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隐芝先生文集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m.39.net/pf/a_4350710.html
前言隐芝先生的文章被金击子在年6月的漏尽阁论坛一经贴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的半年时间内,点击量节节升高,回帖则是创了历史记录,达到了六百多篇,更被许多修真修道以至修佛的论坛跟踪转载,掀起了一场关于仙道讨论的旋风。一时之间赞成者有之,毁斥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挑衅者更有之,其特立独行的新颖观点引起了道界内外不同人士的激烈争论,原因就在于其提出的观点推翻了千余年来在道教界内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内丹学理论,给上千年来修炼界中一直高唱的“万古金丹一条路”说法划上了终止符,并以自己的实修经历证明,修仙不只一条路,在繁复的内丹修炼的方法之外,尚有许多简易而更有效的秘传仙道可以直接引领有志者走向那逍遥之境。文章批驳了唐宋期间发展起来的内丹学理论将外教理论引入,将古老的仙学搞得不伦不类,所以提出了“道佛分家”的主张,主张恢复魏晋以先朴素的道家和仙家传统,更是给了长期以来道界内鼓唱的“道佛同源,道佛一家”的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其震撼力之强,实可以用“文化原子弹”来形容!本人是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爱好以释、道为代表的修炼文化,但赞同隐芝先生的关于“道佛各有各的路”的主张,余心也不希望两种文化互相混淆,因为毕竟二者根本的目的和行事的风格是不同的,各按各自方式的表述和发展反倒可以体现出文化多元的包容与和谐相处,这是本人的期望。接触隐芝先生的文章晚了些,但看到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先是从一家论坛上看到部分转载的内容,惊于其观点之闻所未闻,好奇大起,然后四处寻找先生之完整文章。花费了不少心思,因为毕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热度已经降下去了,找完整内容还是不容易的。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一家网站找到了先生和众道友的对话,内容十分齐全,是原版复制下来,连当时语言环境下插科捣乱者的对话都在,总算被我收集齐了。经过整理、剪辑、校正、分类,去调多余无用的插话,但尽量保存当时对话的语言环境,我将其全部观点整理成一本书,并仿梁太子为《金刚经》分篇的方式,将先生与众道友的对话也分成十五章,再加上分标题,以方便阅读。另外,选取了几篇网上公开的评论文章,最后集结成了这本《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希望能够成为广大仙道爱好者的指南!最后,要说明一点的是,本人希望读者对与隐芝先生的观点也要持中道的态度来对待,先生毕竟也不是完人,说话过多,自然难免有疏漏,甚至会有错误。他的优点长处,我们应该学习,但对其出现的问题,我们也要分辨清楚,比如,他对佛教的那段评论,就让人感觉不太恰当,令人感觉其对佛教的真正义理缺乏深入透彻的认识,言语之中还持有很强的常见和断见,所批评的仅立足与小乘有宗和净土方便法门,谈不上对大乘般若缘起性空之理有什么认识,自然不能生起中道随缘的智慧,也就更无法理解更高层次的空有一如所显的广大境界的妙处。当然,我们对此也不应苛求,毕竟这里谈的只是仙道。希望得到这本书的人好好珍惜,因为先贤们的努力使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过去古代只有传承者才能够知道的一些天机,有志于仙道的朋友当依此胜缘自强不息!由于经验不足,时间匆忙,有什么疏漏之处还请广大朋友来信指出,望诸君不吝赐教!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第一章、古仙道与后世丹家之别时间:年6月1日地点:漏尽阁新社区—道友之家隐芝:熟读《神仙传》的人也许会注意到以下几点:1、成仙之术不只是现在的内外丹两种;2、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3、再看看后世的所谓修道之徒,将异教的理论引入,竟然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望同道深察之。顺便提及: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言极当。非如此不能维持世界的多样性。主张佛道一体者,不达道理也!我出此言者,非主张宗教互相攻击,而只是要说明:“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如吾门”,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何必贪心不足,佛道双修,弄得不伦不类。仙佛不同。众生有轮回之苦。为解除轮回,佛教欲灭来世之生,以期今世灭度后,来世进入不生、从而不灭的涅磐境界,可谓永死不生,从而摆脱轮回;仙家则期望今世成圣,飞入真阳圣境,可谓永生不死,从而摆脱轮回。姑且不论二者的上述宏伟目标能否达到,若存异求同,最终目标都是要违背造化,跳出轮回。不必计较二者的高下,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仙有仙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何必压低别人,抬高自己。但泾渭分明,不可不察。我读古仙经及各种古籍十余载,虽未得古仙真传——金华出世术,但偶得炼形驻世的小术,行之数载,出现养生效验:容颜如十五六岁的少年,世人每每将我认作高中生,出现尴尬之局面。而后世的丹法,愈信到后世,理论愈趋复杂,出现了所谓“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等种种繁文缛节,可谓离仙道远矣,至多只能说是结合道、仙、佛之理论创造出来的一种新产品。葛洪曾说:秘诀不过尺素,已足以度世。仙家也说:“简则妙,妙能得道;繁必乱,乱便失德。”望同道深察之。第二章仙道的本来面目敢问道友是如何修炼的?能透露的话透露一下,大家有个借鉴。谢谢了!隐芝:庸俗开口论天机,只能狂说不能知;世上浮生无鉴识,及至逢真说道非。不想炫术自矜,进入网站之目的,只是有数言相告:恢复神仙之本来面目,历史尘封其真面目久矣,不欲异教理论侵染仙颜。古人至秘且重者,长生之术也,虽裂地连城,不能妄传。