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难治性抑郁症的应对策略
TUhjnbcbe - 2023/1/10 20:23:00
                            

原创师建国心声经典

目录

1、难治性抑郁症概述

2、难治性抑郁症临床识别

3、难治性抑郁症评估及管理

4、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原则

5、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6、联合用药

7、强化策略

8、抗抑郁剂联用物理治疗

9、抗抑郁剂联用心理治疗

10、综合疗法

7、强化策略

相比于换药,增效治疗可能更有效。遇到TRD患者,你会更换抗抑郁药还是联用其他药物增效?这个争论由来已久,但现在天平逐渐偏向后者。一项纳入8项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更换抗抑郁药并不比继续使用原先治疗失败的药物更有效;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项meta分析显示,增效治疗针对TRD的有效率是联用安慰剂时的2倍。

抗抑郁剂+增效剂:常用的增效剂有锂盐,甲状腺素(T3),丁螺环酮,苯二氮?类(BZD);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氮平。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

(1)抗抑郁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联合抗精神病药常作为精神病性抑郁的首选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这一点拥有大量支持证据。其中,一些组合在精神病性抑郁患者中得到了专门的研究,如奥氮平+舍曲林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奥氮平+氟西汀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文拉法辛+喹硫平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

在AllanYoung的带领下,英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收集了27项药物试验和3项心理疗法试验,并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分析了数据。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显著益处,特别是(括号中为试验数量):阿立哌唑(5),依匹哌唑(5),卡利拉嗪(1),奥氮平(与氟西汀组合)(1)和喹硫平(2)。除卡利拉嗪外,所有这些药物都是FDA批准的抗抑郁药物增强剂,卡利拉嗪在其发表的3个试验中仅有2个起作用。

与联用安慰剂相比,抗抑郁药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以将临床治愈率提高10%左右。FDA批准的治疗TRD的药物:奥氮平/氟西汀联合用药(Symbyax,年获批)和鼻内艾司氯胺酮(Spravato,年获批)。阿立哌唑,依匹哌唑以及喹硫平,均已获得FDA批准用于增效抗抑郁。

表2FDA批准用于增效抗抑郁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用于增效抗抑郁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起始剂量低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应注意此类药物的代谢副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EPS)风险。

维持治疗4个月?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一样,精神病性抑郁也需要维持治疗。然而,在抗抑郁药基础上联用的抗精神病药宜使用多长时间?维持治疗方面,专家建议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至少4个月,同时抗抑郁药可能需要终生使用。

年发表于JAMA的STOP-PDII研究是STOP-PD研究的延续,纳入了舍曲林+奥氮平急性期治疗后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将其随机分入舍曲林+奥氮平维持治疗组及舍曲林+安慰剂组(即直接停用奥氮平),比较了两组患者在36周维持期治疗内的复发风险。

随机化时,舍曲林及奥氮平的中位剂量分别为mg/d和15mg/d。结果显示,奥氮平维持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停用奥氮平组(20.3%vs.54.8%);相比于直接停用奥氮平,奥氮平维持治疗36周可降低75%的复发风险(HR0.25;95%CI,0.13-0.48;P.),但体重增加等副作用的风险也更高。

用药1年后可考虑减停?目前看来,如果患者对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急性期治疗反应良好,则可能需要继续接受至少9个月的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加上急性期治疗,或许可以考虑在用药1年后减停抗精神病药。

一旦诊断为TRD,可尝试联用两种抗抑郁药,或采用另一种药物(锂盐、甲状腺激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为增效药物。证据最可靠的是常规抗抑郁药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也是可用的选择。临床经验及初步证据支持当前抗抑郁药治疗时若症状部分改善,应采取增效治疗。

(2)碳酸锂与SSRIs联用:

重度抑郁、难治性抑郁可以碳酸锂与氟伏沙明(或帕罗西汀)联合使用。但锂和色氨酸可能加重氟伏沙明的5-羟色胺能作用。与SSRIs合用可能会增加发生5—羟色胺综合征的危险。中枢5—羟色胺受体活动过度(亢进)引起的意识改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三联征,表现谵妄、动作增多、激惹、敌对、腹痛、腹泻、出汗、高热、心动过速、强直、肌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探讨联用锂盐增效抗抑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很多。Meta分析显示,抗抑郁药联用锂盐(血锂≥0.5mEq/L)的患者治疗有效的可能性为联用安慰剂者的3倍以上。

(3)氯胺酮和两种抗生素

研究发现是谷氨酰胺类药物的巨大效果:氯胺酮和两种抗生素米诺环素和d-环丝氨酸。当把它们放在一起时,它们的效应值较大(0.9),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效应值相对较小(0.2)。这一发现支持谷氨酸能系统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一个的靶标,但也有一些警告。首先,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这些药物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发挥作用。米诺环素还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氯胺酮是通过谷氨酸或阿片系统起作用,还是通过两者的结合起作用,这一问题还存在争议。其次,氯胺酮的疗效是迅速但短暂的,控制症状持续4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疗效下降。

(4)抗抑郁剂联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STAR*D研究的第三阶段包括T3增效治疗;结果显示,针对前两个阶段治疗失败的患者,T3增效治疗的临床治愈率为24.7%。该研究中,T3的平均剂量为45.2g/d,平均治疗时长为9周。

换药和加药或合并用药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换药:优点增加依从性,降低治疗成本,药物相互作用少。加药或联合用药:见效快,勿需增加药物剂量,维持原药的疗效。

(5)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丁螺环酮(Buspirone)

丁螺环酮(Buspirone)属氮杂螺环葵烷二酮类化合物。具有激动5-HT1A受体作用,其抗焦虑作用可能与此有关。由于本品能减少体内5-HT受体敏感性而具有抗抑郁作用。在脑中侧缝际区与5-HT受体高度结合。可增加蓝斑区去甲肾上腺素(NA)细胞放电。对D2受体有中度亲和力,可能通过D2受体间接影响其他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无镇静、催眠、中枢性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未发现其依赖性。

丁螺环酮常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一项研究显示,联用丁螺环酮(平均剂量40.9mg/d)增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30%。

参考文献

1.ChrisAiken.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7StepstoBetterOut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治性抑郁症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