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科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506.html很多家长反馈:孩子光吃不长肉?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宝宝光吃不长肉咋回事?不卖关子,孩子能吃不长肉其实就是因为导致的。
判断宝宝是不是胃强脾弱,只需看三个状态
状态一:吃得少,不长肉
如果宝宝脸色暗*,吃饭吃得少,不长个也不长肉,爱拉肚子或者老便秘,说明是脾胃虚弱的状态。胃弱:吃得少是因为胃肠蠕动慢,胃部积存着之前的食物,剩余空间不大。脾弱:脾主管肌肉,不长个不长肉,是脾不能很好地把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样的宝宝不在少数,家长们都是想尽各种方法让孩子多吃点,长高一些。但脾胃虚弱的时候,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也就成了垃圾,囤积在体内还会产生积食,降低宝宝的免疫力。
状态二:吃得多,不长肉
如果宝宝很能吃,但还是不长个不长肉,有时会口腔酸臭、有口气,舌苔也很厚,说明宝宝是胃强脾弱的状态胃强:宝宝吃得多,胃的容纳能力强。脾弱:吃进去的食物都存在胃里,脾不能及时地消化吸收。食物堆积久了会变质,营养成分丢失,也影响了长高和长肉。胃是接收容纳食物的作用,脾有运输转化营养的功能。在胃强脾弱的时候,孩子很能吃,但不一定能够消化吸收,身体没有充足的营养还是会“叫饿”,让身体多吃些营养进来。这时,家长不要觉得宝宝能吃,就使劲给吃的,而不去考虑宝宝有没有真正吸收。
状态三:吃得好,也长肉
最好的状态是,宝宝既能吃,吸收又好,长个长肉两不误,大便基本正常,生病较少,说明是脾胃强壮的状态。胃强:吃的正常,不挑食,不厌食,也不暴饮暴食。脾强:脾胃分工合作,食物中的营养能够很好吸收和输送。脾胃强壮,说明宝妈喂养得好,脾胃运转快。脾胃为后天之本,影响免疫力,宝宝的体质也会更好,生病自然少一些。
胃强脾弱的宝宝还有如下症状:
胃口好,光吃不长肉。容易脾气不好,不给吃就撒泼打滚。大便异常,通常是长期偏黑偏臭,或多天一次,或便秘,或羊屎蛋。睡觉不好,容易惊醒。可能肚子偏大;摸着不是很柔软。可能容易出汗。舌苔容易偏厚。
胃强脾弱的宝宝如何调理?
这类宝宝食欲特别强,可越吃身体越差,喂养宝宝,一旦陷入误区就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的吸收,更会引起宝宝上火、便秘、消化不良!
首先做重要的原则就是控制饮食,少吃。
宝宝想吃,怎么控制呢?
宝宝有时候想吃东西,自己是控制不住的,需要家长帮帮忙,有几个小技巧用的上!
想吃零食时,先喝水,或者用游戏、玩具分散注意力。如果一定要吃,可以用汤粥、温热的水果代替零食。给孩子吃一些饱腹感强的食物,清淡饮食,少吃多餐。
其次,要让宝宝适当运动,生发阳气。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的气血运行,还能通过适当的排汗,把体内的垃圾排出去,但是一定要主要适度,不要让孩子过度的运动,这样反而会耗损阳气哦!
选择的场所尽量不要喧闹人多,公园和树林等大自然的环境能赋予更多的能量,也会更适合孩子的运动和玩耍!
宝宝不长肉怎么办?
小儿推拿调理胃强脾弱
方法一:补脾经
用你的左手抓着孩子的左手,用右手的大拇指顺着孩子大拇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直推,就是补脾经了,反复次。
方法二:清胃经
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但不是整个大拇指。向心为补,离心为清,所以从指根向指尖推就是清胃经了。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您的左手抓住孩子的小手,把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左右胃经上,清50次即可。
方法三:按摩腹部
孩子的胃、肠都在肚子上,也就是孩子的腹部,顺时针给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会感觉舒服很多,比吃健胃消食的药都管用。
方法四:揉足三里
鼻梁有青筋的孩子,大多会伴有消瘦、头发*、个子小等问题。宝妈要记住“肚腹三里留”,就是说胃肠有疾先找足三里穴。宝妈们还要记住另外一句话“揉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还是个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要穴。足三里穴也很好找,外膝眼下四指的地方就是。左右腿各揉1分钟。
方法五:捏脊
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这就是捏脊,从下往上捏7遍。捏脊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这个手法特别好,宝妈们要牢记。
调理脾虚食疗方子
葡萄干粥
功能主治:养胃健脾,适用于脾虚贫血者。
组成: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
用法用量:以适量清水煮粳米到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红枣小米粥
功能主治: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组成:红枣5枚,小米30克。
用法用量:将小米清洗干净,上锅用小火炒到略*,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
莲子山药粥
功能主治: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组成:莲子30克,山药50克,粳米50克。
用法用量:将莲子去皮及芯,加山药、粳米及水煮成粥食用。
看了这篇文章,家长们是否有收获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科学育儿从现在做起,更多婴幼儿育儿干货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