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比较侧重给孩子补钙,但其实,比起缺钙,宝宝更容易缺铁。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宝宝缺铁会有哪些症状呢?不知是因为什么,让这些妈妈一股脑的只关心补钙的问题。其实更应该关心不应该是宝宝缺铁的问题吗?宝宝最容易缺的并不是钙,而是铁。
饮食含铁少
正常情况下,人体依靠食物获得铁,长期食用含铁量少的食品,当然容易缺铁。不当饮食的问题在儿童阶段更为突出,因为随着宝宝成长,掌握的进食技能不同,喂养策略应当适时调整。“一招鲜”并不适用于喂养宝宝。
大部分母乳婴儿容易缺铁
1、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宝宝的最佳食品。母乳中铁的含量较低,虽然母乳含有载铁蛋白,可以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但由于宝宝对铁需求量较大,超过4个月的宝宝无法单纯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铁。
2、宝宝生长发育加快;宝宝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4-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血容量也迅速增加。铁是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如果宝宝摄入的铁不能及时达到供求平衡,就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3、铁的消耗或丢失过多;如宝宝有牛奶过敏、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情况,会导致铁的吸收减少,消耗增加,引起缺铁。
好铁VS坏铁
吃含铁少的食物,长此以往肯定缺铁;但是长期吃含铁高的食物,不见得不缺铁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食物当中有不少成分可以跟铁牢固结合,阻止人体吸收。单宁酸、植酸就不提了,就连水也有这种效果:游离的铁离子很快发生水解反应,变成难溶的氢氧化物。
因此,光看食物的含铁量还不够,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