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怎么回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碳排放配额交易,特斯拉在欧洲疯狂收割传统 [复制链接]

1#

为了扭转全球变暖趋势,人类想了各种办法。要控制温度,就要控制碳排放。但某种程度上,碳排放意味着一种发展权利。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过度限制碳排放,也就锁死了经济发展。

碳排放交易,天才的设想

碳排放交易,是通过市场手段,来平衡各个主体碳排放的天才想法。核心逻辑就是,先制定一个总体的碳排放额度,然后将这些额度分配给各个主体。这些主体是一些碳排放大户,主要是工业企业和汽车企业。有些企业的指标用不完,有些企业的指标不够用,通过碳排放指标的交易,一方面限制了总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也通过市场规则让企业自发形成减少碳排放的动力。

年5月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对碳排放交易做出了规定。

年起,以各种排放(减排)配额为主的交易与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同时逐渐做大,催生了一个交易规模达亿美元的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五年时间增长超过百倍。

认真的欧洲人

各个国家也都在尝试施行碳排放交易,但大多是试验性、非强制性的。

但是,欧洲却对这个事情异常的认真。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对各企业强制规定碳排放量。欧盟各成员国根据欧盟委员会颁布的规则,为本国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确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产业和企业,并向这些企业分配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权——欧洲排放单位(EUA)。

如果企业能够使其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量,那么它就可以将剩余的排放权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获取利润;反之,它就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欧盟委员会规定,在试运行阶段,企业每超额排放1吨二氧化碳,将被处罚40欧元,在正式运行阶段,罚款额提高至每吨欧元,并且还要从次年的企业排放许可权中将该超额排放量扣除。

这个处罚力度可谓非常大了。

严苛的汽车减排标准

针对汽车领域,欧盟规定:到年汽车制造商必须将平均每辆车每公里碳排放量从.5克降至95克,不达标部分将面临每辆车每克95欧元的罚款。并计划到年将该标准进一步收紧到每公里75克碳排放。

这个处罚几乎可以用变态来形容。假设一个车企的汽车,每公里碳排放超标10克,那每辆车就要罚款接近0欧元,几乎是卖一辆亏一辆了。

面临如此严苛的规定,无怪乎欧洲车企现在疯狂地推进汽车电动化了。

但是,传统车企销量巨大,船大难掉头。汽车电动化,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实现的,先不说技术产品的打磨需要时间,就是产能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斯拉的产能提升到现在这个水平,可是花了不少时间。

要靠自己的电动化,估计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买碳排放指标。

特斯拉的意外之财

欧洲对碳排放的规定,对于传统车企是砒霜,却是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车企的蜜糖。

特斯拉手里握有大量的碳排放额度,可以把这些额度卖给传统车企,大赚一笔。根据报道,仅仅菲亚特克莱斯勒每年就要向特斯拉支付超过6亿欧元用于购买碳排放额度。相信其他传统汽车巨头,要花的钱只多不少。单单就碳排放交易这一项,特斯拉每年就可能进账几十亿欧元,甚至更多。要知道,这可是近乎零成本的买卖,每一分钱都是利润。

到时候,特斯拉的市值估计又得飞涨一波了。

那我们是不是就只能看着特斯拉在欧洲割韭菜呢?好像是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基本只在国内市场发展,在欧洲市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销售。没有销售,就没有碳排放指标,也就没法卖钱。

不过这真是可以考虑的一门好生意。中国新能源市场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汽车补贴居功至伟。现在面临大规模的补贴退坡,很多企业就熬不下去了。欧洲现在的情况,本质上也相当于一种补贴,只不过钱不是政府来出,而是购买碳排放指标的传统车企来出。

以菲亚特克莱斯勒每年给特斯拉的6亿欧元为例,如果按10万辆汽车算,相当于每辆汽车补贴欧元。特斯拉年全球交付量才50万,在欧洲估计就10万量级,未来肯定不止菲亚特克莱斯勒一家向其购买碳排放指标。

中国新能源车企,现在但凡有点产量的,完全可以通过出口欧洲,去换取碳排放指标,通过指标交易获利,这个利润会非常可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