今异教妄夸虚口,鄙视长生,其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又何其*也!吾人不才,但不忍仙家金华出世术受到异教纂改,愿人人寿域同登且尽我青囊秘术。诸君整日上网巧言令色,不行实修实证之功夫,顽心放荡,以行无益之事;镂冰雕朽,终无必成之功!诚如吕仙所言:“又叹愚人爱参禅,言尽口快难免死!”,须知:道不可以虚妄得,仙不可以诈伪成,唯贵真功实行!仙家首贵长生!贵效验!贵功夫!行实事,不欲伪造自以为高妙无比之无益之空洞理论。又,不少人在网上找师以求冲举,深感此举未免徒劳。昔秦皇汉武举全国之力、倾全国之富、凭雄才大略,仍不能步入仙道之门。况无秦皇汉武之位之人乎?传金丹不得其人,身必不吉。况烧炼瑶台不死宝,最忌庸俗谤讪评毁之,否则邪气得入,必不成也;修炼升霄大术,必远离鸡犬之声、男女之色、臭秽之气,否则,不只触动真气,而神亦厌之。故历来都是师找徒,哪有徒弟找师傅的?不达道理也。吕仙曾说:“阴功暗心修,善行常日积,世路果逢师。”谨鞠微衷,敢告同志。第三章仙家最贵长生网友“润泉”:不错!总有人拿佛家理论指导仙家修炼,结果便是仙佛两失,成效微茫。其实从全真教开始,这种趋势便愈演愈烈,古仙风采,荡然无存。佛道两家,世界观不同,方法论自然也不同,如果说古人高唱三教同源多少有些*治原因,那么最终在实修中还是要把握主与次,不致离题万里,到头虚老。抄一段《化声自叙》的文字,与各位共勉:“仙学简而要,佛学博而精;仙学以生理变化心理,佛学以心理改革生理;仙学以色身冥通法界,佛学以法界融化色心;仙学在打破虚空,佛学在显现真如;仙学在白日飞升,佛学在超出三界;仙学应用真一之气,是唯生的,佛学建立阿赖耶识,是唯心的。”隐芝:今见不少道友支持我的主张,深感道门有人、仙才可植。同时欲说明:我并非仇视沙门,我曾研读佛经五载,后因仙缘所契,才趋向烟霞,以太乙玄门为指归。虽不仇视沙门,但痛恨佛教中某些偏执狂恶*地谤道毁真,因此认为有必要对谤仙之恶口进行必要的反击,否则仙道威信扫地。同时欲正本清源,还仙家之本来面目。我注意到:现代难窥道教专著有诬蔑佛教的,然而佛教却频频有谤道毁真的专著出现。这些偏执狂抱着“谎言千遍也成真理”的心理,越发得寸进尺,例如台湾的南怀瑾。佛教界中某些偏执狂“谤仙之恶口”有以下几种:一、将道教归入佛教的天乘教,妄图让道教认贼作父;二、鄙视长生,别唱无生之高调。此举恐怕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作怪;三、诬蔑道教的出阳神是佛教的意生身这种不究竟的地步,可谓不自量力。还有挖苦道教神通在佛教面前不堪一击等等怪论。我希望玄门弟子能站稳脚跟,不要被这些不堪一击的言论迷惑了心性,导致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我平素爱读神仙传。又读邱处机西行见成吉思汗的各种诗词,深感邱处机一路上备尝艰辛,甚至想一度放弃西行。成吉思汗则以老子入胡、达摩东渡相鼓励,邱才奋力完成了壮举。当成吉思汗询问可有长生之药以资朕否?邱直言相告: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对此,我的感触是:全真道没有学到外丹等仙术精华,又主张三教合一,并没有尽得仙家真传。王重阳曾说:“今之人欲不死而离凡世,大愚,不达道理也”,种种鄙视肉体的论调,在全真七子中也频频出现。王常月甚至说:长生非关秽质!这样就把古仙彻底否定了。倒向了佛教一边。我深切希望恢复仙家长生驻世的本来面目。第四章太乙玄门的奥秘你当真是太乙玄门?怪哉!怪哉!!隐芝:“太乙玄门”四字有何怪哉?吕仙曾说:“太乙含真法最强”,乃仙家最上乘之学问。西游记中清风明月笑对镇元大仙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乃太乙玄门,与那和尚做甚相识!”我用此语,用语明显,希望玄门羽士以最上乘的仙术为旨归。第五章仙人罗公远的故事网友“普通人”:我也觉得现在流行的阳神冲举与古时之白日飞生是两码事。只可叹现时之道法衰微。曹文逸真人早就说过:未能了命先了性……坐脱立亡尤悠乎!……,似有指此说。个人之见,若错请明家指正。隐芝:为提升众位好道之徒的信心,故讲述以下事件:罗公远,唐代著名神仙。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云鄂州(今湖北武昌)人。自称从晋朝咸和年进入蜀地,在各大山之中访师求教,长期隐藏姓名和踪迹。筑室修炼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唐朝时与张果,叶法善齐名,容颜一直如十五六岁少年。。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印度密教第五祖,中国密教初祖金刚三藏(又称金刚智)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说:〝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若尽臣术,必怀玺入民间,困于鱼服也〞。醮酒有验,玄宗大悦,因问治国之要,答说:〝圣人道在心,不在他求〞。赐紫衣度为道士。后奉诏归隐炼丹,二十七年丹成,诏诸阙,赐赉优渥。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之乱,玄宗逃入蜀,公远于剑门奉迎至成都,拂衣而去。肃宗至德二载(757)召,不赴。干元初(758)十月,于蜀九仙谷上升。其著有《真龙虎九仙经注》,谓依炼丹功力之深浅,所成仙有天侠、仙侠、灵侠、风侠、水侠、火侠、气侠、*侠、剑侠九等之别。金刚智(西元六七一--七四一年),梵名Vajrabodhi,音译跋日罗菩提,为印度密教第五祖,中国密教初祖。是中印度国王伊舍那靺摩(Isana-varma)的第三王子。在中印度的那兰陀寺出家,跟随寂靜智学习声明论,十五岁到西印度留学,回到那兰陀寺后,于二十岁受具足戒。此后,修学大乘律学,研读「般若灯论」、「百论」及「十二门论」等中观论典,以大乘空观思想为主的论著。二十八岁,就胜贤论师学习「瑜伽论」、「唯识论」及「辨中旁论」,研究大乘有宗思想三年。三十一岁,到南印度就龙智修学密教,研究「金刚顶瑜伽经」、「大日总持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并得受金刚界的密法灌顶。金刚智听说中国佛教正盛行,因此发愿到中国弘扬密教,乃取海路到中國,并协同其弟子不空携带「大般若经」和其他各种经典,以及印度的七宝器具和许多名贵香料珍品。途中多次被暴民所袭,同行的商船皆受到迫害,独有金刚智所乘的船舶得免其难。经三年时间,路经锡兰、苏门答腊,于开元七年(西元七一九年)抵达广州,建立密宗灌顶道场,开始弘扬密教。开元八年,金刚智來到洛阳、长安,面谒玄宗,成为大唐国师,得以积极从事密教经典的翻译,并传授密法。译有「金刚顶经」、「瑜伽念诵法」、「观自在瑜伽法」等八部十一卷。所到之处,必建金刚界大曼荼罗灌顶道场,有时奉敕为国祈雨,或为妃瑸、公主加持除病等。