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阳气初生,标志着我们已经慢慢进入到“生”的状态,虽然是一阳始生的时候,但此时阳气的量其实是最少的,也是最弱的。
身体各种不舒服的问题会更加明显,比如失眠、腰痛、皮肤过敏、腹泻等,有些体质虚的朋友还会嗜睡,睡不醒,特别容易劳累,各种体质的问题都会被放大。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意思是东风送暖,此后大地开始逐渐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过来;
三候鱼陟负冰:十日后,河里的冰也开始慢慢融化,小块的碎冰漂浮,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景象看起来就像鱼背负着冰浮在水面一样。
而由于立春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万物万象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就是此时阳气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初生的状态,虽然只如同一个“微弱的小火苗”。
而要守护住这个初生的“火苗”,身体就要有充足的气血来稳固,让它不外泄不流失,很多人选择在立春的时候进补也正是这个原因,补足气血,更好地让这个“火苗”生发。
想要让我们体内的气血充足,更好地进补营养,那么立春后升阳气脾胃一定得保持畅通,运化正常的状态,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就和泉眼一样,只有泉眼源源不断流水,这条山泉水才能一共供应水源。否则,脾胃不行,吃什么都是浪费,补不进去,气血生化不出。
疏通脾胃4部曲,让你的脾胃强健起来
第一:乞丐蹲,蹲出好脾胃
乞丐蹲源于古代,顾名思义,就是乞丐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后来经过国学大师南怀瑾的推广和介绍,被更多人熟知。
其实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最喜欢的姿势是什么?其实既不是躺着也不是坐着,而是蹲着,小时候在外婆家吃饭,很喜欢拿个碗在院子里蹲着吃,我们从婴儿的时候开始就是保持这个姿势,它会让我们身体放松,又有安全感。
蹲姿其实对大腿小腿,腰腹都有锻炼的作用,增强我们身体的灵活性,同时对养脾胃也有好处。乞丐蹲简单来说就是,双手抱膝蹲下,屁股尽量后蹲但不着地,腰、背、头尽量在一条直线上,吸气时闭嘴,呼气时略张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找一堵墙,最好有一个舒适的靠垫(不可太软)。站在墙前,屈膝下蹲,背须要直,贴靠墙壁或靠在软垫上。
女士:两脚并拢,屈膝下蹲;
男士:两脚微微分开(两脚不可完全并拢),屈膝下蹲,这样可以放松裆部,不会使裆部过紧。
2.双手结孔子手印,自然放在膝盖上,放松身心。
3.头要中正,头顶百会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臀部离地,紧压小腿肚上。
以上就是全部动作,每次练习15分钟,收摄心神,专心下蹲,保持这个姿势,不要胡思乱想,蹲的期间也不要和别人聊天,在练习时出现打嗝、放屁等都属于正常现象,证明浊气下降,千万不要忍着,释放出来最好。
刚开始蹲,脚会麻,日子久了渐渐脚部就有力了,而且经脉也都会疏通,再起身时不可过猛,原地舒展身体,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
第二:踮足功,踮出好脾胃
踮足功即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我们脾胃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像是脾胃功能较弱,不妨经常锻炼下脚趾,可以这样脚趾用力,脚后跟往上抬,也可以用脚尖走路,或是踮着脚尖站立,在踮脚尖时,记得尽可能把脚踮高一些。
这个动作也是八段锦中的一式,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正是通过踮脚的动作,震荡全身,柔和地按摩五脏,健脾养胃。
第三:肚脐灸,灸通脾胃
肚脐位于我们腹部中央,又名神阙,一种指的是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肚脐皮薄凹陷,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很容易受寒邪侵袭,很容易瘀堵,肚脐一堵,脾胃也就容易跟着堵了。
我们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也曾在《我说参同契》中,道出了一个秘方,桂圆肉,花椒,艾绒,捣烂,睡觉时敷在肚脐上。他说这是一个道家的方法,能让水火交感,可以健养脾胃,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散寒祛湿。
很多反应强烈的人,在当天早上就会肠鸣、拉肚子,南怀瑾老先生说过,不要小看肚脐,它是会吸收的,而且还是有目的的吸收,需要的吸收,不需要的就不吸,而且肚脐连接着人的真气真阳,大补阳气,又与任、带、冲脉相连,联系着五脏六腑。
所以想要疏通脾胃,祛风散寒,也可以尝试南怀瑾老先生的这个方法,桂圆肉克、艾绒5克、花椒粉30克,把花椒里多余的杂质、花椒杆捡出来,将花椒、龙眼肉放入料理机,打碎。
将所有原料拌匀后用剪刀反复剪,直到被剪碎为止,艾绒比较轻很难搅碎,最好再用剪刀剪碎点。注意桂圆肉一定要去壳去核,花椒去买纯一点的,我们平时商场的花椒一般都是香料,炮制过,效果不一样。
