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连续玻璃纤维工业的现状与前景(二)
4我国玻纤工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如前所述,我国玻纤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量与出口量均大幅增加,打破了少数国际玻纤大公司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这是值得自豪的。但与此同时亦存在着一些必须加以正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1.池窑拉丝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各厂所生产的产品大都是传统的无捻粗纱、方格布、短切毡、短切原丝、G75玻纤纱,规格很少。由于同类型产品产量过大,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剧烈价格竞争。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上缠绕纱销售给分配商的价格为1.45美元/公斤,但时至今日我国出口的直接缠绕纱只能售到0.8美元/公斤甚至更低的价格。如果没有退税*策,这种价格已到了几乎无利的水平,更谈不上偿还投资成本了。
2.我国的池窑拉丝工厂有60%~70%的产品仰仗出口,产品出口可以较快地回笼资金,也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但另—方面也说明池窑拉丝所生产的玻纤产品在国内的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国内市场一时还无法吸纳在短时间内池窑拉丝所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如果国内市场长期得不到很好地开发,只是一味地出口是一种不安全的战略。近来有迹象表明国外大的玻纤公司已对我国低价向国际市场上销售玻纤产品十分警惕,他们已在采取措施进行对抗,如最近美国OC公司和圣戈班公司宣布在墨西哥建立合资企业,试图利用墨西哥的廉价人力及其它资源,以及运输上的便捷和零税率等优势从而将低成本的玻纤返销到美国以抗衡远送运来的中国产品。此外美国的曼维尔公司近来拆资1亿美元在斯洛伐克投资,对其合资企业进行大规模扩建,也是希望利用东欧的廉价资源生产低成本的玻纤以出口到西欧市场。另外也不排除美、欧诸国家采取设置贸易壁垒的方法抵制我国玻纤的出口。
3.目前玻纤工业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新建项目的建设单位认为玻纤池窑拉丝是一项易于获利的项目,殊不知玻纤工业投资是投资强度大、投资回收期长的中长线投资项目。一些项目建设单位对玻纤产品缺乏必要的知识,对市场也不了解,以致项目一旦建成不知产品销往何处,于是打出很低的价位,这对原有的玻纤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
4.我国虽然已通过引进消化吸引,基本上掌握了池窑拉丝的成套技术,但是迄今为止属于自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技术还很少。各大玻纤企业虽已建立起一定科研开发力量,但总体上十分薄弱。由于科研体制的改革及市场经济的法则,原先的部属玻纤科研机构逐渐失去了行业技术中心的地位。鉴于国外大的玻纤企业每年都出巨资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装备的研发,我们如不奋起直追很可能又会与国外形成较大的差距。
5.我国尚有300多家中小玻纤企业,它们还在不同规模上用法生产着中、无碱,其生产耗能高、质量差。根据我国的产业*策,这些中小企业中的大部分应当转向利用池窑拉丝的产品进行下游加工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以下对策:
1.调整池窑拉丝工厂的产品结构。具体建议如下:
1)传统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传统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包括各种用途的无捻粗纱,短切原丝,短切原丝毡,无捻粗纱布及连续玻璃纤维原丝毡等。
①各种无捻粗纱
我国目前已能生产主要规格的无捻粗纱,包括硬质和软质的无捻粗纱,但品种规格仍需进一步完善,其方向应是:a.tex数向两端延伸,即低端向300tex、600tex发展,高端向7200tex、9600tex发展。
300tex、600tex大卷装(16kg/筒)无捻粗纱大量用于光缆加强芯的制造,而7200tex、9600tex的粗纱则用于大型贮罐、管道及型材的生产。
b.生产适应多种树脂体系的玻纤无捻粗纱,如适应于生产高压管道用的环氧树脂以及热塑性树脂用的无捻粗纱。
c.生产高质量的适用于制造汽车用A级卷面的SMC粗纱及结构SMC用粗纱。
②短切原丝
在增强热固性塑料方面,我国已能生产用于BMC的短切原线,但用于酚醛塑料的专用短切原丝还是空白,增强酚醛塑料大量用于摩擦材料及阻燃的制造。
用于增强热塑料的玻纤短切原丝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增强材料,它大量用于制造汽车及电气部件。目前国际市场上有十余种玻纤短切原丝分别适用于增强尼龙、聚丙烯、热塑性聚酯(PET,PBT),聚碳酸酯(PC),ABS等十余种热塑料。目前我国生产的玻纤短切原丝与国际市场的质量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品种也很少。因此加强浸润剂的研究,提高短切原丝质量,增加品种是一种具有迫切性的课题。
③短切毡
我国目前生产的主要是粉末粘结剂型的短切毡,而部分欧洲国家(如西班牙)及澳洲市场需要乳剂型短切毡。从重量规格看,国外短切毡最轻的达80g/m2,220g/m2,从苯乙烯溶解度看从快到慢(5秒到40秒)都有,目前对苯乙烯不溶的适合于RTM用的短切毡也出现在市场上。
④无捻粗纱织物
我国生产的无捻粗纱织物品种较少,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应增加品种规格。以法国舒马特玻纤纺织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从150g/m2到1500g/m2的各种无捻粗纱织物,其织纹不仅有平纹,还有斜纹、缎纹。共有29种规格,其中1500g/m2的粗纱布是用2400tex的经纱和纬纱织造的。
此外,国外市场对单向无捻粗纱(单经和单纬)织物亦有相当的需求,主要用在对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有不同要求的玻璃钢产品上。