开元二十九年,金刚智奏请返回印度,经玄宗准许后,便动身返乡,到了洛阳广福寺,却因病而示寂。世寿七十一,葬于龙门。其护法弟子有不空、僧一行、慧超、義福、圆照等人。金刚智经由海路,善无畏经由陆路,分別携帶了「金刚部」和「胎藏部」二经的灌顶传授密法来到中国,因此,同为开中国两部密法的始祖,并奠定了中国密宗的基础。同時,金刚智、善无畏和金刚智的弟子不空三人,并称「开元三大士]罗公远本是鄂州人。鄂州刺史春天设宴,全郡的人都来观看。有一个一丈多高的穿白衣服的人,相貌很是与众不同,也随着人群来了。守门的人都认为他挺怪。不一会儿有一个小童从旁边经过,呵斥道:“你为什么离开你的本处,来惊吓官吏们呢?还不快离开!”那人就提着衣服跑了。官吏就把小童捉住,送到举行宴会的地方,详细向刺史报告了。刺史问小童的姓名。小童说:“姓罗,名公远,从小喜好道术。刚才发现守江龙上岸来看热闹,我急忙赶来让他回去。”刺史不信,说:“必须让我看到他的原形我才相信。”罗公远说:“请等到后天。”到了第三天,他在水边挖了一个小坑,才一尺深,离岸一丈多远。他把水引到坑里来。刺史和郡中的人都来看。不长时间,有一条白色的鱼,五六寸长,随着水流来到,越腾跃越大。有一缕线一样的青烟从坑中升起。一会儿,黑气满天,咫尺之间也看不清东西。罗公远说:“大家可以到津亭上去了。”大家还没走到津亭,雷电大作,大雨如泻。霎时便平定下来,有一条大白龙出现在江心,头和云相连接,一顿饭的功夫才消失。那时玄宗非常喜欢仙术,刺史把这事详细写明禀报并把罗公远送到京城。当时唐玄宗与张果(即张果老)、叶法善下棋。张、叶二人见了罗公远大笑道:“小小村童,他怎知龙的事!”二人就各握了十几个棋子,问道:“这手里有什么东西?”罗公远说:“是空手,什么也没有!”等张开手一看,果然什么也没有。棋子都到了罗公远那里。二人这才感到很惊异。皇上让罗公远与张、叶二人平起平坐,并尊罗公远为“罗仙师”。剑南有一种果子,刚刚开始进贡,名叫“日熟子”。张果与叶法善用法术运取,每天一过正午必然送到。那一天,天黑都没送到。张、叶二人互相看着说:“是不是罗公远干的?”当时天很冷,大家围着火炉,罗公远笑,在火中平常立着一根筷子,到这时拔掉它,于是日熟子就送来了。叶法善盘问使者,使者说,要到京的时候,焰火连天,无路可过,刚才火停了,才能过来。从此,众人都敬佩他,服气他。当时惠妃崇释教,尤其相信金刚三藏。玄宗来幸功德院,忽然因为背发痒而感到难受。罗公远折了一根竹枝,把它变成一个七宝如意送给玄宗,玄宗很高兴。见到金刚智后说:“你能达到这种程度吗?”金刚三藏说:“这是幻化而已,我给陛下取真的来。”他就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七宝如意交给皇上。罗公远进献的那个,当时就变成了竹枝。等到玄宗游幸东洛,武惠妃同行,住在上阳宫麟趾殿。当时正要修殿,那院中有一根几丈长大方梁,直径六七尺。当时罗公远、叶法善、金刚三藏,都侍候跟随在左右。玄宗对叶法善说:“我正闲闷,可以试作一些小法术为乐趣,你可以为我举起这根方木。”叶法善受皇命作法,方木一头抬起来几尺,而另一头不起来。玄宗说:“你的神力,为什么丧失了呢?”叶法善说:“三藏让金刚善神一起压在一头,所以抬不起来。”当时玄宗信奉道教,武惠妃信仰佛教,武惠妃很高兴。三藏也暗自高兴。只有罗公远低头露出一缕讥讽的微笑。玄宗对金刚三藏说:“你的神咒很有功力,叶法善比不上你,你能用咒语把叶法善弄到澡瓶里去吗?”三藏得到皇上的命令,放好了澡瓶,让叶法善在座位上坐好,就开始念“法大佛顶真言”咒语,还没念完一遍,叶法善的身体就慢慢靠近瓶子。不到两三遍,叶法善的身体就举到了瓶口。念完咒语,叶法善轻轻地进到瓶中。玄宗很不高兴,许久才对三藏说:“你的功力,应该能自由自在。既然能让他进去,还能让他出来吗?”三藏说:“这是我基本的法术。”于是就念咒,念“佛顶真言”念了好几遍,都没有把叶法善念出来。唐玄宗说:“我的法师,现在被三藏咒没了,看不到了!”武惠妃和三藏大惊失色。唐玄宗对罗公远说:“要怎么办才能让叶法善回来呢?”罗公远说:“叶法善离此不远。”过了一会儿,高力士奏道:“叶尊师进来了!”唐玄宗大惊道:“铜瓶在这里,他是从哪儿来的?”把叶法善领进来之后一问,叶法善回答说:“宁王请我吃饭,我如面奏,你一定不肯放我去。我刚在宁王家吃完饭而来,不因为他一咒,我怎么能去呢?”玄宗大笑,武惠妃和三藏都表示祝贺。然后让叶法善设道家秘文。于是叶法善取三藏的金襕袈裟摺叠起来,把它用一个盆扣上。叶法善小步行走,叩动牙齿,绕盆三圈,说:“太上老君拽去!”盆下袈裟的丝线,随着不同的颜色,各被拽得一堆一堆的。三藏说:“可惜这件金襕袈裟了,毁坏到这种程度!”玄宗说:“可以改正吗?”叶法善说:“可以。”他又用盆扣上,念咒道:“太上老君改正它!”打开一看,袈裟像原来一样。叶法善又取三藏的钵子,把它烧得通红,用手捧着往三藏头上戴,三藏失声而逃。玄宗大笑。罗公远说:“陛下以此为乐,其实这是道术中末流的法术,叶法师何必显示它!”玄宗说:“你不能为我作一个法术,让我高兴高兴吗?”罗公远说:“请再问问三藏的法术怎么样。”三藏说:“我把袈裟收放牢固,试让罗公远取,不能取走那就是罗公输了;取走,则是我输了。”于是皇上让他们在道场院进行。三藏法坛烧香,亲自在坛上作法,把袈裟存放在银盒子里,又安装在几层木匣子里,每层都上了锁,放在坛上。玄宗和武惠妃、叶法善,都看到里面有一重菩萨,外面有一重金甲神人,再外面用一重金刚力士包围着。贤才圣人比踵接肩,包围得很严密。三藏看守在那里,眼睛一时也不离开。罗公远坐在绳床上,谈笑自若。玄宗和叶法善都看着他。几顿饭的时间过去了,玄宗说:“为什么这么慢呢?大概累了吧?”罗公远说:“我斗力,怎么敢显示自己能耐呢?只要陛下让三藏打开看看就知道了。”玄宗让三藏打开匣子取出袈裟。虽然仍旧锁着,但是里边已经空了。玄宗大笑。罗公远奏道:“请派人到我的院内,让弟子开柜拿来。”玄宗立即派中使去取。不一会儿袈裟取来。玄宗问这是怎么回事,罗公远说:“菩萨、力士,是圣贤中一般的;甲兵,诸神,是道术之中较小的,都有可以参与上界的功力,至于太古极真的奥妙,不是术士所能知道的。刚才我让玉清神女去取,那么菩萨和金刚也看不到她的形迹,去取就像走在坦途上,能有什么障碍呢?”玄宗非常高兴,赏赐无数。而叶法善、金刚智以后都很佩服罗公远。当时玄宗要学隐遁之术,罗公远回答说:“陛下玉书金格已经记录在九清了,你是真人下凡,为的是叫你保国安民。实在应该学习唐尧虞舜的无为而治,继承文帝景帝的俭朴节约作风,放弃宝剑不佩带,放弃名马不乘坐。怎么可以凭着万乘的尊位、四海的富贵,如此重要的宗庙,如此之大的社稷,而轻率地去循蹈小术,做游戏玩耍的事呢?如果你学尽我的道术,必将揣着玉玺走进别人家,被困在平常人的服饰之中。”玄宗大怒,骂他。于是他就跑进殿柱子里,数落玄宗的过错。玄宗更怒,把殿柱打破,又换了一根柱子。他又进到柱脚石中。玄宗又下令换了柱脚石,把换下来的柱脚石打碎成几十片,全都有罗公远的形迹。玄宗向他道歉,才恢复正常。玄宗后来又硬要学隐形之术,劝阻不了,就只好教他。然而玄宗隐身,常有隐不尽的地方,或者露出裙带来,或者露出形迹来。玄宗生气,把罗公远杀了。此后过了几年,中使辅仙玉奉使进入蜀地,见到罗公远在黑水的道路上。他披着云霞缝补成的衣帔,拄着手杖慢慢行走。仙玉策马追赶,常常只离他十几步,却不能追上他。