睡觉前搓成小球塞肚脐孔里,也可以在脚心的位置也贴一个,用医用贴或是纱布给封起来固住,早上取出来即可,贴三天休息一天,以此类推。
如果没时间自己制作,我们也准备了这款肚脐贴,用的就是南怀瑾老先生提出的搭配方子,经过晒、去燥、反复晒杵、捶打、粉碎,最后捏成一颗颗球状,用蜡纸包裹好,封在玻璃瓶中。
打开后是浓郁的艾草混着花椒的味道,塞到肚脐中,用自带的专用贴封住即可,睡前贴,第二天早上起床取下,若是觉得自己脾胃实在堵的太严重,怕贴着贴着上火,就在自己的双脚脚心也各贴一个,有助于引火下行,让身体的水火相交。
这个肚脐贴表面有一层花椒粉,并非发霉哦,更有利于寒湿的排出,切记生理期、孕妇、以及儿童禁止贴哦。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淘宝月销量¥69购买第四:八珍糕,吃出好脾胃
我们都知道,想要一个人开心就要投其所好,脾胃也一样,投脾胃所好,它开心了,自然也会更卖力的“干活”,也就是运化食物,化生气血。
说到脾胃喜欢的食物,莫过于八珍糕,八珍糕是由八种食材组成的,山药、薏仁、芡实、山楂、莲子、茯苓、白扁豆和麦芽。看似普通,而且很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是个很好的健脾养胃方子,正所谓1+1>2。
而且这八种食材中,山药、莲子、茯苓、芡实、薏仁都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上品食材,无*,多服,久服不伤人。山药、莲子肉、白扁豆滋补脾阴;山楂和麦芽化滞,茯苓和薏米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
八珍糕的创始者陈实功是明代御医,他用八珍糕来为常年脾胃虚弱的皇子来调理身体,并且在这八珍的基础上,加入大米、粳米、白糖,不光营养好,味道还好,老少皆宜。
明朝人当时寿命平均只有45岁,皇帝的寿命平均也才42岁,但是陈实功一生注重保养脾胃,寿命高达81岁,可见脾胃健康对人太说太重要了。他称赞八珍糕道:“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到了清代,八珍糕就非常流行了,自乾隆40年以来,历代皇帝、皇后、嫔妃、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等等,无不竞相服食。慈禧太后也喜吃八珍糕,直至晚年,服食八珍糕从未间断。
到了现代,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罗大伦在《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中对八珍糕屡屡称赞。也给出了一款八珍糕的配方,在原始八种食材上加了一些料。太子参2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芡实20克、白扁豆20克、莲子肉50克、生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
想做的朋友可以把以上这些食材按照这个比例打成细粉,越细口感越好,再加入面粉混合,加水和成面,用模具压成形状,放到笼屉里蒸熟。其中的太子参和白术性温,而山药、白扁豆、莲子肉都是滋脾阴的,所以这是一个阴阳双调的方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制作,若是觉得八珍糕材料繁多,程序复杂,味道也不容易控制,也可以试试这款即食的古方八珍糕。
为了还原这一口地道的美味,我们在配方上经过了数十次的改良,拜访了很多国医大师,参考他们的建议,食材搭配更符合现代人的脾胃状况,而且为了健康,不添加蔗糖,低脂更健康,即使是很多不能吃甜的朋友,也能放心食用,
把太子参换成了人参,补气效果更好;额外添加了鸡内金、砂仁和陈皮。鸡内金有疏通之效,是鸡脾胃中一层*色的薄膜,这层膜可以把脾胃内无论是湿浊、寒热等垃圾,清理掉,这才是疏通脾胃的第一步。
里面的食材有11种之多,分别为:糯米、大枣、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人参,特别适合脾胃状况复杂的人食用。
茯苓和薏米主要是祛湿降浊,帮助脾胃升清降浊的,茯苓补脾是通过泄湿来完成的,脾属土,土最讨厌水湿,茯苓可以帮助脾土清除水湿。薏苡仁健脾利水,利湿除痹,祛除我们体内的湿浊也就是痰湿之物,但和茯苓不同,茯苓其性向上,薏苡仁向下,这两个一升一降,为互补之用。
白扁豆健脾和中,化湿,像是我们痰湿重容易拉肚子,这时候就用到了白扁豆来收敛;莲子、芡实和山药,分别为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和健脾宣肺的。在补的同时又能收涩住,这样补进去健脾宣肺的东西就都不会散掉了,能被我们的身体真正吸收。
麦芽行气,帮我们把脾胃的气机给通化开;山楂可以增进食欲,行气散瘀;红枣滋养气血,最后这些食材打磨成粉后,与糯米粉调和,添加麦芽糖调味,低温烤制出软糯香甜,养护脾胃的小点心。
低温烘焙的制作工艺可以很好锁住食材的性味营养,使之不流失,完完全全吃进肚子里,缺哪儿补哪儿,这些食材相互配合,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和平有偏,即使面对错综复杂的脾胃状况,也能“各司其职”,对应去补养。
既不黏牙也不会太干噎得慌,干湿适度,家里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十分喜欢,当成饭后的小零食来吃。这种没有添加又健康的糕点,比起那些吃多了伤脾胃又长肉的薯片,膨化食品可健康太多了。每天2块,轻轻松松,养好脾胃。
以上就是疏通脾胃以及健养脾胃的一些简单方法,非常适合我们大众的需求,不会花费太多时间,而且简单,见效又明显,在立春时节,为了呵护我们体内初生的“小火苗”,一定得把脾胃养好,养足气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