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关于「吃低糖月饼拉肚子」的消息登上热搜,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的讨论。这不临近中秋佳节,又到了吃月饼赏月的好日子。今天小素就来为各位扒一扒,这低糖月饼到底能不能吃!
图片
网络
01
为什么低糖月饼吃了会拉肚子?
月饼吃了以后拉肚子,无非是两种情况——要么月饼在制作过程中卫生情况不好,被微生物污染了;要么配方中加的某种成分引起了拉肚子的反应。
想确定是不是前者,很简单——直接送检,看微生物检测报告就行。根据官方给出的出厂检测报告显示:3个常规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以及2个致病菌指标(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都是正常的。这就基本上排除了「微生物超标」的可能性。
图片
网络
如果是配方中某种成分导致的拉肚子,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各种糖醇类物质了。在这次的月饼里,麦芽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确实在配料表中频繁出现,而过多的糖醇类摄入,确实是会导致渗透性腹泻的。这才是低糖月饼导致拉肚子的主要原因。
02
糖醇为什么会导致渗透性腹泻?
它们之所以导致腹泻,主要是因为糖醇并不像普通单糖和二糖能被迅速吸收入血(或者进入肝脏转化)。
因为人体小肠中缺乏直接分解糖醇的酶,因此如果大量吃糖醇就会让糖醇们成群结队来到大肠处,而大肠中的食物残渣体系通常是「等渗物」(意思是渗透压与血液和组织液接近)。
图片
网络
如果糖醇大军来了(比如30g木糖醇或者麦芽糖醇),那么就相当于来了个高渗物!那么自然组织液就会往肠腔里补液,肠道内容物就越来越多水分——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腹泻!
03
什么是渗透性腹泻?会有别的健康危害吗?
想说清楚这个问题,你可以先想象往一只蜗牛身上撒盐。
你会发现蜗牛身体迅速失水,到最后你会成功地杀死它。这是因为盐极大增加了外界渗透压,使得蜗牛身体细胞中水分被「吸」到了外面去。
图片
网络
渗透性腹泻的道理跟杀蜗牛差不多。
糖醇类物质不会被消化吸收,所以它们会原封不动到达大肠。如果一下吃很多糖醇类物质,那它在肠腔里面就相当于给蜗牛撒的「盐」,把肠腔的渗透压升高了。
这会阻碍肠表皮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肠表皮细胞中的水分就会被「吸」到肠腔里面去。
这样一来,肠腔里的水分增加了。这可不就拉肚子了么!
图片
网络
另一方面,我们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糖醇类物质,但是肠道菌群可以。
它们消化分解糖醇类物质,产生一些气体,所以会发生肚子咕咕叫,不断排气之类的副作用。
不管是拉肚子,还是排气,都是「一过性」的反应。一旦糖醇类物质完全排出,反应就会停止。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这种反应有什么健康危害,只是可能会给生活造成一些不便。
不同人对糖醇类物质的耐受度不一样,所以也会出现「有人吃了狂拉,有人吃了不拉」这种现象。
图片
网络
04
低糖月饼合规吗?
有人可能会担心,添加那么多糖醇,那会不会超量?这个产品难道不算是「不合格产品」吗?
很遗憾,这个产品还真是合规的。这是因为目前中国法规对于糖醇类物质在月饼中是没有最高限量的,按照生产需要适当添加——换句话说,无上限。理论上你添加到超过50%都是合规的。
图片
网络
但一般的食品研发不会这么做,大家都知道加多了腹泻风险会增大。
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小素支持给这些糖醇类物质,特别是人体比较敏感的糖醇类物质设立最高限量。目前有很多国家在这么做。但前提是别太狠。(比如,欧盟规定赤藓糖醇在饮料中添加上限为1.6%,按这个标准来,我们国家所有无糖气泡水全部违规,但其实赤藓糖醇是相对耐受度比较高的。)
另外,这件事情跟「食品安全」也没什么关系,这种渗透性腹泻的情况不会被归类为「食品安全问题」。
图片
网络
05
别的添加糖醇的食品,是否有可能有同样问题?
是的,只要添加了糖醇,都有可能引发渗透性腹泻。
只是糖醇在各种食品里添加量不同,大家食用量也不一样,人对不同糖醇敏感性又不一样。
在这个例子里,麦芽糖醇恰好是「最容易导致腹泻的糖醇」,在月饼里含量还很多,再加上月饼本身一次还吃得多。这些综合因素引发了这次的问题。
有些糖果里有木糖醇,山梨糖醇,但一次不会吃太多糖。
图片
网络
有些饮料,酸奶里有赤藓糖醇,但人体对赤藓糖醇通常耐受度较高,所以发生问题也比较少。
除了赤藓糖醇,其他的糖醇类物质都不是「0卡」的,它们虽然算甜味剂(代糖),但还是会提供一定能量的。(主要是在大肠通过肠道菌群发酵后产生有机酸,被人体吸收)我们把它们统称作「营养型甜味剂」。
与之对应的就是「非营养型甜味剂」,比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赤藓糖醇这些。它们完全不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因此没有能量。
图片
网络
甜味剂的安全性毋庸置疑,但长期健康影响仍有争议。在小素看来,追求健康的第一选择应是「不加糖,也不加甜味剂」的产品,退而求其次的话,甜味剂是比「全糖」产品更优的选择。
06
怎样避免吃了糖醇拉肚子?
最简单的方法是一次不要吃太多,分多次吃。比如一次吃半块,一般就会好很多。或者,你可以跟其他东西一起吃,这样可以把糖醇「冲淡」一些,使它升高渗透压的效果没那么强。尽量避免空腹直接吃。
图片
网络
近几年,随着「抗糖」意识的流行,很多食品都掀起了减糖热潮。市面上其他的糖醇类月饼,还有其他糖醇类糕点,也一定要注意一次的食用量,以免发生类似问题。在看到「低糖,零糖」等宣称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如果配料表中有很多糖醇成分,那就尽量一次少吃点,分多次去吃,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问题。
更多养生资讯,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