仙玉喊道:“罗天师周游四方,心满意足,难道不记得在宫中相识的朋友吗?”罗公远这才站下回头看着仙玉。仙玉下马拜谒之后,二人一起走了几里,官道旁边有一条长长的溪流,溪旁有一块巨石,二人一起渡过溪流,坐到巨石上。罗公远对仙玉说:“我栖息在山野之中,把修炼本性当作主要任务。我从晋朝咸和年进入蜀地,在各大山之中访师求教,长期隐藏姓名和踪迹。听说皇上喜欢道教崇尚玄学,我就舍弃了山间美景和行动自由的乐趣,冒着尘世间又腥又膻又臭的道路,将行迹混以鸡鸭群中,窥视小虫子的处境。我之所以不知疲倦地这样做,是想要用最崇高的道理,教导皇帝罢了。皇上把我迎到别殿,急忙向我索要灵药。我告诉他,人间的腑脏,充满荤血,‘三田’还没虚,‘六气’还没洁,请等到以后再给,以十年为期限。但是他不守信用,砍了我的脑袋,多么可怕呀!然而就是得道成仙的人,我与道和气混合在一起,怎么能用世俗间的兵刃水火加害我呢?我只考虑到他毕竟是一代天子,又与我有一段旧交,想亲自引度他。这眷眷之情,一直不能了却。”于是,罗公远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对仙玉说:“可以把这信交给皇上,就说我姓维,名厶遠,是静真先生的弟子,皇上一定会明白的。”说完就离去。他还把蜀地的当归让仙玉捎给皇帝。于是他就不见了。辅仙玉回到京中,把信和东西全交给皇帝。玄宗看了信,惘然不乐。辅仙玉退出去,罗公远已经来到,于是就领他去见皇上。玄宗说:“先生为什么要改换姓名呢?”罗公远回答说:“陛下曾经砍去我的头,所以才改。罗字去了头,是维字;公字去了头,是厶字;远字去了头,是遠字。”玄宗点头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希望原谅他的罪过。罗公远高兴地说:“开个玩笑而已!得道成仙的人,天塌地陷等自然灾害尚且不怕,何况兵刃之类,怎么能害了我呢?”改日,玄宗又向罗公远请求长生不老之药。罗公远说:“经书里有这内心的杂念,穿草衣吃树叶,不是至高地位的人所能做到的。”于是他把八首《三峰歌》献给唐玄宗。其大意是“玄素*赤还婴溯流”方面的事。唐玄宗按照要求去做,一年多以后,神情飘逸,精气旺成,年龄更高了,精力却不减。一年多以后,罗公远离去,不知他去了什么地方。天宝年末,玄宗幸游蜀地避难,罗公远又在剑门迎接皇驾,护送到成都,然后拂衣而去。等到玄宗从蜀地回京城,才明白他给自己送来蜀地当归的意思。(出自《神仙感遇传》及《仙传拾遗》、《逸史》等书)楼主附告:在文人笔记记载的故事里和上述说法也基本一致,但是到了佛教《高僧传》里,却演变成了只有金刚智把如意变回竹枝一节。可见,佛教十分注意自己门人的形象。而道教却不一样,我尝见《吕祖全书》中,编者竟将“吕祖参*龙”这种谤仙之恶口编入其中,正遂了某些佛教偏执狂之愿,而严重降低了道教的威信。况且吕祖参*龙,我熟读各种古籍,最早出自一民间戏曲,内容乃吕祖度化*龙和尚成道。结果和尚们反咬一口,竟将此故事收入《五灯会元》,大肆纂改一番,结果成了吕祖参*龙。我十分纳闷:《吕祖全书》的编者,为何要做出此举?能力使然乎?境界使然乎?佛道双修乎?第六章修仙要立场坚定我细读了“隐芝”道友的妙文,察觉其用意为:一、痛恨佛教中某些偏执狂谤道毁真,因此认为有必要对谤仙之恶口进行必要的反击,否则仙道威信扫地。害怕仙学弟子自己轻视自己,自己不敢相信自己。可谓用心良苦。二、欲正本清源,还仙家本来面目。大概是想学到纯而又纯的仙家妙术;三、仙佛世界各不同,不要佛道双修。人各有缘,“各随其志可矣”。不知我曲解仙友之话没有?说实话,我对这些观点很赞同。隐芝:道友上述话中,我赞同此语:“重要的是如何修炼于我等身心有益”。其他话则值得商讨,否则立场不坚,修仙难于成功。仙家有语:“至于仙者,唯须笃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这“笃志至信”四个字,就是要有门户之见,否则摇摆不定,一会儿仙,一会儿佛,一会儿耶稣,一会儿真主,如何有成功的希望?佛教徒每谓要破除我执、法执,但历来是要所谓的外教破除我执、法执,以趋向佛门,而佛门自己的我执、法执是丝毫不能破除的,因为其向来自诩为“不二法门”,当然要唯佛独尊。我不想花精力批判这种论调。我出此言,只是想让真正修仙之人记住仙家的两句谚语:1、“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入吾门”(仙家须有缘方能授,不同佛教拉人入教就是普渡)2、“脱俗归真须向玄门求觉路,超凡入圣更宜仙家问玄津!”(佛教徒要我执、法执才能灭来生成佛,无可厚非;仙家当然也要我执、法执才能有所成,也无可厚非。盖修行境界不同,结果不一样,当然不能舍己从人,但也不想强人就己)陈撄宁曾说:“无明这个东西,在我是永远要保存,丝毫不许破的,别人家要想破我的无明,请他们先破一破自己罢。”此说虽带点火药味,但十分中肯,何妨再增加一句:我执法执这两样东西,在我是永远要保存,丝毫不许破的,别人家要想破我的我执法执,请他们先破一破自己罢。唉,众人积重难返。第七章学道贵在恒持网友“闲云”:道友说得有理,是我着相了。一切本自然,若是于人有益,于己有助,争一争门户原也无妨的。积重难返仍需返,只是也不用急,随缘乐助而已。隐芝:吕仙有一首诗,我奉为圭臬,不知道友们是如何理解的?我感叹自己:知长生之可得而不能修,患流俗之臭鼠而不能委。所以只好采取《*庭经》所言:闲暇无事修太平。该诗大多数仙友应该都见过:捉得金精做命基,日*东畔月华西。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网友“闲云”:很多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旧时因缘仍需一一了结,逃无可逃。至道不难,只是妄心难息尔。网友“自在闲人”:深有同感,不知可否传术。隐芝:我灵药未成,只是小有所得,恨才疏学浅,不足以款师友也。吕仙曾说:“比见世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然大药难卒得办,故我且将御小者以自支持,道不负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儒家说:虽小术,亦有可观者也。盖“低处修时高处到”也。凡学道当阶浅以涉深,由易以及难,至诚坚果,无所不济。朝为夕改,疑则无功。若欲一口吃成胖子,直欲一步登天,未之闻也。吕仙亦言:“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其师曾说:免除九难,方能奉道。九难之中或有一二不能免除,但以徒劳而不能成功者也。并将衣食逼迫列为第一难。对此,我深有感触:无为妙道,世人往往闻之者不信,信之者难为,为之者不终。因此,信之者、为之者,往往到头虚老。道与世事不并兴,信之然也。如今人事万端,不妨如《*庭经》所言:闲暇无事修太平,故我见缝插针。奉道之士若一直等到内外缘具备才下手,恐怕会:大限临头,方是歇心之日;恶疾缠身,才为了手之初。史学家司马迁曾说:“道家,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乃道应用于世事产生的功效。