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继续降低。此外,当前多国*府均制定一系列*策及补贴来推广EV,引导汽车厂商和消费者转向EV。我们梳理各国*策及补贴(见附录),中国制定“双积分*策”。欧洲也加大对EV的补贴力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不仅对EV的购置税、拥有税予以豁免,同时对BEV、PHEV等不同车型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美国也拟定新的电动车补贴草案,鼓励车企多制造电动车的同时也开始对二手电动车进行补贴,推广电动车的力度不断提高。

边际变化二:全球51家厂商规划EV,产业重组加速,L3批量上市在即

供给端、产业重组及L3均显示产业加速。我们观察到供给端全球51家车厂(不完全统计)在规划EV上市。我们梳理全球主要汽车OEM厂商-年EV产品规划(见附录),主要OEM车商均设定EV上市规划,年全球BEV推出数量更是高达种,到年共计推出种新BEV。为应对NEV趋势,我们梳理发现近2年OEM车厂并购重组也在加速,产业大势正被拉开。在自动驾驶水平方面,年L2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已向中低端市场加速下沉,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利。而在L2批量上市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国内主要企业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将在年量产,这表明汽车智能化水平在加速提升。

边际变化三:创新者特斯拉规模化开启

每个新兴产业成为真正的产业趋势过程中,通常要有颠覆式创新者引领。目前EV革新ICEV由特斯拉引领,像手机产业的苹果,特斯拉/年的市占率较iPhone初期年相似,我们看到特斯拉即将规模化的巨大产业潜力。从产品线扩展及全球布局上看,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完成(预计年产能达到10万辆),年特斯拉将价格Model3由35.58万元降至29.万元,市场定位下沉至市场空间广阔的普通车领域。特斯拉SUV车型ModelY已经启动量产,同时特斯拉计划在年在欧洲柏林新建超级工厂,特斯拉有望持续引领EV产业,预计年全球EV市占率有望近20%。

1.2底层逻辑:产业趋势、创新引领者及“以人为本”重塑ICEV

探析手机1.0→手机2.0的奥秘。上文我们阐述EV发展的三大边际变化,并看到EV未来的高成长性,这让我们联想到手机从功能机切换智能机(手机1.0→手机2.0)的产业发展历程,自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以来,智能手机取得长足发展,年销量已达14亿部以上,因而我们想进一步从底层逻辑思考手机1.0→手机2.0的转变,并希望通过类比手机来探析思考ICEV到EV(汽车1.0→汽车2.0)的驱动要素。

手机1.0→手机2.0,本质上“以机为本”→“以人为本”

本质在于“以机为本”向“以人为本”切换。通过梳理功能机贺智能机的商业模式、收入来源、渠道关系、核心壁垒及制造难度之后,我们认为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本质在于“以机为本”向“以人为本”切换。手机1.0时代,厂商单纯以硬件为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手机设计理念停留在通讯设备,努力实现更高的通话音质,同时跟运营商紧密合作,以期手机销量更大规模铺开。这种产业模式的底层逻辑在于“以机为本”,厂商以硬件为商业模式,收入来源、产品设计制造及推广都围绕硬件,把手机仅作为一部通话工具,而这种产业模式易于遭受颠覆式创新。苹果就是颠覆式创新者,苹果在年推出第一代iPhone,将音视频、浏览器、通话、Wifi、email等功能集成在一起,同时采用大屏幕、多点触控等更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方式,之后推出AppStore,将手机商业模式推向生态和平台,收入来源不仅在于硬件,还有软件等增值服务收入,这样厂商竞争核心壁垒就不仅在于规模,而在于生态及差异化,因而我们认为产业模式的底层逻辑已切换为“以人为本”,厂商不再仅把手机作为通话工具,而是数据流的载体,收入来源、产品设计、制造及推广都围绕用户内在需求,围绕用户构建生态与平台,手机产业上下游延伸至设计、硬件、软件、销售、移动服务与使用、售后等各方面。

手机1.0→手机2.0,产业趋势同样至关重要

产业趋势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再研究过程发现产业趋势同样至关重要,手机1.0切换过程同样符合2G时代向3G、4G时代演进方向。2G通信技术提供数字语音传输服务,以文字为主要载体,而3G通信技术能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互联网同时接入,手机可以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4G通信技术进一步快速传输数据、音频及图像,催生短视频、直播等视频应用,可见人们对移动网络需求不断加大,2G→3G→4G演进方向使得移动互联网速度更快、宽度扩大、内容形式及容量丰富多样。而功能机则屏幕较小、处理图片及视频性能薄弱,而智能手机正好匹配产业趋势,拥有更大的屏幕、更好的人机交互方式、更高的性能。由图表9可知,3G时代迎来智能手机诞生,苹果创新引领,而3G向4G切换则开启智能手机高速发展阶段,而功能机逐渐走向衰落。

