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吉人吉言:宝宝有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不能单靠医生,而是需要每个家长都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最近,吉医生有点忙。
但我发现,在看门诊的宝宝中,腹泻的仍然比较多,我在上一期的《宝宝健康》中说到了轮状病*的知识,今天,再跟家长们说说腹泻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引起宝宝腹泻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
内因之一就是宝宝的消化系统不成熟,各种消化酶不足;
其二就是宝宝的生长发育比较快,需要营养供应的“缺口”比较大;
第三是宝宝肠道的正常菌群还不是很稳定;
第四就是我们喂养的问题——比如:母乳喂养不够,人工喂养的方法不到位。
外因,也叫做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的病因里面,80%都是由病*引起的,这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特别是在寒冷季节。
非感染性的病因,第一就是饮食方面,包括我说的饮食和喂养方法,还有食物过敏等等;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气温的突然变化,比如晚上宝宝睡觉的时候肚子着凉了,使肠蠕动增加,就出现腹泻;
还有突然气温升得很高,像热天的时候,宝宝本身分泌的消化液就减少,再加上一喝冷饮,什么饮料喝得过多,都可以引起腹泻。还有过敏、乳糖不耐受等也可以引起宝宝腹泻。
如何应对:
首先,吉医生建议您不要立马就想:吃点什么药?
然后,先看看宝宝的一般情况怎么样。如果宝宝的精神食欲都可以,也没有发热,只是便便有点稀,就可以先观察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喂奶。如果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可以先停一下辅食,看看是否可以改善。
腹泻的时候,尽量给宝宝少量多餐。混合喂养的宝宝注意饮食清淡点,不要太油腻,吉医生不主张什么“筒子骨炖汤”,因为,那个汤的油太多:骨髓里面净是脂肪细胞。上大学的时候,医学院老师是这样子说的。
吉医生建议您:及时去化验一下便便。当然,也要注意观察下便便的一般性状:比如有没有脓鼻涕那样子的粘液、或是带有血样的粘液?或是其他什么不正常的东东,可以拍张照片。因为,如果您是带宝宝去就诊的话,这个照片可以给医生做个参考。
吉医生特别提醒一下:单凭您拍的照片是不能给宝宝看病、下诊断或者处方开药的。
不要在宝宝腹泻的时候,随意更换宝宝以前经常吃的、熟悉的食物。这是吉医生跟宝爸宝妈、宝爷宝奶们念叨的最多的一件事情。
宝宝如果没有呕吐,为了预防脱水,可以在家里给宝宝喂点“口服补液盐”。只是您要按照它的说明书来冲泡,而不要自行调整:进行添加或是减少。
宝宝不太愿意吃的时候,不要霸蛮喂,这样做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尤其是同时还有呕吐的宝宝,喂得越多、吐的越多。
病情较重、或是您心里没有把握的时候、或是宝宝腹泻越来越厉害、或是同时还出现发烧、呕吐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不能耽误诊断和治疗。
注意饮食卫生。凡是那种在冰箱放置时间太久的食物、尤其是水果等,一定不要给宝宝吃,看门诊时,这种“重复的故事”总会有家长来跟我说。
再跟宝爸宝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叔叔阿姨们拜托一件事:就是如果宝宝遇到了他特别喜欢吃的东西的时候,您也一定要给他讲清道理,做好“思想工作”,而不是“任其自然”,这跟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一样:暴饮暴食宝宝会拉肚子,房价暴涨经济会出泡沫。
您也不要有以下这几种理由:“好不容易才遇到一种他喜欢吃的,就让他多吃了点,没想到拉肚子了”,“看到他吃东西的样子真可爱”,“不给吃,他就会哭的”,,,,当宝宝因为这些原因吃得腹泻了,大家都会“不相信眼泪”。
阅读延伸:跟宝宝“腹泻”有关的文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