其实,修仙亦然。《*庭经》言:治生之道了不繁!亦此之谓。第八章内宝养生与和光同尘“隐芝”仙友,不妨谈谈养生效验?还有“闲云”逸士,不知修到何等程度了?网友“闲云”:说来惭愧,我虽已向道有年,因练己不纯,妄心时起,多次进而又退,总在门边徘徊,只是从不敢自弃,故于身心健康倒也多有改善,因心重于道,自然轻于世事,俗缘倒也渐渐少了,常能“闲暇无事修太平”,也算道不负人吧!隐芝: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不宜张扬显露,自然俗气难侵也。我曾被许多庸俗询问为何容颜如此年轻,并屡屡讨教所谓的驻颜秘术。有一次送一15岁的少年到中专学校上学,老师同学皆以为我和他是一起来上学的,询问后引起大惊。但我从不言及乃修道使然,皆答曰:“不知何原因,恐偶然耳”。与昔日的同学走在一起,同学们大半已显老相,并发福,路人无不认为是叔侄关系。若无缘分,虽同学亦三缄其口。古人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彼高妙医术尚且如此,况仙道乎?仙道迟成,多所禁忌,若无超世之心,强力之志,不能守之也。与君共勉,庶几玄圃丹台,同为先路也。第九章古仙三经的密奥冒昧问一下道友所习近于何术?我实在很想知道哪种方法有这么好的练形效果。导引?服气?吐呐?胎息?存想?坐忘?隐芝:首先纠正一下,依据后世丹经,练形乃真气未生前的小术,若真气(纯阳之气)生后一般应写成“炼形”。你问我修行哪一类,导引?服气?吐呐?胎息?存想?坐忘?都不是。因我不赞同后世丹经引入异教理论,故未学后世丹功。研究的是葛洪以前的古仙经及各种文人笔记,古仙都是肉身成圣,修行方法不同后世,可称为“金华出世术”。不同于后世,一说到修仙就是炼内丹出神,其实,炼内丹出神可称为“丹家”,单炼内丹出神并不能肉身成圣,此举已失古仙风采。正如罗公远所言:“太古至真之妙,非术士所知”。吕仙亦言:“金华出世术乃真仙大成之法,密藏天地不测之机,诚为三清隐秘之事,往往万劫密传”。我因仙缘所契,得窥其中小部分精华,所以有所成也。再有,后世将《道德经》《*庭经》《参同契》奉为道经之古且至为尊贵者,然而今世鲜有人深得其中三昧,可见道法之衰微。其实,被后世认为早已失传的古道经中,《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的地位,在古仙的眼光中,远远高于《道德经》《*庭经》《参同契》,被密为玄都宝藏!尊为万世龟镜!另外,后世将《悟真篇》奉若珍宝,诸君是否注意到,张紫阳对佛门禅宗推崇备至,甚至凌驾于仙道之上,导致肉体坐化后出现“舍利耀千姿”的现象,被清朝皇帝封为“禅仙”。然而,南宗五祖白玉蟾把禅宗贬低得一无是处,对劝导他修禅宗的禅师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相当于间接地给了张紫阳一记响亮的耳光!神话或道教中,张紫阳在仙界的地位也很一般。有趣的是,《西游记》中将张紫阳奚落了一番,张紫阳对孙行者弯腰控背,自称“小仙”。在我眼光看来,张紫阳并未达到古仙之地步:一、其自称“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可见其传授到的仙术有限,乃是梦授;二、其道成后,竟然仍不知该传何人,导致三传非人,三遭天谴,背部溃烂。可见其仙术有极,肉身未能如古仙一样,化成灵质乃至“神器”,只是阳神已成,而古仙并不一定要出阳神;三、由于其道成后,仍不知该传何人,其师不得不提醒:以后遇到能为你解脱罪责的人,就是你该传道之人。可见张紫阳道成后,因肉身未能成圣,肉身仍受到世俗社会的刑法迫害,这正是佛家今世业果无法逃脱的证明,正如佛祖灭度时,阿难悲痛得泪流满面。佛言:其今世已生,无法灭今世,所以必定要涅磐,否则违背法性。张紫阳显然未能真正领悟到仙家的玄机奥旨。(仙家佛家由于修行宗旨不同,故理论不同,只在逃离轮回这一点上相同。)故而南宗传到五祖后丹法就衰微;全真七子后道法也慢慢衰微,一是其理自有极;二是时世缘法使然,不能强求。禅宗亦如此,传至六祖就衰微,故吕仙曾预言:“请师开说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正如一株大树,越往后发展其枝条越多,导致出现各种门派,乃至各执一端,甚至看不到主干。其实,枝条的粗壮焉能和主干相比?因有些问题不便在公共论坛上公开说明,所以点到为止也。又因匆忙回复,未能斟酌,文中引文乃信手拈来,若有错误,还请包涵。第十章修道与修仙谢谢道友提到的看法,请问《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这几部经书现在还可看到么?最后问一个问题,道友提到的古仙经,包不包括葛洪的《抱朴子》?那三部书我查了下,道藏、藏外道书俱没有篇目,不过印象中似乎有书引用过这三部书。道成经,这个经名似乎很常见.隐芝:答复诸道友,因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作答,望见谅。希望能对诸道友修道明理有锱铢之益,我愿已足。几年前,伪气功风靡神州,异端并起,妄夸海口,近无延年益寿之功,退无消灾禳祸之益。而愚民喜听夸诞之词,使所谓的大师们中饱私囊、门庭若市。而广大好道者:进失当世之务,退无长生之效,乃至因此而丧残生者,良可哀也。可惜大众不察:这些大师容颜与庸俗无异,且过着饮食男女的生活,尚奢望彼等奸邪之徒超度乎?我文革后期在西双版纳度过。此地盛行小乘佛教,故年幼时得广窥各种佛教经典。其中,《阿含经》乃佛陀灭度后最早传出的佛经之一,基本保留了佛教的原始风貌,最能反映佛陀之思想,其中鲜有夸诞之词。不似后世佛经,妄夸虚口,岂非佛陀所说乃末法时期乎?佛言:有生必有灭,欲得不死,唯有来世不生。因今世已生,已成既成事实,所以今生必死。即使成佛,今世肉身亦必然灭度,但今世修禅定功夫,从十二因缘入手,灭掉来世之生,灭度后就不会像众生一样进入轮回,而是进入所谓的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此乃佛教最基本的教理。所以陈撄宁这几句话是说得很对的:“当年印度释迦牟尼,他就不懂中国仙家的法门,何况后世佛教徒?”又说:“佛虽然号称正遍知,也只能了解印度的事情。可惜他老人家鸿运欠佳,不投生中国,而投生印度。”也许有人会说:“印度的婆罗门教不是也有仙人吗?”此乃佛教传入中国时,用中国独有的“仙”之概念来翻译印度佛教攻击的外道——婆罗门教修养有得之人,又何足道哉?可叹台湾之南怀瑾,见识浅陋,著作中竟妄谓吕祖参*龙真实不虚、吕仙已永远做了佛教的护法神!吕仙曾说:“大丈夫,超觉性,了尽空门不为证!”又叹庸俗“参禅做*终不识”。若悟了长生理,明眼人一看便知真假,又何必争论?彼执之为有,而我独以虚无而与之诤,诤之弥久,而彼执之弥固,是虚长此纷纭,而无救于不解。只是担心奉道之士惑于邪说,故有必要回应一下。想南怀瑾这么一把年纪,还如此不明理,出书立说,与众生无益,而行谤道毁真之实,岂非不欲四方黎庶得长生之果乎?谤道毁真之说时至今日仍不绝于耳,智障乎?囿于成见乎?