再论汽车1.0→汽车2.0,产业趋势、创新引领者及“以人为本”

底层逻辑相同,正经历汽车1.0→汽车2.0转变。基于上述手机1.0→手机2.0历程及因素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汽车正经历汽车1.0→汽车2.0转变。首先,产业趋势正由4G向5G切换,5G通信技术三大应用场景之一为超高可靠性及低时延(uRLLC),而uRLLC将大幅提升汽车网联化,汽车越发智能。在4G向5G切换中,我们认为EV适应产业趋势,而ICEV无法实现智能化,主要因为:1)ICEV无法将汽车所有部件数字化标准化,比如ICEV的发动机,本身是机械系统,其动力传输速度在不同气压、不同温度、不同负荷等情况下不同,因而将软件及硬件解耦可能性较小。2)ICEV无法提供足够电量支持,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越高,越需通电实时性以及电压稳定性,而ICEV电瓶无法长时间支持电器通电实时性及电压稳定性。然后我们也看到特斯拉正引领产业前行,我们上文也阐述特斯拉即将开启的规模化。最后,我们认为ICEV向EV转向的底层逻辑同样是“以人为本”,汽车1.0时代下的ICEV仅是出行工具,产业模式也围绕汽车制造及售后服务,本质上类似手机1.0下的“以机为本”,产业链是链状模式(OEM厂商→Tier1→Tier2/3)。而EV产业模式则向生态及平台转变:1)从机械产品转为软件定义产品、数字化产品,表现在多功能平台及云端软件实时更新转变;2)产业链模式由链状向平台转变,核心平台也由Tier1向软硬件平台转换。3)多方参与,合作共赢。汽车1.0时代主要参与者主要是汽车厂商,而在汽车2.0下智能科技、互联网服务等众多企业均参与进来。这种产业模式下EV也不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数据流的载体,由单纯产品衍生出增值服务,底层逻辑已切换至“以人为本”。

2.汽车1.0/2.0VS手机1.0/2.0,两结论一推演

我们上文阐述EV发展的驱动要素及底层逻辑与手机类似,本章将进一步类比智能手机发展历程,探究EV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结论。

2.1结论一:NEV将侵蚀ICEV市场份额,而非存量竞争

无需担忧EV厂商间竞争,NEV将侵蚀ICEV市场份额,而非存量竞争。我们首先聚焦手机从功能机切换智能机(手机1.0→手机2.0)销量及份额情况,可见自年开始,智能手机销量占比持续提升,年占比已超50%。我们再选取功能机代表诺基亚及智能手机代表苹果,诺基亚手机销量自年才呈下降趋势,但是从全球市占率看,诺基亚全球市占率自年已开始大幅下降,而苹果全球市占率则持续提升,年苹果占比已超过诺基亚。我们再进一步看各手机品牌厂商数据,我国HMOV手机品牌自年后均保持29%以上增速,可见在智能手机形成产业趋势后,主流智能手机品牌厂商均取得长足发展。同样,当前NEV仍处在初期阶段,年全球市占率仅为2.55%,具有巨大的渗透空间。我们选取EV代表特斯拉,上文可知特斯拉全球市占率预计也将持续走高。因而,类比手机,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是:当前EV产业仍处在发展阶段,NEV整体将侵蚀ICEV市场份额,同时不仅特斯拉,其他EV厂商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而非EV间的存量竞争。

2.2结论二:国内EV供应链迎来发展的*金机遇

有望再现手机国内产业链的*金发展经历。我国是全球手机制造及销售中心,生产手机全球占比75%,销售手机全球占比在20%以上。我们在梳理国内苹果手机供应链变化,发现中国大陆是苹果手机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基地,-年供应商分支占比从41%提升至46.5%,而且有如下变化:1)早期我国切入手机供应链主要是一般制造及代工环节;2)我国在苹果供应链数量增加明显,供应链地位不断增强,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同样,我国是全球NEV制造及销售中心,我国NEV销量-年销量平均占比在55.91%,即使算上ICEV国内汽车销量全球占比也在30%。另一方面,特斯拉供应商中国内厂商占比已超过一半,上海工厂的零部件国产化率约30%,并且预计年底上海工厂实现全部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因而,类比手机,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是:国内EV供应链迎来发展的*金机遇。

2.3推演:苹果→特斯拉,华为→?

谁会类似华为?我们对全球手机前五品牌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具有显著不同的优势特性。苹果具备先发优势,研发积累深厚,拥有独特的IOS操作系统,全球供应链管理非常优异,因而持续引领手机产业发展。三星零部件大部分自供,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小米手机性价比高,高度重视粉丝经营。而OV精耕渠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汽车电子行业专题报告换一种视角看N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