⑤玻璃纤维连续原丝毡
我国虽然已在连续原丝毡方面填补了空白,但品种、规格及质量还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有—定差距,因此仍需在提高质量及扩大规格方面努力。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玻纤连续原丝毡是附加值最高的增强材料,其生产为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其主要规格从225g/m2至900g/m2。所用原丝为25tex,50tex和100tex。某些连续玻纤原丝毡为夹层结构,即中间为50tex的原丝,面层为25tex的原丝,既满足了玻璃钢结构强度的要求又改善了产品外观。此外,还有将连续毡与表面毡复合在一起的产品。
2)玻璃纤维细纱
目前我国池窑拉丝所生产的玻纤细纱主要是G75及其并捻纱,只有数种规格。而电子工业,耐高温织物,过滤织物,窗纱及玻璃钢工业需要各种规格的细纱织成的织物。以美国OC公司为例,从B级纤维(3.2μm)至H级纤维(10μm)的细纱共有37种,最细的玻纤纱为D1800,仅2.75tex。D450,E225甚至D900细纱均可在池窑上生产。尽管其劳动生产率很低,但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却很高。
3)向玻纤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玻璃纤维经进一步加工,特别是经纺织加工后可以大幅度提高玻纤工业的经济效益。日本的日东纺,法国的圣戈班,法国的博舍均是既有玻纤生产又有纺织加工的企业。而美国OC公司则向玻纤复合材料方面延伸。在向纺织加工延伸方面建议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耐高温织物:无机涂层织物及由无碱玻纤织物制成的高硅氧纤维织物在代替石棉及硅酸铝纤维织物方面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②涂层织物:主要是PTFE及硅橡胶涂复织物。前者用于薄膜建筑,后者用于高温隔热场合,如制造膨胀节。
③多轴向缝编织物:主要用于舰艇制造及风力发电机叶片,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多轴向缝编织物。
④玻璃钢用织物:玻璃钢用增强织物是一大类产品。以法国舒马特公司为例,该公司有54种FPP用玻纤织物,重量从22g/m2到1342g/m2,表面处理剂有6种,适应聚酯、乙烯基酯、聚氨酯、酚醛、环氧及三聚氰胺等不同树脂体系。这类织物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冲浪板、运动器械及电气设备上的玻璃钢部件。
⑤玻璃纤维涂塑纱及窗纱织物。
⑥墙体用玻纤织物:布、墙布。我国目前建筑外墙用格布总量已达4亿m2,但绝大多数供出口欧洲、韩国等,国内应用很少,因此国内市场潜力还很大。
2.大力开发国内市场
尽管我国玻纤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按人均年耗量计算,我国仅0.28公斤/人·年,而美国为4.2公斤/人·年,相比之下差距极大。这说明我国在玻纤的应用开发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做法:
1)玻纤企业、行业协会及*府有关部门共同协力推广玻纤的应用,特别是在陆地交通工具、玻璃钢渔船推广、玻纤屋面防水材料、玻纤布在外墙保温体系中的应用,代石棉用耐高温玻纤材料等方面,既需要*府的*策扶持又需要玻纤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出高质量有竞争力价格的玻纤产品,从而打开一个玻纤在国民经济中应用的新局面。
2)玻纤企业要开展玻纤应用研究及售后服务体系。国外大的玻纤企业均对玻纤应用开发赋予高度重视,设立了完善的应用实验室,开发玻纤新的用途。如美国OC公司在生产出无硼无氟的玻璃纤维以后,利用其使用温度高于E玻璃纤维的特性,开发成功玻璃纤维汽车消音器代替了原来使用岩棉的消音器,创造了数亿美元的市场。玻纤作为一种新的材料在我国尚没有现成的巨大市场,玻纤企业必须投入自身的力量来开拓这一市场。
3)玻纤及玻璃钢两个行业须密切合作,推广池窑拉丝生产的玻璃纤维在玻璃钢中的应用,逐步淘汰陶土坩埚纤维并减少中碱玻璃纤维在玻璃钢工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有数以10万吨计的玻璃钢用陶土坩埚纤维制造,这个市场完全应可以由池窑拉丝的产品来取代。
3,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目前由于技术保密、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问题障碍了玻纤科研机构、高校科研力量与玻纤企业的技术合作。在我国玻纤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相当不利的。国外大的玻纤公司还往往把一些基础性的重大课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交由高等学校或国家的科研机构去解决。我们认为在合理地照顾各方利益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研究单位、高校与企业应当能够利用各自的长处达成最佳的结合,从而迅速地提高我国玻纤工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4.玻纤行业需加强行业自律,坚决防止内部自残的价格战,使我国的玻纤产品以合理的价位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同时要在行业协会领导下建立起行业的预警机制,利用行业的整体力量以应付国外可能采取的贸易壁垒作法。
5.科研单位及大型企业要协助中小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变,使其大部分转向玻纤深加工的企业,这样既可吸纳大型企业的优质产品又可制造出附加值高的玻纤产品。我国现有的许多玻纤深加工产品目前使用的都是低质量的玻纤,导致产品质量低劣,如玻纤橡胶帘子线,由于使用球法拉制的玻纤,导致帘线疲劳强度差,售价不到进口帘线的1/2。
总之,我国玻纤工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如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生产,着眼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同时开发,我国一定能以一个玻纤工业的强国出现在世人面前。