为佛徒牟利乎?修真之士应有行善度人之心,岂能为某一小集团之利益,开谤人之恶口?观南怀谨之容颜,乃一老朽,与其年龄相符,可知其对仙道完全不懂,尚出谤仙之恶口,可谓“此地无银三百两”。(再次声明,此非攻击佛教,乃回应偏执狂的邪说)古仙云:洗肠补肉,古之善医者也,面皱发白以返童颜,无人得会!换顶续肢,古之善医者也,炼形驻世以得长生,无人得会!任你何等宗教,徒唱高调,皆不能做到如上功效,而妄言死后,对我无丝毫吸引力。吕仙曰:三千余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盖此之谓也。西双版纳向无玄门遗风,我曾杻于以上佛理,未尝闻今世不死之法也。高中时,忽一日异梦,梦见街上有卖药之人,并得神圣药吞入腹中,丹光透骨,紫云笼身。醒来异之,到街上寻觅,竟如梦中所言。我曾亲见其囊中有《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欲索取捧读,岂知遭拒,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乃以《地仙却老要记》一卷、并七言律诗一首授之。因学识有限,读之若堕云雾中。但一直将之奉若秘玩。后渐渐摒弃沙门,趋向烟霞。十年精心,灵得其妙。曾到北京遍索各类丹经,未尝见《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此三经,在《抱朴子内篇》“暇览”中则有所提及,其次各种文人笔记中亦能窥到一鳞半爪。捧读抱朴子,其所罗列之道经,有些乃葛洪和其师郑隐所有,有些乃听说有此种经书,遂被葛洪记录下来,并勉励好道者广索之。据我推测,葛洪可能未得到上面三部经。因葛洪及其师郑隐认为,道经中最尊贵者,乃《三皇内文》及《五岳真形图》,而其后罗列的《*庭经》,葛洪并没有对其称赞有加;《抱朴子内篇》中,对《参同契》亦进行了一番恰当的评述,但葛洪并没有将其列入道经之列;而对老子的《道德经》葛洪不但未将其列入道经,还有这么一番评述:“五千言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其中了不肯首位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又说老庄之书:“至使后世利口之奸佞、无行之弊子,以老庄为窟薮!不亦惜乎?”。可见,即使在葛洪的眼光中,《参同契》《*庭经》《道德经》仍属道经中之一般珍贵者,前两经又要稍出其上。盖修道与修仙不等耳。吕仙之师言:“以法求道,以道求仙”,盖正为此也。而古文人各类笔记中,对《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则倍加称道,称其为玄都宝藏、万世龟镜。乃弥足珍贵也。如今回想:卖药人岂非仙圣?抑或炼养有成之人?我当日不知《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竟如此尊贵,惑于声色及佛理,不知勤索苦要,致与之失之交臂,如今引为巨恨耳!岂非福惠仅能授此地仙经乎?若地仙者,学者只要精心研习《参同契》《*庭经》,并深得其中三昧,且内外缘具备,勤修苦炼,亦有可能达到或超乎之也。昔日王重阳遇异人传五篇灵文。其隐修期间,又遇幽人逸客,邀其到终南山听达人演说大易。王重阳踌躇不决,逸客忽失所在,王重阳悔恨不已,遂终不能多授道妙;陈撄宁亦曾在*山遇六脉俱停之人,欲拜其为师,终不可得。葛洪认为遇名师而失之交臂,乃仙宿所值,我亦不暇考其真伪也,只欲说明:非诚心款契不足以结师友,非功劳不足以论大试。该说的已说尽,以后恐少有时间与众位交流矣,学者勉之。是于告。第十一章对求师者的答复网友“采玉药”:隐芝先生请注意:几年前在昆明太华山和先生见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先生是否把我忘了?我高中时在昆明小住,有一次去登山。看到几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和一个十五六岁的人走在一起。当时也没在意。走到他们后面,我听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对那少年说:“你太过分了,大家都老了,你却一年比一年年轻,你是不是成仙了?”另一个中年人摇着头说:“我猜想他恐怕五六十岁也会这个样子。”我当时很惊讶这几个中年人怎么会围着一个少年说这种话,以为是一群疯癫病人。但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又不像。只听那少年回答说:“哪里有什么仙人。我给你们讲讲西游记。孙悟空去找师父,路上听到一个樵夫唱歌,歌词末句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庭。孙悟空听了后对樵夫倒身下拜,口称神仙。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众人答:“不知”。少年说:“樵父也纳闷,孙悟空回答说:*庭乃道德真言,所以你肯定是神仙了。”这下我就留意了,所以上前扣问,才得以结识先生。先生当时给我留了邮箱,大概先生太忙,发十封才会垂一玉句,如今有道友告诉我,漏尽阁有人留言很精妙,我见此贴的楼主是dongyong,所留邮箱却和先生的一模一样,不知是不是先生本人?一晃几年过去了,不知先生容颜有变化否?我后来又多次上昆明太华山,希望能遇到先生,可惜都没遇到。不知先生圣踪在哪里?如今:一别先生身已老,乞予贫儒换骨丹。如果真是先生,先生在最后的贴中说:“该说的已说尽,以后恐少有时间与众位交流矣。学者勉之。”我十分希望先生能不吝赐教。网友“采玉药”:如果楼主真是我在太华山遇到的人,先生留言的目的是不是:一、驳斥佛教的偏执狂,想让大家不要空谈心性,而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功夫,让“四方黎庶享受长生之果”?二、不要佛道双修,根据其说法,佛是要灭来生,仙是要治生。一个灭生,一个治生,立场相反,如果混淆佛道,用两种理论指导,就不伦不类,不能永生了。是不是说张紫阳、全真教都摒弃肉体,所以失了古仙的风采?三、不要被异端蛊惑了,要看能不能长生,出不出功效?盼望先生回答。网友“csrh”:我一直认为佛道有别,佛求永死,道求永生,但是不但有人佛道一家,整天要打坐,悟空,让我很是厌烦,也把我搞糊涂了。现在读了先生的一席话顿开茅塞。也坚定了我的认识。不过我一直以为是阳神取代肉体成仙,对肉身成仙还少有认识。还请先生多多开讲,多多提携我们这些门外汉。网友“旗峰居士”:高人啊!前些时候一直怀疑肉体能否住世长生?又读了些龙门派的书籍,以为是阳神取代肉体成仙,今先生之言,又让后学对仙道之学坚定不少。能说说有些什么古丹经可读么?不敢劳动先生教授,祈指一路向已。网友“飘蓬客”:今得闻大道,跪请老师收我为徒。隐芝:楼上“采玉药”道友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或以为我已成就仙道,岂非陷我于不义乎?