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养牛技术分享牛黑痢和牛白痢的防治
TUhjnbcbe - 2023/6/4 21:57:00

牛腹泻一直是让养牛户头疼的问题之一,不仅治疗起来比较棘手,而且还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严重影响了牛的正常生长生产及牛场效益的产出。牛腹泻的病因及致病菌种类较多,冬春季节牛常发生的腹泻主要有牛冬痢(又叫“牛黑痢”)和牛大肠杆菌病(又叫“牛白痢”),下面小编则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牛腹泻病的防治!

一、牛冬痢

牛冬痢又叫“牛黑痢”或“牛血痢”,其发病主要与空肠弯杆菌有关,有时冠状病*参与致病。本病常发生于秋冬季节,冬季舍饲牛群流行最为严重,寒冷、气温突变及饲养管理不善均可诱发本病。本病大小牛均可发病,但以成年牛病情较重。病牛和带菌牛会随粪便不断排出致病菌,抵抗力差的牛采食被致病菌污染的草料、饮水便会感染发病。牛群中一旦出现本病则会迅速蔓延,发病率非常高,几乎不会造成牛死亡,但会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和生产,进而给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牛感染空肠弯杆菌后潜伏期一般多为3~7天,多为突然发病,一夜之间牛群可能有1/5的牛出现腹泻,2~3天内牛群中十有八九的牛都可能出现腹泻。病牛肠道出血是本病的一大特征,会排出黑棕色带有腥臭气味的稀便,常混有血液,有时粪便大部分都是血液和凝血块。病牛全身症状不明显,采食、反刍及体温等几乎无变化,之后病情严重时才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脱水虚弱、产奶下降等症状表现。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天气和饲养管理有关,因此预防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天气突变时应将牛赶入牛舍关好门窗,防止风吹雨淋雪淋等,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则要做好牛舍防寒保温工作。冬季草料匮乏牛营养不良抵抗力较差,可喂一些优质青干草、精饲料及预混料等给牛补充所需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当有牛群中有牛发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加强牛舍消*,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例如运到距牛场较远的地方堆积发酵),并对病牛进行积极治疗。

病牛不经治疗一周左右的时间便可以恢复,但应加强护理,饲喂容易消化的优质草料,充足供应温水(可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让病牛饮用以防治脱水。对于严重的患牛则要进行对症治疗,以加快恢复缩短病程,可给患牛注射庆大霉素、土霉素及恩诺沙星等药物,同时可给患牛灌服蒙脱石散、木炭或松馏油等用于肠道防腐收敛。

二、牛大肠杆菌病

牛大肠杆菌病又叫“牛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多发生于幼龄犊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产犊高峰期发病率最高。本病主要经消化道进行传染,有时也会通过子宫内感染或脐带感染。当牛犊出生后不能及时吃上、吃足初乳或母牛体弱营养不良导致初乳质量差均容易诱发本病,此外牛舍拥挤、环境较差、缺乏运动、阴暗潮湿、光照不良、气候多变等都可诱发本病。本病传染速度快,且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死亡率较高,因此对牛场的危害较大。

犊牛感染大肠杆菌后潜伏期很短,仅数小时,其症状表现主要有败血型和肠型两种。败血型的病牛病初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数小时后发生腹泻,初期排淡*色粥样稀粪,有恶臭,随着病情的发展则会排灰白色的水样稀粪,常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病牛常会伴随腹痛,有用腿脚踢腹的表现,后期则会出现严重脱水,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80%以上。肠型的病牛腹泻和败血型的病牛基本一致,但肠型的病牛体温稍微升高一般多在40℃以下,还有就是肠型病情发展要比败血型慢一些,败血型可能发病后1天内就会出现死亡,肠型一般则要3~5天后才会出现死亡。

本病的预防应从怀孕母牛抓起,做好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及产后分泌充足的乳汁。母牛生产时需要将其转移到产房,并对产房及母牛后体进行消*。犊牛初生后做好脐带消*,及时辅助犊牛吃上并且吃足初乳。做好牛舍卫生消*工作,避免犊牛接触粪便及污水,也要做好牛舍保温工作,避免犊牛着凉。犊牛出生后前三天可口服土霉素2~3克,每天1次,连用三天,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本病的发生。

病牛应进行对症治疗,例如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胃肠微生态平衡等。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口服或注射用于抗菌,轻微脱水且可自行饮水的病牛应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对于脱水严重或不能自行饮水的病牛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毫升,发生酸中*的情况下还需要静脉缓慢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毫升。给病牛灌服蒙脱石散、次硝酸铋、白陶土及木炭等,可保护肠粘膜,减少*素吸收,缓解腹泻症状,促进犊牛早日康复。犊牛病情有所好转时可喂服乳酶生、乳酸菌素片等微生态制剂,以调整胃肠微生态平衡,有利于犊牛的康复和消化能力的恢复。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牛技术分享牛黑痢和牛白痢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