我因时间有限,不能经常上网。况人道多端,求仙至难,非有废也,则事不兼济;又况仙道未成,若无故消弃日月,将空有疲困之劳,所以未能多作答复。今见众道友有向道之诚心,我又不能顿弃,所以再做答复如下:昔日陈撄宁曾说:全真七子又修道又传教,结果仙也学不好,教也传不成功。我虽不能完全苟同上述说法,但全真七子事不兼济,也是事实之一也,而非全部原因。后来陈氏也广弘仙学,虽于世人有益,但也触了“道与世事不并兴”的格言。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故我升霄大术未成,不能为人师也。(附言:全真七子虽失古仙风采,据古书所信,阳神已成,也算是一成,只是未尽玄妙。)对佛教的理论再做如下说明,佛谓不生不灭,众人听了皆以为高妙无比,而我认为平实。殊不知,不生,并非没有了生命;不灭,并非如仙家永生不死。不生不灭并非说佛法广大,可以在没有生命和永生之间任意胡为。不生,乃是来世不再投胎转世之意,佛灭来生,就是要灭掉来世投胎这一程序,使这一程序人为地断绝。因为不生,所以就不灭了,于是涅磐后就进入了极乐世界。如果如佛家所言,世界是空无,为何又说众生在无穷无尽的苦海中遭受轮回之苦?岂非绝大矛盾?况佛经言,往生后在极乐世界,人一动念,想什么就有什么,不用劳作。在此世界,人若解大便,解时大地自动裂开,填充秽物,完事后又自动合拢。有人谓此种世界乃懒汉们的梦想。我亦不欲出谤佛之口,只欲说明,仙有仙之世界,佛有佛之世界,各随其志可矣。如佛陀所言,他的修行目标是:“我生已灭,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可翻译为:我已断绝了来世投生,清净的德行已立,该偿还的因果已做完,我知道自己不会再入轮回了)。宗教里驳杂过多迷信,若惑于迷信,奢望佛来救度,那么连佛也成不了。佛也只能给人指出他灭来世投生之方法,如何能靠佛力救度世人?在佛的眼光里,佛并不能左右人间之疾苦,他只能告诉人如何自救。可惜后世扯出弥天大谎,将佛夸诞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令芸芸众生拜倒在自己塑造的泥像下,企图靠他力救度。古仙说:“若性命可以靠庄重的祷告来延长,疾病可以用丰富的祭祀来消除,那么,富姓可以必长生,而贵人可以无疾病矣。”吕仙也说:“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无论修佛或修仙,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如果参杂迷信思想,则修佛修仙都无望。陈撄宁昔日曾说:“不欲出全力驳斥(佛教),免致佛教理论基础之动摇”。我更不暇做此消磨岁月之事。拉信徒入教之事,乃宗教家之事。诸君或谓我专谈佛理,于修仙无涉。其实有原因。盖修仙之道,*庭经称为“治生之道”,吕仙亦将修仙之烈士称为“治生客”,一个“生”字,涵盖了仙家最本质的特征。修仙如播谷也,成功如收积也。若播种长生之苗时,有各种迷信思想或非长生思想充斥其间,这些异苗对长生之苗不适用,长生之苗不能茁壮成长,焉能结出长生之硕果?必欲拔除,使二者各得其所,于是乎修仙有望也。又譬如一条清泉,出山前甘冽可口,可以救人饥渴,及至江河日下,汇入各种异物,污染甚重,必欲提纯,方能入口。修仙犹如此清泉,饮用神水,可以直涌到永生。故我不厌其烦。治生客,审细察微言,到时“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行持仙术,自然小修则小得,大为则大验,何患效验而不有也?吕仙说“深知妙道不虚图”,此之谓也。葛洪亦说:因有验证,乃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耳!播种长生之苗后,采摘长生之果,乃得登堂以入于室。再探妙理,叩开永生之门,进入真阳圣境。学者勉之。第十二章修仙入道两部经先生讲得精妙,让我懂了不少,尤其是现在市面上泥沙混杂,佛道乱弹,多是些骗钱之人,还望先生有空多来讲讲,正本清源,如果他日有缘,必拜先生门下!网友“最爱飘渺”:先生,首先向您道歉,我错把先生当做他人。其次想想先生讨教一事,先生签名的那段话里有句:“三千里外寻知己,引入长生不死门”,未知寻到没有?另有先生言修道须修古仙之道,恳请先生介绍典籍一部,我自认天资有限,未敢贪多,欲先精读一部足矣,有所精进再言其他,还望百忙之中予以答复!若先生以邮件回复最好,期望能向先生讨教!不敢奢言其他,先生毋怪叨扰!网友“采玉药”:首先向隐芝先生道歉,我曾盗用你叫“dongyong”的名字。我听说“盗道无私”,希望先生不要怪罪。我看到有个道友的问话,问得很好,想请教隐芝或各位道友:问楼主:“务免衣食住行之困难,誓破生老病死之定律”。这几句话说的很好啊,这是你的修炼目标吗?说实话,我也想这样。但我看到佛经说,佛祖成佛后,仍然“示疾”,拉肚子,要终的时候阿难端水给他喝他也不喝;还有我看到邱处机,临死的前几天也害痢疾,最后徒弟要扶着他上厕所,他谢绝了。我想问,不是他们都成佛或成仙了吗?为什么不能“务免衣食住行之困难,誓破生老病死之定律”?盼楼主答复,谢谢!网友“skass”:好像总有人以为仙人长生指的是"肉体"长生,一个人真的修炼到至极,却还是一具肉体,那他还不如每天跑步。网友“青阳子”:真正做到向广成子那样,“吾一千二百岁,形未衰也!已经很了不起!比后来那些空谈家,只知静坐止念,寿不盈百,要伟大的多!网友“最爱飘渺”:先生不知您是否愿意指点一二?想来先生也是看中缘分之人,我不敢强求,自从听采玉药与我谈起先生,便有讨教之意,只是先生若没有时间回复,我发邮件于您不知是否可以?若能修得升霄术,炼他百世又何妨。隐芝:取名dongyong者,欲图弄懂永生之道也,如今则熟晓还丹炼形之理,深知长生不死之术;冠名“隐芝”者,芝草长生,隐藏起来,不欲与庸俗为伍也。皆非我之本名。名声与我如浮云,故我不欲众人知我也。老子说:“既与为人己愈有”。今见大道不明,提示数次,欲醒世人也,而非行度人之举,仙须密度,理之然也。盖无上道妙,欲成就不死之躯,须寻烈士贤才也。盖金华出世术,乃肉体成圣之道,故后世丹经的修炼层次无法说明我如今之炼养阶段,故勉强描述如下:金筋玉骨,炼养筑灵质之躯;碧眼方瞳,服饵造长生妙境。金花玉药,烹成阳酥仙膏;醍醐甘露,炼成奇异之香。虽未了以大成,然昔日卖药人留律诗一首,直指金华出世术之核心。我知修行有据,道成其中矣。感叹大道难明,而异端盛行;伪气功泛滥成灾,动辄千万人追随,至死不悟,良可哀也。人世风灯,草头珠露,似石中迸火,水上浮沤,浮生易老,人事多端,尚被所谓的大气功师、邪教教主这些奸邪之徒狂词蛊惑,致使无数凡夫愚民害了狂惑之疾,尚且不自知,我不忍久见矣。正如吕仙所言:“说予金丹如盲聋。既不悟,终不悔,死了犹来借精髓。”诸君,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失人身再复难!尚有人拿所谓大气功师严新来开导我,岂非以萤火之光比附于太阳?彼等无行之弊子,欺世盗名之徒也。众人积重难返,蹉跎岁月,我见伤心眼泪流,故苦口婆心。人若得着我的道,就不会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何以然也?若夫上根之人,脚踏实地,届时冷暖自知;若一般大众,听了我的言,堂堂正正做人,不言怪、力、乱、神,不信奸邪之利口,就不会惑于邪见,就不会迷信大气功师或邪教教主的所谓神通或特异功能,自然不会丧财损身。韩湘子曾嘲笑那些不行实修实证之功夫,而迷信神佛救度之人,这些人年老气衰得病之下场为:“求神拜佛俱无效,针炙浑身尽是疮!不醒悟,怨上苍,日夜寻思怕无常!”后世之人,在算计别人方面往往有小聪明,但在异端邪说面前又愚笨,我不知其所以然也!殊不知佛祖当年就是厌倦无常,但不能得长生之道,故灭来生以求得解脱;后世丹家,亦因肉体成圣至难,故单炼纯阳之气,以求出阳神。佛祖或后世丹家,其肉体照样衰朽,毫无办法,正是修炼肉体至难之证明!而后世之人,读了几本丹书,一知半解,专拾他人余唾,谓修心性至难,抬高心性,何其颠倒是非乃尔!彼等专谈心性者自知其心里有多少能量,连自己生死尚不能左右,不自量力,鄙视长生,诚可笑也!我再说一遍:洗肠补肉,古之善医者也,面皱发白以返童颜,无人得会!换顶续肢,古之善医者也,炼形驻世以得长生,无人得会!任你何等宗教,徒唱高调,皆不能做到如上功效,而妄言死后。贬低别人生前实修实证的功夫,而专谈渺无边际的心性,何其颠倒是非乃尔。今邪教、伪气功大师妄谈神通,夸得神乎其神,我今为诸君明说之,此等幻术,皆非实有,且无益于年命,照样不能长生。陈撄宁曾推测:移山填海等种种神通,乃是类似障眼法一类的东西,未必有那么大之能量。其猜测对矣。若夫神通,本为佛教语,其实和中国古代的幻术等同。据佛教神话,佛陀十大弟子中,目键连乃神通第一,但最后被裸形外道用巨石将目键连无常的肉身砸得支离破碎,目键连强忍剧痛,用神足通回至佛前。佛言:“神通敌不过业力。”佛陀的祖国将灭亡,其家族将灭绝,佛亦无可奈何。若夫仙家,陈撄宁曾说:“贵在能改命耳。”、“仙若为业力所拘,仙亦不足贵也!”陈氏有如此眼光,我猜测其已悟到长生理,可惜内外缘不备,良可哀也!但其被道徒尊为“当代之太上老君”。古人曰:“名者,天下之公器,不可多得也。”信哉斯言。佛修来生,所以对今世的生老病死毫无办法;后世丹家单炼纯阳之气,结内丹出神,所以对肉体毫无办法。唯我仙家妙术,方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由此知之,仙家之金华出世术,比世界上任何宗教的修持方法都技高一筹!道教借用神通二字,近两千年一直无人区分之,我今明说:中国真正修成仙圣之人,其对外作用之功夫,若为神通,则敌不过业力,并不能真正对物质世界发生作用,如同佛教之神通;若为圣迹(亦称神迹),乃是真正作用于外部世界之真实之力量,是一种起死回生之力量,何患不能改命?吕仙有诗云:“长拖布袖出河东,夜宿祉堂古庙中,不夜城中显圣迹,且教枯槐度千冬!”此乃生生之力,如同仙家炼出之神圣药,得之者回颜换质!遇之者起死回骸!超出一切宗教唯心之东西!吕仙曾说:“点枯骨,立成形,信道天梯似掌平!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声闻、缘觉者,乃佛教语,谓声闻、缘觉、菩萨、佛乃超出轮回之四圣,如佛教所言,声闻缘觉,触证涅磐,“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声闻缘觉与菩萨,缘无漏业而变异生死。声闻缘觉,即佛教中之辟支佛是也;修罗者,佛教中“阿修罗”是也,佛教谓阿修罗神通广大,佛教世界中的“天”也斗不过,得靠佛作帮手,且阿修罗连佛也不服;外道者,乃吕仙所谓不懂金华出世术功夫的一切宗教修持术。此乃真正作用于物质世界之能量,声闻、缘觉、外道、修罗焉得不缩回脖子点头叹服仙家妙术?可笑今之奉道之士,虚长宗教志气,灭真实力量之威风。后学或谓读何种丹经?仙家妙术虽须仙缘方能授,但不忍十分拂逆了同志初心,故简述如下:1、《参同契》。惜隐奥难懂,若初学者读之,徒诵万遍,空弃岁月,直为徒劳耳!不如功夫有成再详参之。2、《*庭经》。然亦如陈撄宁所言:令人罕能知味。但修仙需勤苦求索,不得不迎难而上也。吕仙曾说:“著意*庭岁久,研究金碧年深,为忧白发鬓相侵,仙诀朝朝讨论”,神仙乃人做,可见吕仙求道之初亦如此刻苦,耽玩不已。其后真人又赞赏*庭:“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庭两卷经”,又说:“两卷道经三尺剑,一条藜杖七弦琴”,两卷道经者,岂非*庭乎?初学者须对此经三致意焉。上两经,均于佛家无涉。其他古经书亦可做了解或通读,,不暇一一罗列矣。但尽信书不如无书,须脚踏实地,鉴别之。诸君道心不坚。吕仙曾说:“寻烈士,觅贤才。”金华出世术须烈士贤才方能授也,烈士能放下一切。而英雄不能授也!盖“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谤道毁真、夹杂迷信思想和非长生思想者不能授也,吕仙说:“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贪痴汉不能授也,诚如吕仙所言:“贪痴汉,望成家、学道,两事双全。”仙道至难,故仙须密度有缘。普通居士,没有烈士风采,可归入佛教、道教、耶稣教、回教可也,吕仙说:“长生事,待明公放下,方才授得”。甚矣哉,人之难化也。可笑今之学道者,一知半解,强不知以为知,连长生之门都没有摸到,眼目许大,不能识人。老子也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识真者稀,信之然也。留诗一首:我来数次吐衷言,四大苍生眼不明。烹出一炉紫灵药,紫府归去路分明!(得者永宝之)第十三章金击子答众录(上)前一阵子,先生说欲远游,想给好道者留几句话。我就推荐该网站给他,他并不太懂上网,所以他的回帖都是他写好了,我以他的名义贴上去的。我昨天上来一看,发现该贴还在。我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过,我们科长是年生的,后来考了一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辞职了。我好久没跟他联系。有一次去他家玩,他正和他爱人谈笑,他爱人是一个大学教授。那位科长说:他从来没佩服过其他人,但现在他佩服他的一个同事,佩服到五体投地。他爱人问他为什么佩服,他说:此人似乎明长生之道,懂神仙之学。他爱人说:保养有方她倒相信,神仙可不相信。我那同事就说:哪天我请他来家里做客,让你看看。我因为身体单薄,平时也好谈性命之学,听了同事的话,我十分感兴趣,迫切希望结识这位先生。所以后来冒着鄙陋之见识,多次向其执弟子礼,始终未能如愿。现在先生已走,所以说说往事也无妨。我每次向先生请教,都作了一些笔记。各位道友不用以先生称呼我,我也是初学者,受不起。并且我并没有向那位叫“隐芝”的先生讨得半句口诀(是真话)。我最初的目的只是把身体练好,虽然跟先生接触不是很多,又无福拜师,但看到效验,也渐渐对长生驻世蠢蠢欲动了,似乎有些得陇望蜀。我的邮箱是jinjizi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